楊銀菊
漢語拼音是認識漢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讓學生讀準、寫準、拼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很難的事。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呢?結(jié)合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圖音結(jié)合、課件展示
漢語拼音屬于識字教學,都是一些抽象的符點,學生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于是在教學中我充利用了文中的圖來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在第2課“ü”的教學中,教科書圖上畫著條翹著尾巴的鯉魚在吐泡泡,我先讓學生看圖,讓學生說圖形與字母的讀音相同點,然后出示投影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單韻母u有什么相似點?學生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單韻母ü的發(fā)音和鯉魚的“魚”第一聲相同。翹著尾巴的鯉魚的身子就像單韻母ü,鯉魚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兩個小賀點,進行了比較,才能對讀音記字母加深記憶。另外,我還采用了不同顏色制作卡片,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有個孩子就拿著自制的拼音卡片對我說:“我以前分不清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zi,ci,si,可我把卡片涂上顏色,就知道它叫什么了,把聲母全部涂成黃色,整體認讀音節(jié)涂成紅色。”我受到這個孩子的啟發(fā),把課件和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顏色來書寫,黑色代表聲母,紅色代表韻母,黃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jié)。這樣,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
二、編兒歌、記字形
學齡兒童特別喜歡一些順口的兒歌,在教學j,q,x,y與ü相拼時,理解ü上兩點省略規(guī)則,我給他們編出了小故事,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小ü頑皮,他家里人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小ü急得哇哇大哭,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正在這時,j,q,x,y四個小朋友來了,他們說:“小ü,我們一起玩吧!”小ü聽了非常高興,馬上擦掉眼淚跟著j,q,x,y走了,所以小ü見了j,q,x,y上面兩點就沒了。最后我給學生編了一句順口溜讓學生讀:小ü見到j,q,x,y,擦掉眼淚笑嘻嘻。這樣,學生就十分形象地掌握了j,q,x,y與ü相拼的規(guī)則了。在教復韻母用單韻母組合時,我同樣通過編口訣、編兒歌、編故事等方法,讓小朋友把拼音的字形牢牢地記在腦海里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動作演示、區(qū)分形近字母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其中一個難題就是b,p,d,q分不清,如果這幾個聲母不分清會直接影響到后面的拼讀。因此,可教孩子做手指操,可讓學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表示d的字形,伸出右拳,表示b的字形,然后讓學生將兩拳相對后向下翻,即表示出p和q的字形,同時教學生說;“大拇指向上,左手d來右手b,大拇指向下,左手q來右手p?!蓖ㄟ^這種方法,使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而且?guī)椭鷮W生區(qū)分了易混淆的字母,并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記憶的效率。
四、童話故事,激發(fā)興趣
漢語拼音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串枯燥無味的字符,要想讓學生有趣地學好漢語拼音,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聯(lián)系生活,編故事給學生聽。喜歡聽故事是一年級學生的天性,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激發(fā)孩子的語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用故事來教學,不僅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還可以激發(fā)學童話故事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韻母“ɑ,o,e”時,我就以書中的情境圖為材料引導學生編故事:早晨,太陽公公出來了,小朋友、小動物們都起床了,新的一天開始了,大家多開心??!瞧,小姑娘來到河邊的草地上練起了嗓子,ɑɑɑ,ɑɑɑ……將“ɑ”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跟著練一遍。接下來是同樣的方法,大公雞也在草地上練起了嗓子,聽!ooo,ooo…… 大白鵝在水里快活地游著,看著自己在水里的美麗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e,eee……身子白白的,嘴巴紅紅的。哇!清晨的小河好熱鬧??!這樣就營造出一個童話故事般的環(huán)境,學生在聽聽、學學、練練的過程中掌握了ɑ,o,e的讀法。這樣,既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小女孩、大公雞、大白鵝這些實物加深記憶,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聽的能力。課堂上,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編故事,編出故事的可以得到獎勵,這樣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積極主動性,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總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掌握兒童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改進教方法,使單調(diào)、枯燥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生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得扎實有效,牢固掌握漢語拼音的讀法和寫法,為學生今后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