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個人都有等待的經歷,這是與時間較 勁,感覺很不好。年輕的時候,我等人超過十分鐘就閃了,那時候沒有移動通訊,閃了就聯(lián)系不上了,只能下次再約。因為自己不喜歡等待,就不會讓別人等我,往往提前十分鐘就到了,再等十分鐘,其實已經足足等了二十分鐘。
現在的我已經有了足夠的忍耐力,只要說好了不見不散,我會快樂地等下去,與時間一樣,平靜地抖過這分分秒秒。我意識到,換個場合,時間一樣會顛著碎步走掉,還不如利用等待的功夫,去聯(lián)想那小子是如何欺騙我和時間的。
平時兒子上班很有規(guī)律,下班后健身一小時就回家,我就掐好時間準備晚餐。到飯點了他說要加班,晚些回。我便把粥保溫,蒸鍋小火,涼菜拌好,等待他回家。這種等待雖然不像在街邊等人那么不自在,但牽掛和憐惜占據著整個心房。這種臨時性加班,讓你會沒有心思看書看電視,心里一直想著他該回來了;你會時刻關注他可能發(fā)來的手機信息,又怕主動發(fā)信息詢問會影響他的工作;你會把門燈和家里的燈都打開,讓他回家時不影響情緒地補上晚餐。這可能是安排他加班的領導不會想到的。可我們都知道約請別人總要有個提前量,這是避免造成連鎖等待的方法。
等待是把情感潑墨在時間的宣紙上,許多不確定因素讓等待既有失落也有驚喜,這是生命的曲線,自然起伏,淡然面對其實很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