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無心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大米
□ 云無心
口感好、價格低、安全性高,才是群眾的需求
最近兩條水稻育種的消息引發(fā)了爭議。一條是超級雜交稻的畝產再創(chuàng)紀錄,另一條是“水稻親本去鎘技術”。
毫無疑問,提高糧食單產有著巨大的價值。單產提高了,不僅意味著能夠養(yǎng)活更多的人口,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對耕地的需求,從而退耕還林還草,恢復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但爭議也存在。目前的超級稻,只是在保障各種條件最優(yōu)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的“實驗室紀錄”。在實際生產中難以實現,甚至表現不見得比現在種植的品種好。
2014年,安徽省蚌埠市農民種植的1萬多畝“兩優(yōu)0293”大面積減產、部分絕收,就是一個現實的例子。那是一個“熟期適中,產量高”“高度抗倒伏”的超級稻品種,但是存在“中感白葉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質一般”的缺陷。安徽省蚌埠地區(qū)本來是稻瘟病低發(fā)區(qū),此前十多年沒有暴發(fā)過稻瘟病,所以農民和當地農技部門都不認為“高感稻瘟病”有多大問題。但“低發(fā)區(qū)”并不意味著不發(fā),2014年就暴發(fā)了,導致農民損失慘重。
農業(yè)生產說到底是一種經濟活動。對于農民來說,“生產利潤”是最重要的。而生產利潤,取決于“投入”與“產出”的差值——這里的產出,是能夠“穩(wěn)定實現”的產出,而不是“理想狀態(tài)下達到的產量”。目前的超級稻,在理想狀態(tài)下產量很高,但是需要投入的種植成本高,被病害感染的風險大,米的品質一般,因而賣不出好價錢,這都影響著它的實際價值。
這并不是說畝產紀錄沒有意義。這就像孫楊創(chuàng)造的游泳世界紀錄一樣,體現著我們在這個領域的技術水平。實際的生產,相當于廣大群眾的游泳水平。紀錄本身具有標桿意義,但創(chuàng)造紀錄的過程會加深我們對影響成績的各種因素的理解——這些知識,就可以應用到品種的改良中。
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大米。口感好、價格低、安全性高,才是群眾的需求。育種的努力方向,不應該是“有突出優(yōu)點”的品種,而是“沒有明顯缺點”的品種。在沒有明顯缺點的基礎上,再用突出的優(yōu)點去滿足人民群眾的不同需求。比如,免耕性好可以降低人力投入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抗蟲抗病性好能減少農藥使用保證穩(wěn)產,增加某些營養(yǎng)成分有助于消費者更容易實現營養(yǎng)均衡。
在這個意義上,“水稻親本去鎘技術”更有價值。
水稻很容易富集鎘和砷等污染物,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大米食用量大,這些污染物的含量非常重要。如果能培育出少吸收甚至不吸收這些污染物的品種,就會明顯降低大米的安全風險。
實際上,日本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努力。比如,東京大學在2012年底宣布找到了基因變異的水稻植株,即使種在重度鎘污染的土地上,水稻生長也幾乎不會吸收鎘。日本科學家們找出了具有這種特性的基因,對這些基因進行操控,就可能在其他的優(yōu)質水稻品種中也實現“低鎘”目標。
袁隆平院士公布的技術,就是這樣的思路。通過基因操控,讓控制鎘吸收的基因處于“沉默”狀態(tài),就不會吸收鎘。
鎘是一種人體不需要的重金屬,日本曾經有地區(qū)被鎘嚴重污染,當地居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大量的鎘,導致許多人出現了“痛痛病”。
為了保護公眾健康,中國制定了比國際標準更為嚴格的限量標準。然而,對于污染的土地,目前還沒有現實可行的方案去恢復。如果這種“去鎘”操作能夠成功應用,那么得到的新品種即使種在這些被鎘污染的土地上,也可以安全食用。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17年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