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設計場景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增強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美術課堂的吸引力。文章分析了場景設計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課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場景等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場景設計教學;創(chuàng)設
小學美術是一門基礎學科,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修課程。透過美術,小學生可以記錄所見、所聞,抒發(fā)內在的感想,無論是真實的還是幻想的,他們都可以通過美術呈現(xiàn)出來;而且美術教學還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提升人文素質,還可以挖掘出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促使其在美術領域中不斷地開拓創(chuàng)新。
場景設計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黑板平面教學,場景設計教學使得教學過程更立體,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參與熱情更積極。學生置身于場景中進行美術學習,使得學習過程更具吸引力、親和力,因而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一、 輕松愉悅的場景設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沉悶的美術課教學,一味地要求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畫畫,教師對一些美術術語的解釋也是非常生硬、晦澀,再加上學生自身的素質,畢竟多數(shù)學生的繪畫天賦沒有太高,使得這部分學生美術課上感到不自在,畫不出理想的效果,于是,對美術課缺乏興趣,甚至對美術課有恐懼感,從而美術作業(yè)也往往是胡亂應付。但是,如果在美術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通過設計相關的場景,讓課堂上教師的講解更加形象、立體,符合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課堂氛圍就會相對活躍,小學生的積極性易于調動起來,讓小學生跟著教師的講解,結合著設計的場景展開想象。這不但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還有助于拓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進而挖掘他們的美術創(chuàng)作潛能,提高其自身的素質。
當然,場景的設計,需要一定的輔助工具,例如,相關的實物道具、網(wǎng)絡等等。蘇少版五年級上《水墨山水畫》的教學,首先需要給學生解釋,水墨山水畫法分為:勾、皴、擦、染、點,即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步驟:(1)勾出形狀姿態(tài)。(2)皴出結構紋理。(3)擦出粗糙之感。(4)染出色彩、整體感。(5)點出苔草和生機。簡單的講解或板書,小學生很難領會到水墨山水畫的繪畫精神,掌握不到繪畫要領,因為解說簡單且晦澀。但是,如果教師在上課時,帶來幾幅水墨山水畫,教師在引領學生欣賞畫作的同時,將這些繪畫技巧解釋出來,學生會更加明了。而且,置身于水墨山水畫中,小學生也覺得新鮮,樂于傾聽、欣賞、臨摹。再或者利用多媒體,將畫家繪畫過程的錄像放松給學生,向他們展示畫作的準備工作、作畫的過程以及成品,這會對小學生更加觸動,繪畫的積極性會更高,而且也會急欲了解更多美術的相關知識,從而推展了視野,增加了知識。同樣的教學方法也適用于《有表情的面具》《包的世界》,通過實物和網(wǎng)絡,不但讓小學生了解歷史、民俗、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還可以學習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使命感(儺戲),國內外的藝術家們(畢加索)等等。這樣的課堂教學,生動而有趣,小學生在追求學習興趣的過程中,美術知識也隨之增長,他們不會再恐懼美術課。
二、 貼近生活的場景設計,有助于提升小學生對周身環(huán)境的觀察能力
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通過記憶、聯(lián)想等方式,將生活中的畫面呈現(xiàn)在繪畫中,不僅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繪畫能力,更能體現(xiàn)出小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作才能。
例如《下雨啰》這一課,教師可以將課堂設計成這樣的場景,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下雨時的車水馬龍,下雨時學校放學的情景,下雨時工人工作的情景,下雨時大自然的情景,下雨時會有很多事情發(fā)生,很多場景出現(xiàn),將學生置于這樣的生活場景中,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不同的雨,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人間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等。小學生們分別創(chuàng)作著自己的雨中即景,向同學們表達著自己的感受,同學間分享著彼此的創(chuàng)作成果。貼近生活的場景設計教學,不僅易于觸動學生的心靈,而且容易得到學生的共鳴,他們樂于接受這樣的美術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易于啟發(fā)學生內心的創(chuàng)作靈感,喚起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又鍛煉了他們獨立思考、獨立組織思維的意識和能力,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在靈感的碰撞中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在同學間的彼此分享中,增進了感情。
三、 充滿音樂的場景設計,更有利于引導學生
在美術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適當?shù)卦O計音樂場景,有利于更好地將美術與音樂結合起來,營造出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學生的奇思妙想,進而更好地發(fā)揮出創(chuàng)作才能。例如,《聽音樂畫音樂》一課,教師在課堂上放送《森林狂想曲》,整個課堂中充滿了森林的味道,各種動物的聲音充盈在音樂里,小學生認真聽著。音樂一停,教師就問,都聽到了什么呢?小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傾聽,回憶著音樂,大聲回答著,小鳥、小狗、蛐蛐、流水、森林里的風……一幅美麗的大自然畫卷呈現(xiàn)在每位小學生的大腦里,他們欣賞著風景,體會著大自然的美。小學生活潑的性格,對動漫非常喜歡。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放送一些動漫的音樂,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的同時,加深對動漫作品、動漫人物的了解,進而能將自己的感受呈現(xiàn)出來,從而養(yǎng)成了獨立創(chuàng)作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通過設計場景的教學方式有益于活躍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氣氛,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杜燕鵬.中小學美術教學方法的設計和運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4(11).
[2]倪燕.淺談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J].大眾文藝,2014(12).
作者簡介:
孫華,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三牌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