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診療所:
A. 你的心理舒適區(qū)是怎樣的?
B. 如何使自己突破心理舒適區(qū)?
C. 我覺得待在心理舒適區(qū)挺好,誰說非得挑戰(zhàn)自我?
顏冰茹:選A。每天早上都有很大的起床氣,特別是最近冬天來了,就特別想賴在床上,在溫暖的被窩里睡大覺多舒服啊!但是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趴下做沒有做完的夢,要么拉開被子完成沒有完成的夢想。生活還得繼續(xù),時間也不會停留,所以我只能選擇起來去圓自己的夢想。
X:選B。一直以來都特別討厭英語,幾乎沒及格過。但是為了高考時英語不拉分,每天硬著頭皮睜眼就開始背單詞,利用早飯時間刷完一套卷子,課間厚著臉皮找老師去批卷子、分析,雖然每次都被虐得體無完膚,但也因為如此,高考英語上了110分。
唐生的唐:選C。有時候突破反而使自己更加深陷難受之中。那些待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舒適范圍里的人或許不是膽小,而是另外一種對自己的保護。
案例二:跳出舒適區(qū),去自己不熟悉的區(qū)域闖一闖,也挺好玩兒的。
去年十月份,學(xué)校舉辦了一場團體化學(xué)知識趣味競賽,要求每班至少五人參加。作為班長,組織報名一事自然落在了我頭上,但是,不知道大家是不感興趣還是實在太忙,臨交表前只有三個人報了名。
實在沒有辦法,我只能去找班主任尋求幫助。
班主任當(dāng)時正在批改作業(yè),聽清事情原委后漫不經(jīng)心地點了點頭,敷衍道:“讓化學(xué)科代表報啊,至于另一個名額——”他飛快地抬頭瞥了我一眼,“你上不就好啦?”
我一驚,連忙拒絕:“不不不,我不行的,比賽題目出的都是課外的,要是語文、英語也還好,化學(xué)根本不在我擅長范圍內(nèi)??!”
“誰說一定要擅長才能參加的?”他對我的說法感到不解,不容置喙地點點頭,“就這么定了?!?/p>
被逼無奈,我只好硬著頭皮報了名。
雖說是“被迫”的,但到時若真的成績太差也實在太丟人。懷著這種心態(tài),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都處于一種焦慮緊張的狀態(tài),并為此放棄了看小說、玩手機等一切休閑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去。
正式比賽那天,不知是運氣好還是臨時抱的佛腳起了作用,在和隊友的互相配合下,我們最終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成績。
班主任當(dāng)時也在場,他拿著獲獎證書,笑瞇瞇地看著我:“怎么樣,不是只有擅長才能參加吧?”
我抿抿嘴,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診斷書:對廿四橋而言,語文、英語這些她所擅長的、有把握的就是她的舒適區(qū)。處在舒適區(qū)里,她知道自己一定能做出優(yōu)異的成績,這種如霧一般看似美好實則模糊而縹緲的滿足感也會遮蔽她的雙眼,麻木她的神經(jīng),一點點侵蝕她突破自我、不斷追求的意志。當(dāng)離開這片區(qū)域,面對一個她自己不甚了解,甚至全然陌生的問題時,焦慮、不安的情緒便會自然而然地爭先恐后地冒出來。此時,在外力(班主任)的“逼迫”下,她不得不勇敢地踏出那一步,伴隨著不能做到最好,但也不能拖后腿的心理,反而推動自己去為之努力了一把,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快感。有時候,跳出這個圈,去其他領(lǐng)域闖一闖,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