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事業(yè)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文衛(wèi)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yè)單位資產是指由事業(yè)單位占有及使用的,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稱,即事業(yè)單位的國有財產,其表現(xiàn)形式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其中固定資產是事業(yè)單位履職、保障運轉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和經濟基礎。本文就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優(yōu)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一、當前我國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xiàn)狀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與使用機制
不少單位重購置輕管理,單位內部未能制定并完善出一套科學有效的固定資產內控制度,資產的領用、保管沒有臺賬或記錄,無定期盤點制度。大部分事業(yè)單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把管理焦點放在單位的預決算收支執(zhí)行率上,卻未形成固定資產的管理理念,只重視固定資產的購置,忽略了固定資產的管理和監(jiān)督。同時不少單位職工責任心不強,簡單地認為固定資產是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人員的事情,導致職工對固定資產不愛惜,粗放使用、不注重日常維護,沒有達到使用年限就損壞或丟失;而領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缺乏高度重視。導致管理嚴重滯后,資產大幅流失和浪費。
(二)沒有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明細賬
一些單位出現(xiàn)重購置、輕管理的現(xiàn)象,單位賬面只反映固定資產總值,沒有記載明細資產的實物數(shù)量及其價值,且在購置后缺乏必要的管理流程,保管、使用、維護、轉移監(jiān)控不力,處于管理不到位的狀態(tài)。部分固定資產沒有達到報廢年限,就已經丟失或損壞;部分固定資產到了報廢的年限,不辦理報廢手續(xù),長期掛賬。不能做到定期對固定資產盤點,報損、報廢不及時,造成賬實不符,家底不清,財務會計資料無法真實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賬面資產總值失去了對實物的控制。
二、關于提升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幾點思考
(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意識
各事業(yè)單位應遵守并有效執(zhí)行國家固定資產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在購置固定資產方面,應對政府采購制度有效貫徹與執(zhí)行,提升財政資金利用率,固定資產報廢、調撥、變賣,堅持按規(guī)定程序申報、審批。提高管理人員的法制意識,明確落實資產的管理責任,增強并牢固樹立依法管理國有資產的意識。
(二)健全固定資產管理機制,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要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關鍵是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精細化,制訂并健全出一系列固定資產內部管理制度,具體包含:
1.規(guī)范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轉讓、處置權限,明確制度和要求,嚴格審批程序,不得隨意處置固定資產。
2.建立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制,明確單位各部門的購置、核算和使用的權限和責任。強化固定資產日常維護制度,加強維修、保養(yǎng),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和延長使用年限。加強固定資產報廢的管理,處置固定資產應嚴格履行審批手續(xù),規(guī)范操作程序。
3.制定固定資產考核機制。
以我們昭陽街道為例,在今年11月份資產清查結束后,為使街道固定資產常態(tài)長效管理,修訂了《昭陽街道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了街道固定資產管理實行“統(tǒng)一領導,分級負責,專人管理”體制,細化各層面的職責,規(guī)范了日常管理的流程,建立了資產管理的監(jiān)督考核機制,健全了街道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三)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
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方法,實現(xiàn)固定資產的信息化管理,進而形成固定資產的申請、購置、使用、調撥、報廢全程監(jiān)控模式,分階段實現(xiàn)固定資產管理的目標。依然以我們昭陽街道為例,今年我們資產辦主持開發(fā)了昭陽街道資產管理平臺和平臺手機APP建立了全街道固定資產數(shù)據(jù)庫,實現(xiàn)了第一步由靜態(tài)管理變?yōu)閯討B(tài)管理,該系統(tǒng)結合GPS定位技術,明確固定資產使用人、保管人,形成責任追究機制。第二步,由動態(tài)管理變?yōu)閷崟r管理。固定資產自購入至報廢的整個過程中,應對固定資產進行實時的跟蹤管理,并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將不能報廢或報損的資產進行及時的處置。解決了資產管理中賬、卡、物不符、閑置浪費和資產流失問題。對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時查詢,進而為領導管理層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jù)。第三步,由實時管理變?yōu)榫毠芾怼_\用資產管理平臺系統(tǒng)對閑置的資產進行實時了解,對有用的閑置資產進行有效利用使用,避免財政資金浪費的情況發(fā)生,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率利用率。
(四)定期開展固定資產維護盤點
固定資產的盤點,可以分三種方式:一是全面盤點。初始建立固定資產賬目時,采用全面盤點。掌握全部信息。盤點要求以物對賬、對賬查物、不重不漏,分清資產來源和使用情況。通過全面的資產盤點,掌握固定資產的真實信息和分布情況。二是抽查盤點。每年的常規(guī)盤點,采用抽查盤點。突出盤點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便于移動的、可以公私兩用的固定資產每年都要盤點,例如:移動電腦、打印機、照相機、攝像機、錄音筆等;對于無法移動或是不便于移動的固定資產,采用不定期的盤點,例如:房屋、空調、辦公桌椅等。三是不定期盤點。當相關人員工作調動時,對所負責管理的固定資產盤點,分清責任,履行交接手續(xù),避免管理和使用環(huán)節(jié)脫鉤,保證資產賬實相符。
參考文獻:
[1]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5號).
[2]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
作者簡介:
潘獻明,江蘇省興化市昭陽街道資產資源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