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瑜??
摘 要: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英語中,更是起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作為靈活性高、考查能力較為全面的一個題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應做出不斷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本文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
閱讀可謂是一張英語卷子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也是筆者在作為學生時最喜歡做的題型。每讀一篇閱讀,都會給人帶來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雖然不求甚解,但每一次做閱讀總會有新的收獲,倘若學生在做閱讀時也能產(chǎn)生同感,我想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那么,究竟該如何創(chuàng)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呢?本文根據(jù)目前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結(jié)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更好地提高高中生們的閱讀效率以及提高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進行以下幾點方法淺談。
一、 擴大詞匯量,夯實常用詞匯的理解與記憶
在閱讀教學中,詞匯量可以說是做閱讀題過程中的瓶頸,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將這篇閱讀讀懂、讀透。倘若連最基本的詞匯都不認識,談何做題呢?因此,擴大詞匯量是進行閱讀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學習英語的關鍵。道理自然是老生常談,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明白,但如何才能讓學生樂于學單詞、記單詞,為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則成為我們共同思索的問題。首先,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遇到生詞就查詞典的好習慣??雌饋硎亲畋孔咀钤嫉姆椒?,但卻是最有效的方法。在遇到“攔路虎”時披荊斬棘,才能所向披靡。在日常的閱讀訓練中暫且不要求學生的速度,只要求他們將生詞一個不落地將音標、詞性以及漢譯做好標記,在此基礎上疏通文意。不必怕學生查過后也不記得,同樣的單詞查過三遍以上學生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見效緩慢,但只要形成習慣,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其次,整理高考閱讀中出現(xiàn)的高頻詞匯,作為課外拓展詞匯,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與記憶。學生畢竟是第一次面臨高考,但教師不一樣,任何一篇閱讀可以說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形式作何改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匯無非只有那些,教師只要抓住規(guī)律,總結(jié)方法,將高頻詞匯替學生整理出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將更上一層樓。例如,有的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如leave有導致、留下、離開等多種意思,如果學生對它的概念只停留在課本中所涉及的離開這一層面,那么在閱讀中一旦變換了語境和語義,學生在理解時就很容易出現(xiàn)偏差。只有將一個單詞學透,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另外,學生們不可能把所有閱讀中的單詞都背誦涉及,因此,老師還要具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們對學習到的單詞,背誦過的單詞,進行分類和記憶。比如說一些常見單詞,在閱讀中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單詞,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重點記憶和復習,對于一些不常見但是經(jīng)常容易影響到整篇文章理解的單詞和短語,老師也要適量地帶著學生們進行學習和鞏固。比如一些常見的詞尾和詞頭,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們識別一個單詞的詞性,這樣才能夠在積累單詞的同時,與記憶單詞技巧和方法相結(jié)合,才能夠更好地全面擴充高中生們的詞匯量。
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掌握答題技巧
針對閱讀教學,有的教師的教法為“題海戰(zhàn)術”,用大量的習題去壓榨學生,學生每天埋頭于書山題海之間,做了很多習題,但該錯的點還是錯,總是在相同的地方絆倒兩次,這樣的訓練就毫無意義可言了,古人曾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們不能夠通過以往閱讀教學的學習,對習題中的閱讀理解題目舉一反三,那么說明學生們沒有真正掌握技巧和閱讀方法。教師不妨嘗試進行分類訓練,如將它們分為實用類和故事類文章。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的學生較為感性,對故事類文章更加感興趣;而有的學生則更加適合做實用類的文章。然而,做了大量的閱讀題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實用類的文章每次都涉及一個全新的領域,讓人望而生畏,但靜下心來仔細審題,卻發(fā)現(xiàn)答案都藏在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或每一個小標題等一些關鍵的地方,一目了然。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不妨引導學生遇到這一類的文章先審題,再帶著問題下意識地去讀文章,既能夠節(jié)省時間,又不會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并且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將關鍵的地方勾勾畫畫,做好標記,認真與題干相對應,出現(xiàn)絲毫的差錯都不能稱之為答案,引導學生要抱著嚴謹?shù)膽B(tài)度,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jié)。
例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中英語閱讀也呈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特點:環(huán)保、政治、科技等題材層出不窮,高中生面臨著繁重的課業(yè)負擔,每天無暇顧及如此廣泛的課外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想要理解尚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教會學生找到方法,對待這一類的文章無需徹底了解,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尋找最關鍵的信息,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閱讀,著手訓練學生的答題速度和答題方法,教會他們掌握這一類型題的答法,要比做很多套題的效率高得多。
三、 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習效率
針對數(shù)學學科,教師時常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錯題集,其實英語也是如此。只有時常溫習自己學過的知識,才能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特別是曾經(jīng)做錯的地方,一旦錯過就會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式,想要糾正都很難。只有不斷地重溫這些錯誤,才能使錯誤的觀念逐漸消退,并且能夠自己學會總結(jié)規(guī)律,找到方法,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例如,每一次做過的閱讀題,我要求學生不允許丟棄,將它們搜集整理在一個統(tǒng)一的筆記本上,每次考試之前拿出來看一看,進行一番溫習,避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第二次。對于一些閱讀中容易讓學生們混淆的詞匯,一些容易發(fā)生混淆的時態(tài),一些經(jīng)常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模式,比如說選對不選錯,選錯不選對等,都需要學生們用心審題和記憶。
總而言之,時代在發(fā)展,學生也在變化,只有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接受程度,定期更換教學方法,才能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讓學生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為生命的需要、愛上英語、愛上英語課堂,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扎實而又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朝暉.例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1(4).
[2]潘素洪.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