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徳慧
摘 要:學講計劃實施的是“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方式。文章從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要根據(jù)本班的特點有想法、有創(chuàng)新,學講計劃使班級學風濃、班風正幾方面對基于學講計劃的英語課堂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guān)鍵詞:中學英語;學講計劃;興趣;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5-0063-01
學講計劃是為了改善課堂教學生態(tài),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主動、有趣、活潑,使教學活動更有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實施“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方式。學講方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學中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加深問題探討的深度,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和質(zhì)量。
一、學講計劃,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首先要讓學生都能夠自信起來,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會是最棒的。教師可以把班級學生分成九組,每組學生按A、B、C、D進行編號,A是組長,成績最棒,然后依次向下排,D成績最差。但在回答問題時,A回答一題答對得一分,依次類推,D回答一題答對得四分,而且在課堂上要盡可能把機會留給D, 這樣D在小組的分量不可小覷,那么,其他小組成員就會想方設法讓D回答問題,而且還要教會他。因此,學生就會在課前做好心理準備的同時,還要有知識的準備。學講計劃倡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敢于講,大膽講。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學習是快樂的、主動的、有效的。
二、學講計劃,教師要根據(jù)本班的特點有想法、有創(chuàng)新
(1)啟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的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會越高。例如,班里的一名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太大興趣,不愿意學,每天的早讀課也就是應付。自從分組合作學習后,他有了學習的興趣,也主動向同組的其他成員請教,上課也勇于舉手發(fā)言了,對他而言,這真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興趣使他對英語產(chǎn)生了想學的愿望,在同一組內(nèi)以及在班級內(nèi)都獲得了其他同學的認可,這樣他就越發(fā)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主動要求學習,不想因為自己拖本組的后腿。
(2)提倡合作,讓課堂變成合作的大家談。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組中的A學生成績優(yōu)異,在合作學習中能充分調(diào)動其他各組員的積極性,讓他們發(fā)言,回答問題。班級內(nèi)每天都有評比,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很強。例如,在教授Unit7 Abilities中的Reading部分時,老師說:Today we will read a newspaper article about a fire and a brave young man. Please listen to the reading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 did the young man do? How did the young man save Mrs Sun? How did LinTao protect himself? Do you think LinTao is a brave young man? Why?剛開始,老師認為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是有難度的。因為文章較長,學生預習的時間較短。而利用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在組內(nèi)把問題解決,同時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任務布置下去后,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起到及時點撥和引導的作用。接下來學生的表現(xiàn)出乎預料,就連平時上課不開口講英語的同學也舉起了手回答問題。
(3)讓智慧的花朵在學講中綻放。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學生在下面認真聽,老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的,談不上學習的樂趣。如果把教室比作花園,每個學生就是花園的一盆花,要想讓花兒開得更絢麗,就需要給花兒注入充足的水分、養(yǎng)分以及陽光雨露。每個學生都是智慧的化身,如何在課堂上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智慧,把課堂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小組展示時,可以由中心發(fā)言人以講述、提問、辯論、表演等形式對問題進行具體闡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讓智慧的花朵在學講中綻放。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每朵花兒都在學講中開出絢麗的花朵。
三、學講計劃,使班級學風濃、班風正
從學講計劃實施起,教師就把學生的管理納入了考評。班級有九個學習小組,每組四人。剛開始教師只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記分制,并且小組還進行評比打分。隨著學講計劃的實施,教師看到了學生為本組而做的努力,就把日常管理也以小組為單位納入考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衛(wèi)生掃除,擦玻璃、拖地,等等。每天有一名值日班干,也就是每一組中的A同學,負責班內(nèi)的紀律、衛(wèi)生及個人表現(xiàn),第二天早上與另一位班干換班,同時填寫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表現(xiàn)好的為★號,表現(xiàn)不好的為▲號,每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評。每月評選一次,并進行頒獎。自從實施了小組捆綁制后,同學們的積極性高了,誰也不想為自己的組抹黑,做好事的多了,違紀的少了,班級的變化非常大,并且連續(xù)兩個月獲得“文明班級”稱號。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小組合作學進去,再大膽地講出來,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和發(fā)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學生才會自己學會知識,真正地運用知識。愛因斯坦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愿智慧的花朵在學講計劃中常開不敗,永遠綻放。
參考文獻:
[1]閆慧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學講計劃”[J].校園英語,2015(13).
[2]李杰.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