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榮
1977年彭陽縣古城大隊一位姓鄭的婦女修挖水渠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尊銅鼎(圖一):高23.3、口徑17.5、腹徑23.5、腹深13.2厘米。斂口,附耳,獸蹄足。素面,腹部有一周凸弦紋,底為弧狀。器身上鏨刻三段銘文:第一段是“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兩”;第二段是“今二斗一升,烏氏”;第三段為“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兩”。
從器型和構造特點可以看出,這是典型的漢鼎無疑。此鼎銘文中的“第二十九”,指漢武帝即位的第29年;“五年”指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朝那”“烏氏”指地名。
據(jù)考證,銘文為三次所刻,盡管我們無法確定該鼎的最初功能,但至少其附帶的一個功能就是作為容器,這在秦漢初也是常見的現(xiàn)象,但漢鼎上會刻有器物制作年份、地點、容量、重量、監(jiān)造者、制造者等銘文,也就是所謂的“物勒工名”。那么這件鼎究竟是官府還是民間鑄造并使用的器具呢?根據(jù)銘文中出現(xiàn)多次刻紋,并且出現(xiàn)了“朝那”和“烏氏”的名稱,可以判斷是官府的器物。
還值得引起我們重視的就是第一段銘文“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兩”(圖二)和第二段“今二斗一升烏氏”(圖三)及第三段“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兩”(圖四)中容量和重量的變遷。這種變化應與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所造成的磨損有關,因此,“氏”應該是銅鼎的鑄造地,而后兩次補刻的內容應該是對銅鼎檢校的結果(圖五)。該鼎的聞名與其器身所鐫刻銘文‘朝那和‘烏氏兩個地名有關。據(jù)專家考證,此鼎先作為烏氏縣的標準量器,后至朝那縣,也作為標準量具,證實了朝那縣在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境內。
朝那銘文銅鼎,也為我們揭開了烏氏、朝那兩座古城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據(jù)《史記》記載,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起兵攻滅義渠,設北地郡,置朝那縣、烏氏縣,并沿隴西、北地、上郡邊境筑長城以防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從此寧夏南部成為秦國直接管轄的地區(qū)。秦統(tǒng)一六國后,為加強帝國西北邊防,下令修筑馳道,在下轄的烏氏縣設瓦亭關,朝那縣設蕭關,成為關中四塞的北面屏障。烏氏縣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固原最早的縣級建制。
公元前220年,為加強帝國西北邊防,秦始皇開始西巡,首次便巡行隴西、北地,經過六盤山。這是中國封建帝王首次進入寧夏,并見到了他巡行以來的第一面大湖——朝那湫?!爸灰姵卿?,波光粼粼,清澈見底,然而,水面四周,卻不長草木,秦始皇頗為好奇。”當時,有大臣上奏:“此乃異象也,自古帝王在名山圣水前都要祭祀,如此浩淼的水域,在我朝邊境之地,不可不祭祀啊!”始皇聽后,大喜,即刻吩咐文武百官,在朝那湫開始了他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祭水活動,以祈愿秦代江山永固,國祚萬世太平。朝那湫之祭,拉開了中國封建帝王祭水的序幕。在一年后的泰山封禪活動中,秦始皇將朝那湫列入四大名川之中。秦始皇以后,歷代帝王每遇新帝大典或其他軍國大事,都要親自巡狩和祭祀山川,或遣特使專程往山川告祀。
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下轄烏氏、朝那、涇陽等21縣,上隸涼州刺史都,郡治高平,始筑高平第一城(固原內城)。安定郡因處在關中地區(qū)與河西走廊的交接點,是漢朝抗御匈奴的戰(zhàn)略要地,也是當時西北重要的軍事重鎮(zhèn),安定郡成為寧夏最早的郡州級建制。
漢武帝在位54年間,總共出巡39次,其中有6次出巡安定郡,另有4次旅居回中宮。漢武帝數(shù)度巡狩固原期間,曾祭祀過朝那湫。說明朝那湫是先秦漢唐時期西北地區(qū)重要的國家祭祀地,對后世影響很大,后來發(fā)展成為一種“湫神”信仰。
朝那銘文銅鼎的出土,既記錄了西漢初年固原行政區(qū)劃的變更情況,也為研究秦漢時期的量制及朝那、烏氏兩座古城址的確定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為朝那城地理位置的考證提供了實物支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