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君
入冬前囤大白菜,對北方人來說是難忘的記憶,對南方人來說則是無法想象。
近日,一則“北京冬儲大白菜”的短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南方人一臉蒙,對囤幾百斤大白菜過冬的做法表示難以理解;而北方人卻覺得習以為常,“這個白菜是甜的,冬天加上豆腐,簡直不能再香”。
作為北方人過冬的特色之一,在過去,進入冬天的訊號并不是下雪,而是賣大白菜的卡車。
梁實秋曾在《談吃》中描寫道: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無缺,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車子的小販,一車車的白菜沿街叫賣。
普通人家都是整車的買,留置過冬。
在很多北方人的記憶中,每年11月,都要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冬儲大白菜運動,夜里,路上能看到一輛輛運菜的卡車,到了清晨,街上裝滿大白菜的卡車前早已經排起了長龍。
那會兒,一般一買就是幾百斤,家里男女老少一齊出動,據說當時的街坊打招呼都是這樣式的,“哎,你家買了多少大白菜???”“今年買的少,才三百來斤?!?/p>
這架勢,跟不要錢似的。
把買完的大白菜搬回家也是項技術活,人們用自行車、小推車、平板三輪一點點運回家,還有些沒有交通工具的,甚至一棵兩棵地扛回家去。
千辛萬苦運回家了還沒完事兒,還得一棵棵碼好,窗臺上、房檐下、樓道里,到處都充斥著“白菜墻”。
這存大白菜也是有講究的,得曬新菜,把外邊那層葉子曬蔫了,然后拿報紙包起來,一層一層地往上摞,每一層要和上一層頭尾對調,好能摞住。
北方的冬天寒冷而漫長,在蔬菜種植技術尚不發(fā)達的過去,人們能吃到的蔬菜有限,再加上冬天有時雪下太大不好出門,而秋末冬初的大白菜又是最便宜的,這就好比現在的雙十一囤貨,大白菜吃法多樣,又耐寒,小心照看的話能吃到來年開春。
有人甚至說,在冬天,味蕾就長在大白菜上。
11月初的大白菜的確是一年中最甜的,這時白菜經歷霜凍,味道開始變甜,甚至還有了京白菜甜似蜜一說。
老一輩說:“百菜不如白菜”,一棵大白菜,可素炒、涼拌、醋溜、清燉、湯煮、制餡、腌制等換著法兒地吃,而且大白菜從里到外都有不同的吃法,最外面的老菜幫子,最干最老,一般是不會上桌的,但平常人家卻用它和姜蒜鹽腌,制成了下飯佳品。
剝去老菜幫子之后的菜葉,最適合熘炒,醋溜白菜、熬白菜,或者掰成大片兒涮火鍋或者燉豆腐粉條,都是最家常的美味。而白菜心可熘可扒可涼拌,這么鮮嫩怎么做都好吃。
在漫長的冬季里,人們把大白菜的各種做法都解鎖了一遍,以至于在當時北京有一句略帶夸張的比喻:每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要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魯迅曾寫過一篇小說《幸福的家庭》,說到一位文人文思不通,屋外還總是傳來嘈雜的聲音,忍不住回過頭去看,“就在他背后的書架的旁邊,已經出現了一座白菜堆,下層三株,中層兩株,頂上一株,疊成一個大的A字。
“唉唉!”他吃驚地嘆息,同時覺得臉上驟然發(fā)熱了,脊梁上還有許多針輕輕刺著?!边@里疊成A字的白菜,大概就是一種幸福家庭的象征吧。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進步,如今北京人不必大費周章地儲存白菜了,光顧冬儲白菜攤,大多是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囤大白菜不再像是過去解決溫飽了,更像是一種入冬的儀式,“只要看到大白菜,冬天再冷也不慌張了。”
如今,寡淡的大白菜早已滿足不了食客們挑剔的味蕾,而在物質匱乏的過去,一棵棵平淡無奇的大白菜,卻給了北方人一整個冬天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