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高血壓患者因在菜肴里過量加入味精調(diào)料,導致食用后出現(xiàn)血壓陡增、頭痛惡心等不良反應(yīng),隨后接受輸液加服降壓藥才使血壓逐漸下降至基礎(chǔ)水平。醫(yī)生提醒,高血壓的發(fā)生和食鹽量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醬油、味精等調(diào)料品中含有看不見的鹽,高血壓患者需要忌口。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醫(yī)生李煒澔說,作為一種調(diào)味料,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但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也是鈉鹽的一種。人體攝入鈉鹽過多,會引起體內(nèi)水鈉潴留,導致血容量增加,同時細胞內(nèi)外鈉離子的增加會引起細胞水腫、血管平滑肌腫脹、血管腔變窄、外周阻力加大而導致高血壓。除了味精,還有各種醬油、甜面醬、香腸、火腿腸、方便面等,甚至還有藏在面包中的鈉鹽等看不見的隱形鹽,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需要注意。
李煒澔指出,目前我們所說的鹽主要是指鈉鹽,分為三種:一是烹飪用的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二是面食中的小蘇打,也就是碳酸氫鈉;三是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對于高血壓患者,首先,要按照我國高血壓指南推薦的標準,每人每天食鈉鹽量控制在4~6克為好,最好少吃或不吃腌漬食品。如果需要提升口感,可使用蔥、姜、蒜、醋等替代。其次,限鈉補鉀。鉀可以緩沖鈉鹽引起的血壓升高作用,舒緩血管平滑肌痙攣,延緩動脈硬化,可以多攝入富含鉀的食物,尤其是新鮮蔬菜和水果。
據(jù)《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