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晴
【摘要】在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經(jīng)成為了人類生活各個領(lǐng)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chǔ)教育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地位。因此,學好英語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領(lǐng)域,有機會接觸到國外更多的先進技術(shù),成為高科技人才,為國家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創(chuàng)新教學
小學是學生初步接受系統(tǒng)化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學模式與教育的方法至關(guān)重要,因為這關(guān)系到小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只有在學習的初期就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才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進行更深的探索。對于小學英語的學習,其實要求并不高,但是也不可掉以輕心。語言類的學科是需要平時日積月累的積累,所以教師更應該注重平時的教學。本文筆者將根據(jù)如何運用故事性教學展開如下討論。
一、“故事教學法”適合小學教學
當今英語這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任務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學好英語,提高英語成績是每個小學生都應該給予重視的問題。想要學好英語就要打好基礎(chǔ),做好基本工作。首先,教師在開學第一課的時候就應該向?qū)W生說明英語的重要性,在一開始就要重視英語的學習。其次,要讓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化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英語,扎實基礎(chǔ)。對于一些英語基礎(chǔ)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講,扎實基礎(chǔ)這一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是:極大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倍肮适陆虒W法”正是通過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等形式來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對英語的學習都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
小學生由于剛剛接觸英語這門學科,基礎(chǔ)知識較為薄弱,因此,如何讓學生通過英語課堂,更好地掌握基礎(chǔ)知識點呢?“故事教學法”就可以做到。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這正符合故事教學法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征在上課之前找好有關(guān)的故事小短文,帶到課堂上來,先讓學生自己閱讀全文,再帶領(lǐng)學生理解這篇小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及時地排除陌生單詞短語的障礙,又能在故事情節(jié)的引導下集中注意力,僅僅地跟著老師的思路,順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認真聽課,真可謂是一舉兩得。筆者認為,教師完全可以對這種教學的新方法進行大膽地嘗試,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教育的改革與進步。
三、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于學習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低幾乎可以就直接地決定他的學習質(zhì)量,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關(guān)于英語的學習能力的訓練,主要是“聽、說、讀、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教師更要最大化的利用有限資源。比如說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課文大多以對話形式為主,每篇課文都有4~5個角色。在學習課文之前,筆者會要求學生回家進行一定時間的聽讀訓練;在學習完課文以后,筆者通常都會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角色進行朗讀。如果只是一個小組照本宣讀,經(jīng)常會感到乏味。我還會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表揚并獎勵優(yōu)勝的小組。這樣不僅充分調(diào)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更為枯燥的課堂增添了趣味。學生為了在評比中勝出,會主動的進行課前預習以及朗讀訓練,日積月累,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一定會有質(zhì)的飛躍。
四、將實踐帶入課堂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在不斷的練習之中掌握知識點。所以,增加課堂活動,才是最有利與小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方式。結(jié)合“故事教學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英語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想象與演繹。例如,在講《The Boys And The Frogs》這篇小故事的時候,根據(jù)“One spring day some naughty boys were playing near a pond. Then began to throw stones into the water. ”這句話,這時,教師可以讓一些學生上到講臺上來,裝作向“池塘”拋石頭的樣子;根據(jù)“In the pond lived many frogs were much afraid of the boys, for the stones hurt some of the frogs. At last an old frog lifted his head out of the water and said, ‘Boys, please dont throw stones at us.”這時就需要另外幾名學生在“池塘”的位置,扮演青蛙的角色,阻止男孩們繼續(xù)“拋石頭”。最后根據(jù)故事中的“‘I know that, but please stop throwing stones, my boys. What is playing to you is death to us. said the old frog. So the boys stopped throwing stones and went away. ”學生再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肢體的活動,將學生的課堂活動范圍不再僅禁錮在課桌前,而是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上來。
故事教學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新興的教學方法,通過將生動有趣的英文小故事當做課外教材進行教學,在很大的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提高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綜上所述,英語學習是一個需要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勤奮努力,還需要教師及時的引導,老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才會讓學生們共同進步,不要一開始就給學生制定太高的目標,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來,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增強他們的信心自尊心和意志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周桂英.英語教學與世界公民的培養(yǎng)[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