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青??
摘要:新課標要求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要培養(yǎng),而實現(xiàn)這一標準的基礎是語言技能和知識。其中,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以及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語言活動理解吸收的技能,說和寫是語言表達的技能?!癗o input,no output.”,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怎么可能實現(xiàn)有效的語言輸出。
關鍵詞:聽讀輸入;說寫輸出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語言技能是我們英語教師應當加以實踐和探索的。在高中英語課改中,筆者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做了一些新的嘗試。
一、 要讓聽、讀輸入渠道順暢
眾所周知,學習外語與學習母語一樣,主要是通過自然習得途徑掌握的,也就是說必須首先獲得大量的足夠的語言素材的輸入,保證語言材料在大腦中的積累。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必須首先訓練學生掌握交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聽力和閱讀能力,才能確保輸入渠道的暢通。
1. 盡量多的英語輸入
(1)課上用英語教學
上高中英語課時要盡量多地用英語來教學,這本身不僅起到使用目標語的示范作用,也是學生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要多為學生盡量創(chuàng)設運用英語的環(huán)境,努力營造英語氛圍,以訓練英語聽力,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從而達到學生開口說話這一輸出信息的最佳境界。
(2)課上多練習口語
我始終重視課堂上學生倆倆對話表演和小組活動,從中發(fā)現(xiàn)并有意識培養(yǎng)口語優(yōu)秀的同伴擔任班級的小組長等,讓他們負責值日匯報、組織并匯報小組討論、朗讀課文、復述課文、課末對所教課文進行歸納、總結(jié)等。這樣既培養(yǎng)了一批口語優(yōu)秀的尖子,又使其他人學有榜樣、趕有方向,達到隨機輸入整體提高的效果。
2. 盡可能多的閱讀輸入
(1)精讀輸入
在課堂上以讀促聽寫,即讀前聽,把我正確的語言、語調(diào)及斷句,讀后聽,回眸全文,快速重復并進行聽寫訓練,以讀促說,即充分利用讀前活動的預測、評論并針對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由淺入深逐步加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2)泛讀輸入
泛讀是高中課文教學常用的一種閱讀形式,因此我在教課文時會注重對學生大量的泛讀輸入指導。首先,是在認真分析學生的現(xiàn)有語言知識水平和教學重點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教學要求,選擇適當?shù)拈喿x材料。這樣既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有能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提高閱讀能力,促進聽、說、讀、寫各項既能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其次,指導學生購買適合他們使用的詞典、教會他們?nèi)绾尾殚喸~典、確定詞義等一系列使用詞典的方法和技巧。第三,讓學生進行試讀。指導學生善于抓住句中的關鍵詞、捕捉信息,學會根據(jù)詞的構(gòu)詞法及它所在的上下文語境去猜詞義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一遇生詞就查詞典。因此,我還要求學生在泛讀中養(yǎng)成摘抄、注讀、查讀、小組議讀等習慣,通過大量的泛讀輸入,能達到語言有效輸出。
二、 要讓說寫輸出達到有效性
實踐證明只有保證聽讀輸入渠道的暢通,才能實現(xiàn)說、寫輸出的有效性,達到說寫輸出的最佳境界。
1. 純正的口語輸出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說的能力培養(yǎng)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要求語音語調(diào)正確規(guī)范,能準確地輸出信息;二是要求聽說的話語規(guī)范得體,避免產(chǎn)生誤解或語音障礙。針對這兩點要求,我長期堅持在起始階段就鼓勵學生大膽模仿,積極發(fā)言,努力做到厚著臉皮,硬著頭皮,磨破嘴皮去攻克英語口語關。具體做法如下:
(1)以讀背促說
英語的讀背時,要做到朗朗上口,眼到、口到、耳到、心道,這實際上是參照讀物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不論是入門基礎階段還是高中畢業(yè)班,我都有意識地給學生介紹一些諺語、格言、警句、句型、對話、課文段落大意和閱讀材料中的精彩片段,通過朗讀背誦方式輸入學生的大腦,使之成為他們口、筆頭表達輸出的源泉。
(2)以聽促說
只有足夠的輸入才有有效的輸出,一首新的流行歌曲反復聽了許多遍之后,你就自然而然會唱了,這就是聽的魅力所在。同樣道理,高中生說英語的關鍵也在于“聽”,只有聽準了才能模仿正確、模仿對了才能嘗到甜頭,產(chǎn)生信心,樂于繼續(xù)開口模仿,形成以聽促說的良性循環(huán)。
(3)以句練習促說
熟練掌握一個句型,就能說出無數(shù)個類似的句子來,操練句型還能鞏固單詞和語法。因此,高中英語句型的充分輸入操練,使學生能說熟句型,用熟句型。這是打好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基礎的有效措施。
2. 有效的寫作輸出
有效的寫作輸出,通常要結(jié)合一定的聽、讀、說的活動,而寫的能力的提高,也會促進聽、讀、說的能力。因此我認為要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就必須意識到“寫”是一種綜合的能力,不可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漸進地提高,應始終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之中。
首先,可通過背誦并默寫口語、聽寫句子和簡短段落等逐步提高寫的能力。到了高二,可讓學生在熟練課文的前提下,復述課文內(nèi)容,也可精選課文片段讓學生背默,不斷增強學生的語感。進入高三可根據(jù)教材新鮮、活潑、通俗、內(nèi)容豐富并貼近生活實際等特點,每周讓學生試著做1~2次的寫作訓練,并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學生互批互改,分小組討論,分析錯誤原因,并將普遍性的錯誤訂正過來,引以為戒。通過有效訓練,學生到畢業(yè)時就能熟練掌握一定的寫作知識,也為升入大學的繼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我們英語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學透考綱,在教學中不斷嘗試,以達到最佳狀態(tài),“No input, no output.”,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怎么可能實現(xiàn)有效的語言輸出。
參考文獻:
[1]何安平.《新課程理念》高中英語課程改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
[2]陳琳.《外語學科中的辯證法》.中國教育報,2002.6.3.
[3]胡春洞,王才仁主編.《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