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麓凝
摘要: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有許多人沒有掌握好語文學習的訣竅,覺得只需應付好高考就可以了,但是其實語文貫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止是考試,更要運用到生活中去,這需要同學們建立一種語文思維,這除了要在課本中學習,更要在生活不斷積累學習,以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高中;語文;積累學習
引言:
很多人對于學習語文,總抱著一種懶散的心態(tài),覺得反正都是中文,都是母語,夠說,會寫就可以,或者是只想要應付高考。其實這遠遠不夠,因為學習語文,不僅僅只有語音、詞匯,還有更多的內容,語文也不僅僅只是考試,在生活中,語文的運用和內涵更加的豐富,面對一件事情,如何能用自己語言表達,這不僅是需要掌握語言文字,這需要建立自己的語文思維系統(tǒng)和表達方式。
一、什么是“積累學習”
說到語文,其實是一個綜合而復雜的概念,可以說語文的學習是中文語言的一種學習,如果作為某一種語言來看,那中文的學習就包括了語音、文字、語義、語法、情感等等各種組成語言的元素。
“積累學習”其實就是在語文學習中不斷進行的語法、文字、文法、常識的片段和素材的累計,通過積累進行語文知識的進一步學習[1]。語文的“積累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技能,學生要掌握的是主動學習語文,在生活中和學習中獲取語文基礎知識,同時也在積累中不斷的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二、“積累學習”的重要性
對于語言來說,特別是中文,“積累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很多同學對于語文“積累學習”這種方法不重視。其實積累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一)語文“積累學習”的現況
有許多人覺得中文也沒有什么好學的,畢竟是母語,說說就會說了,但其實正確使用中文,不僅是語音、詞匯,更有語法和情景語義等等方面需要注意的。
此外,還有一些同學,在積累過程中,只記與考試有關的內容,或者是死記硬背課本和素材內容,這種積累方式是非常短視的,只能應付考試,對于真正運用語言內容,或者是語文的內涵沒有徹底的了解。
(二)“積累學習”的重要性
很多同學沒有意識到,考試要考的,其實只是語文的一部分內容,平時生活中我們要運用語文的地方還有更多。語文需要實踐參與,除了在試卷上,還有更多在生活中,學習課本知識,運動到生活中,從而升華語文的意義,形成語文能力[2]。
通過不斷積累,你能學到的不僅僅是語文的只是,更是一種語文思考能力,有一句俗語“讀遍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斷地積累,其實也是一種重復熟悉的過程,通過進一步學習,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的能力。
三、“積累學習”的具體做法
(一)建立積累意識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語文積累的機會,只是很多人都會錯過,或是沒有這種習慣。其實在生活中,如果有時候有靈感的出現,或者是見到某一些場景的時候,都可以隨手記錄下來。例如你看了一本好書,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以寫上你的想法,再整理,不斷的記錄中,就會形成一種記錄的習慣和意識,這對于形成語文的思維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未來你的筆記,也可以成為很好的語文素材。
只要建立起了積累的意識,在生活中可以發(fā)現很多語文的素材,記錄下素材反而比抄來的素材更能打動別人。這對于寫作也是很好的進步方式。
(二)在課堂學習中積累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會很注意在課本上的東西,老師也應該在課堂學習中老師在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設立閱讀目標,通過引導我們學習,達到閱讀的目的,實現在課堂閱讀中的“積累學習”[3]。
除了課堂老師講的,還有試卷上面的,試卷也是一個很好的積累方式,從試卷中錯誤的地方,能看到自己薄弱的地方,從而加強薄弱的地方[4]。
(三)建立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個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部分,而我們作為高中生,除了課堂閱讀,更要拓展課外閱讀,但是也沒有必要讀一些晦澀的古典著作,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看自己想看的,從短到長,從易到難,一點點增加難度,一點點進步和學習。當然,課外閱讀不能只是興趣書,還應該有文學、史書、社會熱點、外國著作等等,深入學習,不斷積累,拓寬閱讀面,增加自己的閱讀知識和見識的深度和廣度,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
通過不斷看課外讀物來學習,課外讀物可以增加學習的興趣,增加語文素材,并且還可以學習好的語法和遣詞造句,大量的閱讀積累,也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有所提升。
(四)在閑聊中積累
除了書本,生活中也有很多積累的途徑。其實作為語言,除了“紙上功夫”,“嘴上功夫”也是一個很好的積累途徑。在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中,你可以學習到別人許多很好的想法觀點,內化積累成素材,或者是和同學的分享中,你必須要了解一件事,并且還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再表達出來,在一系列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種閱讀、理解、表達的方式和思維習慣,再通過分享,不斷重復,除了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更形成了自己的思維習慣。
(五)在實踐中學習
其實除了在紙上學習,還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檢驗自己,在反復的練習中,例如口頭表達、寫作表達,通過多練習,反復檢驗在語言表達上是否有漏洞,加強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在不斷練習中積累,形成自身的表達方式,激發(fā)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通過反復的檢驗,也能夠將凌亂的知識素材整理成系統(tǒng)性的表達方式,在梳理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升華自己的語文能力。
四、結束語
高中語文學習,其實不是三年的學習,我們要通過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積累學習,形成自己的語文思維系統(tǒng),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積累學習”只是一種學習方法,而不是捷徑,不是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就可以學好語文。學習語文不能抱著一種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既要學會了技巧,又要形成自己的習慣,一種語言,在時代發(fā)展中仍在不斷發(fā)展,要緊跟時代變化發(fā)展,不斷學習,保持一種進取心態(tài),才能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1]張玉梅.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積累學習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60.
[2]馬桂芝.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朱亞楠.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6,18(05):155.
[4]侯曉彬,崔玉程.高中語文學習積累的實用方法[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1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