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迪 田雪飛
摘要:本文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進行簡單的介紹,從陀氏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入手,討論了小說中女性形象代表的女性意識與社會角色。
關(guān)鍵詞:女性意識 女性角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圖分類號:I512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110-01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身于一個俄羅斯醫(yī)生家庭,青年時期的斗爭使其被流放于西伯利亞,歷時10年之久,作家也反思了10年之久,并開始篤信宗教,試圖從現(xiàn)實的痛苦和罪惡中抽離,皈依于絕對的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拷問,在藝術(shù)思想的引導(dǎo)下,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也成為當(dāng)時俄國文學(xué)研究中的經(jīng)典。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女性形象塑造特征
1. 獨白式的映射
從心理對話的角度,對人物形象的描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手法。在《溫順的女人》中,女主角僅僅是一具尸體,整部小說都是“尸體”的丈夫的獨白,但是讀者仍舊能夠通過這些獨白深刻地理解女主人公的生活和社會形象。運用獨白式的手法,從其他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和言語中映射女性角色,是陀氏作品女性形象塑造的特征。
2.極端矛盾的命運安排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對社會現(xiàn)狀進行極端的描述,很多語言能夠直擊人心。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往往以極端矛盾的命運安排為主要手段,激烈的矛盾能夠引發(fā)人物內(nèi)心的斗爭,而斗爭能夠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蹲锱c罰》中的索尼婭因為利他而墮落,使讀者在評價這一角色的時候,就站在了矛盾的焦點上。作為妓女,索尼婭以卑賤之軀鼓舞并拯救拉斯科尼夫斯基,展示出了女性角色的純潔和對社會的善意,這種矛盾的安排,使索尼婭的“拯救者”形象更加鮮明。
二、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的女性角色
1. 悲慘的受害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了大量的悲慘角色,存在絕對的“弱者”是陀氏作品的特征,《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中的娜達莎和史密斯之女,是悲慘的受害者的典型形象。前者因為貪婪的華爾戈夫斯基想要侵吞沒落貴族的家產(chǎn),破壞其與兒子的婚事,使兒子迎娶百萬兒媳卡佳;后者因為嫁給了華爾戈夫斯基,被騙走了財產(chǎn),始亂終棄。這兩個女性形象在小說中是逆來順受的,毫無出路的,作品中對這兩個人的描述,充滿了絕望情緒,這些絕望情緒通過史密斯的外孫女的倔強、帶有瘋狂的反抗精神而被人們重視。實際上,這兩個女性角色,在社會中是沉默的,這也是當(dāng)時社會大多數(shù)受害者的狀態(tài)。
2. 宗教的代言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亞的10年流放生涯,使其篤信基督教,他認(rèn)為,只有宗教中的善良,那種以絕對的獻身為表達方式的善良,才能給人們真正的救贖。在《罪與罰》中,作者塑造了“索尼婭”這一女性角色。索尼婭是主動選擇犧牲自己、自愿成為所謂“墮落女性”的,她的屈辱通過嫖客的行為和言語表現(xiàn)出來;她的宗教式的善良,通過男主人公的內(nèi)心描寫表現(xiàn)出來。拉斯科尼科夫因為索尼婭的救贖,質(zhì)問自己,到底是一個與當(dāng)鋪掌柜一樣的“虱子”,還是一個“拿破侖”,最后他承認(rèn),他謀殺了自己。索尼婭通過拉斯科尼夫斯基的獨白和反思,展示了完美的“圣母”形象。這是當(dāng)時俄羅斯社會中普通民眾在受壓迫的環(huán)境下仍然堅信善良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女性角色受到傷害之后,試圖保護自己,選擇原諒和忍耐的一個途徑。
3.孤獨的焦慮者
極端矛盾的命運安排勢必會塑造出焦慮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的命運悲慘,但他們在命運的旋渦之后無法反抗,在試圖利用命運之后,又深受人性的譴責(zé),最后選擇救贖,但救贖也是悲劇。這樣的女性形象,是當(dāng)時動蕩的俄國社會人性覺醒的表示,也是女性意識發(fā)展的表示——女性不再受迫害,也不愿意再成為無明顯性別特征的他者化形象而救贖別人,女性希望為自己的幸福去思考和奮斗?!栋装V》中的女主人公,就是這樣的女性形象的代言。娜斯塔西亞由于從小受到的畸形教育,她身上集中了很多相互矛盾的個性特征:美貌又被情欲膨脹的男性所踐踏和褻瀆;生性高傲,但曾經(jīng)被蹂躪的命運又使她有著無盡的自卑感;她受過不錯的教育,但有時又顯得無禮和粗魯;她對自己的處境有清醒的認(rèn)識,但又自暴自棄,玩世不恭。她最終選擇為自己被蹂躪的命運而進行瘋狂的、歇斯底里的復(fù)仇。小說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納斯塔西婭菲利波芙娜瘋癲的、神經(jīng)質(zhì)的大笑,她無常的行為,慘白的面孔以及小說中間歇出現(xiàn)的各個人物對她的“女瘋子”“女魔鬼”之類的評價,讓她從一個無辜的犧牲者變成具有破壞力量的狂歡女性。這一角色的結(jié)局必然是悲慘的,正是因為這種悲慘,引發(fā)了人們對女性意識和角色的深刻思考。
三、 結(jié)語
以映射和突出矛盾的手法,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精彩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形象不僅代表了當(dāng)時社會女性的基本意識,同時也成為普通民眾在苦難中掙扎的縮影,更是作者對自身的反思的代言,這是陀氏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最終角色定位——以他者的身份,成為社會的鏡子,從女性的角度,挖掘人性的根本。
參考文獻:
[1]陳方.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女性雙重人”[J].外國文學(xué)評論,2014(2):118-120.
[2]葉潤青.從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的女性管窺其罪孽美學(xué)思想[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4(12):125-127.
責(zé)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