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各項事業(yè)都取得了質的飛躍和發(fā)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基層民主選舉依然存在著諸如選舉制度、選舉程序不規(guī)范的問題,亟需更現實的對策加以緩解和消除。文章在對安徽省五河縣武橋鎮(zhèn)農村基層民主選舉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從理論研究的角度圍繞基層民主選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論述,旨在以小見大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為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提供一些決策參考,推動村民自治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基層;民主選舉;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D422.6;D669.6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92-01
一、農村基層民主選舉概述
基層民主選舉主要是指選舉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和城市的居民委員,根據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闡述,基層民主選舉是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村民推舉候選人,應當出于公心,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fā),推薦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有威望、文化水平高和工作能力強的村民為候選人。具有選擇性、競爭性和秘密性等特征,對農村事務乃至國家的整體發(fā)展都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基層民主的實現關乎最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在現階段,基層民主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紕漏,需要黨和國家的不斷探索,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
二、安徽省五河縣武橋鎮(zhèn)農村基層民主選舉在實踐中的困境
安徽省五河縣武橋鎮(zhèn)地處中部地區(qū),隸屬革命老區(qū),這里曾為中國革命培養(yǎng)出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如初任彌陀寺初中教師后連任幾屆中央委員的的錢正英。建國以后,該地農村經濟水平發(fā)展落后,直至改革開放以后,鎮(zhèn)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到縣城打工,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全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然而由于教育水平限制和農民思維的局限,該地村民普遍存在文化素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低的特點?;鶎用裰鬟x舉在此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出于歷史的、現實的因素影響,基層民主選舉在此地也面臨著一些現實困境。
(一)賄選成為風氣
賄選是指選舉中候選人通過一定的金錢財物或其他方式對參加選舉的代表或選民進行賄買,以達到使自己在競選中取勝的目的。①安徽省五河縣武橋鎮(zhèn)農村賄選現象較為普遍。候選人賄選現象成為類似有組織的活動,候選人家庭成員以及同姓氏族結成中心,向周圍關系輻射以求作為候選人的那位親屬或同族有更大的把握當選。這種情況下可能導致兩種情況的發(fā)生,一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為實現自己的抱負;二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屑這種手段,可能因此導致其在選舉中處于劣勢。
(二)村民選舉隨性冷漠
在實際選舉活動中,部分村民沒有選舉意識,將基層選舉視為走過程,被動的參加投票,甚至沒有自己的主見,隨大流的現象嚴重,在選舉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自身的民主權力。他們認為“選誰和不選誰,意義并不大”。雖然廣大農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利,但主觀上不愿意或者消極參與,行為上采取被動應付,不認真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這種“隨心情”、“隨大流”以及看好處的投票態(tài)度顯然不利于選拔的客觀性與公平性。
(三)外出人口無選舉或被投票
在武橋鎮(zhèn),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現象依然十分普遍,關于外出人口的投票意愿及反饋中包含了一些困難和容易被利用的漏洞。首先是投票的問題,村干部按照規(guī)定要聯(lián)系外出的本村人,這其中包含聯(lián)系方式的取得,投票反饋結果的匯總,表現出形式復雜、歷時長的特點,組織投票的干部工作量大,可能產生厭煩情緒,更有甚者不進行這一程序。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外出人員的投票意愿可能被人為修改。村干部按照自己或者周圍伙伴的意愿,在外出人員發(fā)回反饋投票或棄權的時候,惡意修改該投票人的意見。這些外出人口的無選舉或者被投票的問題值得關注與思考。
三、推進安徽省五河縣武橋鎮(zhèn)農村基層民主選舉的對策
基層民主選舉作為我國基層民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huán),體現的是一種現實的政治民主化和現代化過程。②我們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層次的探索中推進基層民主選舉具備現實性與可行的對策。
(一)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亨廷頓說,經濟發(fā)展水平與民主政權之間高度相關,在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民主制度進程是一個同經濟發(fā)展相伴的過程。落后的經濟也是導致自治參與冷淡和形式化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基層民主建設的發(fā)展完善需要經濟發(fā)展作為物質保障。只有經濟基礎雄厚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們才會更多的關注外部世界,加強與各種事物的聯(lián)系并逐漸擺脫原有的小農意識,各種利益訴求與日俱增,民主意識逐漸覺醒。
(二)培養(yǎng)村民民主參與意識,提高農民政治參與熱情
農民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是實現基層民主選舉有效進行的前提和關鍵。具體到武橋鎮(zhèn)農村的村民,可以充分發(fā)揮村里廣播站的作用,多為村民播放關于村民權利所在與行使方面的內容,激發(fā)村民參政的積極性與熱情,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鄉(xiāng)村建設的實踐中來。定期組織村民學習關于基層民主方面的知識,提高農民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參政議政的科學性。積極培育民主氛圍,積極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的文化教育活動,為更好的行使選舉權而不懈努力。
(三)認真抓好選舉立法,完善監(jiān)督體系
村委會選舉法規(guī)是規(guī)范指導選舉的法律依據,是實行民主選舉的可靠保證。民主選舉想進一步完善,立法是根本。第一要進一步研究制定更為細化的選民資格界定標準。對村民或選民作出統(tǒng)一界定,確保在篩選候選人環(huán)節(jié)的公正性。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對村民選舉委員會的監(jiān)督機制。明確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村黨支部的監(jiān)督職責,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村黨支部對于村民選舉委員會行使職責。在法律指導下和權力監(jiān)督中,以更好的開展農村的基層民主選舉。
總之,當前正在展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關乎中國農村發(fā)展的重要指南,是保證中國順利實現現代化的戰(zhàn)略舉措。農村基層民主選舉,不僅關系到基層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發(fā)展,而且關系到農村經濟發(fā)展以及農村現代化的實現。因此我們必須立足實際,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大力搞好農村基層民主選舉,努力探索村級組織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新途徑,促進農村基層民主的大步發(fā)展,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思紅.村民委員會選舉中賄選的內在邏輯[J].東南學術.2010(02).
[2]林尚立?;鶎用裰鳎簢医嬅裰鞯闹袊鴮嵺`[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政治學研究(2010年04期).
[3]王環(huán).論鄧小平關于農業(yè)現代化的思想[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