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紅
摘 要:本文從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的科學配比以及施工質(zhì)量的控制等方面對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控制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 質(zhì)量控制 解決措施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行業(yè)的自身發(fā)展,混凝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工業(yè)和民用建筑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炷潦┕べ|(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質(zhì)量,影響到人們的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從而影響到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加強對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的控制在提高工民建筑施工質(zhì)量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工民建的民用住宅和辦公樓(基礎、板、梁、柱),等工程建筑物主要以結構安全和防滲等基本上是由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來承擔,因此混凝土的質(zhì)量在工程建筑物中顯得尤其重要,混凝土施工的工藝水平、原材料的質(zhì)量等因素給混凝土施工的質(zhì)量控制帶來一定困難。
1、工民建中混凝土質(zhì)量控制的簡單介紹
混凝土質(zhì)量的好壞,對工民建中的工業(yè)建筑和民用住宅的結構安全和造價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些建筑物的梁、板、柱等基礎結構安全和防滲功能都是由混凝土承擔的,所以,工民建中混凝土的質(zhì)量不僅關系著建筑物的抗壓能力、耐久性等,還直接關系著整個建筑工程的成敗??刂乒っ窠ㄖ谢炷恋馁|(zhì)量是從基礎部分做起,在結構的連接上。在工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開始著手,來保證工程質(zhì)量的合格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2、混凝土在施工時的配合比控制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試驗室所確定的配合比,其各級骨科不含有超遜徑顆粒,且以飽和面干狀態(tài),但施工時,各級骨科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遜徑顆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過飽和面干狀態(tài)。因此應根據(jù)實測骨科超遜徑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將試驗室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準確的實現(xiàn)試驗室配合比,而不是改變試驗室配合比。調(diào)整量=(該級超徑量與遜徑量之和)-(次一級超徑量+上一級遜徑量)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調(diào)整
試驗室所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合性不一定能與實際施工條件雙適應,或者當施工設備、運輸設備與運輸長度,施工氣候等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隨之改變。為保證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將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適當調(diào)整(保持水灰比不變)。
混凝土配合比,需滿足工程技術性能及施工工藝的要求,才能保證混凝土順利施工及達到工程要求的強度等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3-5cm,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7-9cm,對于橋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10-14cm,初凝時間在4 小時以上,強度為45Mpa 的
緩凝早強混凝土;灌注樁要求配制強度為35Mpa,凝結時間在10小時以上,坍落度一般為18-22cm 的大坍落度超緩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達到上述工程技術性能是困難的,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強度,達到工程各部位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類型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學配制,優(yōu)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顯。
2.3混凝土配合比
需滿足工程技術性能及施工工藝的要求,才能保證混凝土順利施工及達到工程要求的強度等性能。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3~5cm,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7~9cm,對于橋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10~14cm,初凝時間在4h以上,強度為45MPa的緩凝早強混凝土,灌注樁要求配制強度為35MPa,凝結時間在10h以上,坍落度一般為18~22cm的大坍落度緩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達到上述工程技術性能是困難的,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強度,達到工程各部位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類型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學配制,優(yōu)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顯。
灌注樁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當水泥用量為420kg/m3(水灰比為0.56)時,混凝土的強度才能達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過大,均質(zhì)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結時間也達不到緩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緩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摻入1%的減水劑優(yōu)化配合化,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節(jié)省40kg左右,而且在坍落度達到18~22cm情況下,均質(zhì)性、和易性良好,凝結時間也可以緩凝到10h以上,優(yōu)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緩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樁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斷樁等事故,保證了順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d強度也比通常不摻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
可見,科學配制混凝土,早期強度明顯提高,加快模板周轉(zhuǎn),加快施工速度,其技術、經(jīng)濟綜合效益十分顯著。
3、混凝土溫度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及補救措施
3.1 溫度裂縫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及特征
混凝土澆筑后,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chǎn)生大量的水化熱。由于混凝土的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nèi)部而不易散發(fā),導致內(nèi)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使得混凝土結構內(nèi)外出現(xiàn)較大的溫差,這些溫差造成內(nèi)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一定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chǎn)生裂縫,這種裂縫多發(fā)生在混凝土施工的中后期。溫度裂縫的走向通常無一定規(guī)律,大面積結構裂縫??v橫交錯。梁板類長度尺寸較大的結構,裂縫多平行于短邊;深入和貫穿性的溫度裂縫一般與短邊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縫沿著長邊分段出現(xiàn),中間較密。裂縫寬度大小不一,受溫度變化影響較為明顯,冬寬夏窄。此種裂縫的出現(xiàn)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凍融、抗疲勞及抗?jié)B能力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除有表面裂縫外,還存在貫通裂縫,貫通裂縫是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在強度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漸降溫,這個降溫差引起的變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體積收縮變形,受到地基和其它結構便捷條件的約束時引起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所可能產(chǎn)生的貫通整個界面的裂縫。這兩種裂縫均屬于有害裂縫。
3.2 溫度裂縫的補救措施
①表面修補法。適用于穩(wěn)定和結構承載能力沒有影響的表面裂縫以及深進裂縫的處理。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涂抹水泥漿、環(huán)氧膠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瀝青等防腐材料,在防護的同時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種作用的影響繼續(xù)開裂,在裂縫的表面應粘貼玻璃纖維布數(shù)道來解決。
②嵌縫法。本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是沿裂縫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剛性止水材料,以達到封閉裂縫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膠泥、塑料油膏和丁基橡膠等。常用的剛性防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
③結構加固法。當裂縫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時采用此方法。常用方法措施有:在構件的角部外包型鋼,加大混凝土結構的截面面積、采用預應力法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增設支點加固以及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
④混凝土置換法。此方法是處理嚴重損壞混凝土的一種有效方法,是先將損壞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換入新的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常用置換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漿。
4、結束語
混凝土是現(xiàn)代工民建中主要應用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建筑物質(zhì)量和強度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工民建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對于混凝土施工的控制,需要施工單位的各個人員的努力,設計人員對施工氣候等自然因素的把握,通過先進的施工管理理念與技術手段,全面強化混凝土施工中比較常見的技術與質(zhì)量等方面問題,共同努力來保證混凝土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順武.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質(zhì)量控制.科技咨詢導報,2007.
[2]沈文蓉.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質(zhì)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