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為回顧65年來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北戲)的發(fā)展歷史,促進京劇藝術的傳承發(fā)展,深入研討以王少樓、沈玉斌為代表的北戲教師在藝術職業(yè)教育領域教書育人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弘揚北戲藝術職業(yè)教育工匠精神,促進學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在少兒戲劇場舉辦“紀念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建校65周年——王少樓、沈玉斌暨北戲藝術職業(yè)教育工匠精神研討會”。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視員馬文,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黑龍江省評劇藝術中心、黑龍江龍江劇院等知名劇院團領導,中國戲曲學院、唐山藝術學校等教育機構領導,李玉芙、孫毓敏等表演藝術家、北戲知名校友,研究機構學者及王少樓、沈玉斌先生家屬,學院領導及教師等20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年輕的戲迷朋友也許對沈玉斌、王少樓兩位先生并不十分熟稔。但這兩位先生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是組成梨園這片天空璀璨的繁星,兩位老師也為北戲的成立與發(fā)展鞠躬盡瘁、嘔心瀝血。研討會上,北戲院長劉侗語重心長地介紹兩位老師,沈玉斌老師變賣家當傾其所有創(chuàng)建北戲前身“藝培戲曲學?!?;王少樓老師也將自己多年置辦的全部行頭捐給了學校。
沈玉斌(1909~1985)作為著名戲曲音樂家、教育家,他出身北京梨園世家,曾祖沈小慶是著名的武生,創(chuàng)演的“八大拿”演遍全國,流傳甚廣。他12歲開始搭班崇林社,任樂手,吹打拉彈,六場通透。后為徐繡文、雪艷琴操琴。沈玉斌精通昆曲、音韻知識,21歲應中華戲校焦菊隱校長邀請,創(chuàng)辦中華戲校音樂科并兼昆曲及群曲教師。1945年任北京梨園公會會長。1951年至1959年任北京京劇公會會長。1980年任北京戲校藝術顧問,1985年逝世。
沈玉斌是新中國戲曲教育事業(yè)的奠基者,他積極籌備創(chuàng)辦的北京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北京市戲曲學校前身)為京劇藝術薪火再傳做出了寶貴的貢獻。1951年,他看到京劇后繼乏人,國家百廢待興,便召開京劇公會大會,倡議大家義演籌資興辦戲校,得到同行的一致響應。梅蘭芳、程硯秋、茍慧生、小翠花、譚小培等著名演員都積極參與義演捐款。沈玉斌自己更是變賣房產,參與戲校創(chuàng)辦,他是北京私立藝培戲曲學校的主要創(chuàng)辦人2--。
建校以后,他殫精竭慮,兢兢業(yè)業(yè)辦學,不但總管全校,還兼任京昆音樂教師,精心培養(yǎng)出了如燕守平等一大批優(yōu)秀京劇音樂人才。他的群曲課在京劇界獨樹一幟,并著有《京劇群曲集》一書,為京昆藝術的傳承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另一位建院元勛王少樓先生,著名京劇老生演員、戲曲教育家。字兆霆,祖籍山東,出身梨園世家。1911年11月8日生于北京,1967年1月22日逝世。
王少樓從小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1919年拜張春彥為師學戲,家中先后延請了李鳴玉、雷喜福、李洪春等前輩教授文武各種老生戲,同時由父親王毓樓教授武功。1923年,在他12歲時正式拜余叔巖為師,從此得余叔巖親自指點,同年3月開始掛牌公演。不久入斌慶社科班,邊演出邊學藝,與李萬春合作多年。出科后曾向高慶奎學戲,又特聘名琴師陳鴻壽操琴,并隨陳鴻壽精研譚鑫培、余叔巖派系唱腔,遂成為蜚聲藝壇的優(yōu)秀青年須生。首次赴滬演出40天52場戲35個劇目,場場爆滿,在京劇界傳為奇聞。京、津、滬的報刊好評如潮,《半月戲劇》特發(fā)《王少樓專號》。他曾與茍慧生、尚小云、雪艷琴等合作,1930年5月參加程硯秋的“鳴和社”,與程硯秋合作達10年之久。
王少樓扮相清秀俊雅,神采奕奕,表情生動,嗓音圓潤有韻味,并且文武兼?zhèn)洌钭龃蛉》ê跎?,以余叔巖為宗,充分繼承了余派韻味醇厚、獨樹一幟的聲腔特點,善于運用唱腔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情感。他長于余派戲《捉放曹》《失·空·斬》《擊鼓罵曹》《珠簾寨》《戰(zhàn)太平》《探母》《打魚殺家》《烏盆記》《問樵鬧府·打棍出箱》《桑園會》《武家坡》《梅龍鎮(zhèn)》等。曾與程硯秋合演《朱痕記》《賀后罵殿》《汾河灣》《法門寺》《二進宮》《四郎探母》《寶蓮燈》等,均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新中國成立后,他于1952年被聘任為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北京市戲曲學校前身)教務主任兼老生教師,在學校辛勤耕耘15年,成為我國杰出的戲曲教育家。他謙誠和藹,業(yè)精德高,在京劇界享有盛譽。王少樓先生教學極為認真、細致,非常敬業(yè),即使在身體病危的情況下,依然堅持給四個班級學生上課。王少樓先生的學生有張學津、李崇善、蔣弘翔、陳柄楠、湯佐仁、李浩天、安云武、楊汝震、趙世璞、譚孝曾、李寶春、蔡寶杰和梅葆玥等。
孫毓敏:北戲的教學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是茍慧生先生的親傳弟子,1952年北戲的第一屆畢業(yè)生,現(xiàn)為北戲的名譽院長。在會上,孫毓敏自謙為北戲的老學生。她一再強調,回首北戲65年,大家首先不能忘了沈玉斌先生。他當年作為梨園公會的會長,傾盡所有的能量,創(chuàng)辦北戲前身“藝培戲曲學校”,促進京劇藝術薪火相傳。而且當時的老師來教戲都沒有課時費,只要上課就是—上午或一晚上,五毛錢兩套燒餅麻花。老師吃飯的5毛錢,也是沈玉斌借助梅蘭芳、馬連良、茍慧生等藝術大師的義演籌款或捐款,從籌得的經費中擠出來的。
當時學生的學習條件也非常艱苦,沒有宿舍,學生們都是走讀。但大家在沈玉斌校長和其他老師精神的影響下,學習都非常認真。清晨6點就有學生主動起床喊嗓y-o試學3個月之后,首屆學生就登臺實習公演。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彭真,前來視察工作,看了小演員的公演,也了解到沈玉斌等老師的一片赤誠之心和學校條件困難的現(xiàn)狀。沒過多久,私立“藝培戲曲學校”收歸國有,轉為公立的北京市戲曲學校。
建校初期的另一位功勛是王少樓先生。王少樓在學校是教務主任兼教師。作為教務主任,他管理有方,帶領著十幾位有“戲包袱”之稱的老師,給學生們打下了扎實的藝術功底,助他們以后成角兒、成氣候。正如孫毓敏所言
只有老師的水平高,學生才有機會成才。endprint
作為老師,王少樓可以說是明星老師。他早年成名,與梅蘭芳等大師經常配戲。后來因身體不太好,才從舞臺上退居二線,被沈校長請來培養(yǎng)京劇的幼苗。對于京劇藝術及其傳承,王少樓與沈校長,抱著既虔誠又熱忱的態(tài)度。老師們給學生說戲,練基本功一
唱念做打,都是精雕細琢地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可以說,65年前沈校長和王少樓老師兢兢業(yè)業(yè)、精雕細琢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精神一脈相承到今天,就是今天我們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如今京劇人才的培養(yǎng),恰恰需要發(fā)揚這種工匠精神。因為現(xiàn)在京劇的舞臺資源是有限的,京劇人才卻如雨后春筍,在殘酷的競爭環(huán)境下,只有具備過硬本領的演員才有機會登臺,有機會成角兒。而過硬的本領靠什么?靠的是老師的精雕細琢和學生的精益求精,靠的就是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因此,孫毓敏老師特別強調,北戲人在追憶兩位老先生的同時,絕不能忘了他們的精神。
黃德華:從細節(jié)體現(xiàn)北戲的工匠精神
京劇丑角表演藝術家黃德華,亦是北戲1952年首屆108名學生之一。他入校后最先被分到老生組,由王少樓老師開蒙,頭一出戲學的《二進宮》。王老師給老生組的學生就《二進宮》摳板槽、摳唱腔,如練字先學正楷一樣,給學生們規(guī)范得橫平豎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xiàn)在《二進宮》的唱詞,我背得都比丑角兒的要熟練。”黃德華老師說著就朗朗上口背出來一段。
在主持教務工作方面,王少樓主任也讓黃德華印象深刻。每到新學期開始,教務室的玻璃板底下都會有一張大幅的彩排計劃表。學生什么時候彩排什么戲,老師什么時候教什么戲都一目了然。一張彩排計劃表,對學生與老師都起到了敦促與激勵作用。
黃老師還講述了一個細節(jié),《八大錘》這出戲,陸文龍這個角色,原本由武生飾演,但小生也可以兼之。剛好當時學校里有位同學叫滿樂民,學習小生行當,那段時間他正在倒倉,不敢過多讓嗓子疲勞。為了保證滿樂民同學的學習質量,讓他多學習多鍛煉,王主任給他特意安排了《八大錘》的課程,讓他在倒倉期間學習武戲,其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再言及沈校長的教學,他上課教學也是出了名的嚴謹,要求學生十分嚴格,而且由于沈校長有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他非常善于教學與實際的結合。例如他教大家學宮曲。宮曲又稱群曲,系京劇表演中群眾角色合唱的曲子,例如點將發(fā)兵時,打旗的兵士口中合唱的,就是宮曲。它對渲染舞臺氣氛、烘托劇情有著特殊的作用。宮曲粗算下來,也有100多首。但當時教學的時候,有的學生覺得宮曲主要是龍?zhí)壮?,學得就有些不認真。沈校長就和同學們說,你們可不要小看宮曲。過去梨園公會要保證龍?zhí)籽輪T過年能吃上餃子,給他們發(fā)白面,發(fā)肉和白菜。但你要是去了,人家不光問你在哪里坐科、在哪個班社唱戲,末了還會問你宮曲《天官賜?!奉^一句是什么?你要答不上來“風調雨順”,這餃子你也吃不上。
黃老師告訴筆者,北戲老師細致入微的教學是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此外,京劇藝術的傳承講究口傳心授,就像大工匠手把手帶小學徒一樣。這個傳統(tǒng)北戲由來已久,例如1953年,剛剛入學一年、年僅12歲的黃德華就和張學津等同學一道,參加吳素秋先生慰問人民解放軍的演出。到現(xiàn)在,北戲各個藝術教學門類的專家,都不時被邀請來,給學生們作指導,甚至與學生同臺獻藝。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工匠精神的延續(xù)。
燕守平:工匠精神不光是對技藝,還有做人
燕守平老師11歲考入北京戲校,學習京胡,開蒙老師便是沈玉斌校長,一直教燕守平,直到他畢業(yè)。之后,燕守平留校做教員,沈老師繼續(xù)教他。
燕守平非常喜歡京胡,又因家境貧寒,聽說戲校管飯,前來求學。沈老師也知道他的情況,因此在生活上一直很照顧他。入冬了看他還穿著單薄的衣服,沈老師就對燕守平說:“你周六到我家里來,讓師娘給你量量,給你做一身棉褲棉襖,要不怎么過冬啊?!?/p>
“我那時候也小,也不懂得說謝謝,就光說:不要,不要……”燕守平如今回憶。
沈老師再三地勸說,燕守平仍說不要。他就覺得這孩子很有志氣。
還有一次,演出之前所有人到辦公室門前集合,正好趕上燕守平的母親給他打電話。因為趕著集合,燕守平接電話時對母親顯得不耐煩地說:“您有什么事?我要去集合呢!”等燕守平掛了電話,沈老師就說他打電話的態(tài)度不好。
“沈老師說,我母親懷我的時候我父親就去世了,我當時聽了,很想哭,我母親把我拉扯大了不容易,我不該這么對她。同時我也非常感激沈老師能像家長一樣教育我做人的道理。”燕守平說道。還有很多關于恩師的溫暖瞬間,燕守平一直記得。他很懷念老師,每年清明節(jié)都會去給他掃墓。
有關王少樓老師的記憶,燕守平覺得他為人師表,教學非常嚴格。在王老師教學當中,因為燕守平經常為他拉琴伴奏,所以王老師對燕守平的印象不錯。他愛惜人才'就帶著燕守平來徐蘭沅家拜訪。王老師是徐蘭沅的姑爺。徐蘭沅則是一位熟諳京劇的藝術家,被梨園界譽為“胡琴圣手”。他一生主要為譚鑫培、梅蘭芳兩位京劇大師操琴。他為京劇音樂的革新與創(chuàng)造,做出了重要貢獻。燕守平從徐蘭沅先生那里獲益良多,徐先生每到北戲授課,都會教他一個上午。
聽了燕守平老師講述的兩三事,筆者不勝感慨。所謂的工匠精神,不僅代表了超群的技藝,還須有拔乎其萃的品格作為承托。王洪玲:合作辦學促進河北梆子人才的發(fā)展
王洪玲老師是北京河北梆子劇團的團長。自2014年肇始,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已經與北戲合作辦學有四年之久。北戲在院內設置河北梆子專業(yè)中專與大專兩個班級。王團長介紹上次與北戲合作辦學還是20年前的事情。
“這一次我們和劉侗院長商定,重新恢復合作辦學?!辈稍L時王團長深有感觸地說,“這幾年合作下來,感覺效果非常好。”
談到合作的具體方面,河北梆子專業(yè)的學生,身訓課和把子課等基礎課程,由北戲京劇系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教授。專業(yè)課方面,北京河北梆子劇團會請一些已經退休的老演員、老藝術家到北戲授課。這樣一來,真正達到了資源共享。另外,王團長坦言,團里還有一些業(yè)務能力很強,但學歷不高的演員。在合作辦學之后,這些演員有了重進校園回爐升級的機會。這對于優(yōu)秀的人才邁過學歷的門檻,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藝術天賦大有裨益。endprint
“這些演員到北戲上大?;貭t之后,我感覺他們的提升特別明顯。因為他們是邊演邊學,以演促學。專業(yè)理論和舞臺實踐相結合,進步很大,有的演員通過大專班的深造,已經成了團里的小主演。”王團長說道。
北戲中專班的學生,目前有22名,既有演員也有樂隊。王團長評價這些孩子,在北戲建院65周年的匯報演出中,不論是武戲還是文戲,表現(xiàn)得都很好。王團長說這些孩子都是劇團新鮮的后備力量。
當時在研討會上,王團長最后還很感動地說:“北京河北梆子劇團和北戲聯(lián)合辦學這幾年,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北戲在做實事、好事、大事,而且在做應該做的事情。我覺得這次北戲紀念建院65周年,研討會的主題就是北戲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這也是落實我們習總書記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我也借此機會再一次感謝北戲給我提供的學習機會,也感謝今天參加我們這次活動的各位老師?!?/p>
侯紅:中國評劇院跟北戲相長相生
中國評劇院的書記侯紅,在研討會上向母校說了一聲‘生日快樂”。作為北戲的畢業(yè)生,侯紅書記認為,北戲始終是一所尊師重教的藝術院校,北戲的戲曲老師功底深厚,戲曲教育界的大家不乏其人。北戲從師資到硬件條件,從課程設置到教育理念,一直是高起點、高水平。
在北戲65年的建校史當中,北戲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藝術家,同時也為院團培養(yǎng)了很多管理者。院團的蒸蒸日上和碩果累累,離不開北戲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北戲秉承的工匠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侯書記在多年的工作當中,對于北戲人才方面的貢獻深有體會??梢哉f中國評劇院跟北戲是相長相生。中國評劇院1955年建院,北戲從1960年開始,為中國評劇院先后輸送了7批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可以說如果沒有北戲,就沒有中國評劇院的今天。
談到戲曲的發(fā)展,侯書記認為,雖然目前戲曲的發(fā)展是砥礪前行,但正因如此,院團的領導才更應該想盡一切辦法,讓院團的發(fā)展空間更加廣闊。從院團的角度說,需要做的是保證經典劇目的傳承、精品劇目的創(chuàng)作。能夠讓藝術人才有更好的宣傳,劇目有更好的推廣,中國評劇有更大的影響力。也只有這樣的提升,才能夠吸引更多年輕的藝術人才,讓他們走進我們的藝術院團,為我們的戲曲發(fā)展作出長久的貢獻。
從藝培戲曲學校到北京戲曲學校,再到如今的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北戲走過65年。學院的藝術專業(yè)愈加豐富、教師隊伍愈加壯大、課程設置愈加合理……學院承襲的精神始終如一。我們相信,在這樣一所底蘊深厚的職業(yè)藝術院校內,定會桃李滿園,藝術人才碩果累累。
王曉燕:工匠精神對教學有一種激勵作用
王曉燕老師是北戲科研處與藝術研究所的主要負責人,此次研討會的策劃與會務工作均由王老師及其同事完成。談到此次研討會舉辦的初衷,王老師說,北戲每年研討會都會有一個主題。例如2015年茍慧生先生誕辰115周年,2016年郝壽臣先生誕辰130周年,北戲均舉辦過研討會,紀念兩位先生。沈玉斌先生與王少樓先生是建院功勛,能夠以研討會的形式就兩位先生的藝術成就、教學特點進行探討、總結與傳播,一直是北戲人的夙愿。恰逢2017年北戲建院65周年,研討會的主題便應運而生。另外,由于兩位先生及老一輩北戲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熠熠生輝的工匠精神,薪火相傳,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戲學子,成為北戲職業(yè)教育思想的精髓。因此工匠精神也成為此次研討會的另一個主題。
談到研討會的意義,王老師說沈玉斌與王少樓等老一輩北戲教育者,當初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創(chuàng)辦戲校,不僅沒有工資,還要拿出自己的錢作學校的貼補,為的就是京劇這門藝術后繼有人。這種精神是值得北戲人紀念和積極踐行的。同時這種精神對所有北戲人始終有激勵作用。在研討會之后,北戲還會有一系列的匯報演出,就是要向觀眾朋友們展現(xiàn)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北戲的教學成果。
(編輯·韓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