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現(xiàn)實生活中不乏這樣一種人:得理不饒人,明明心地很好,說出來的話卻總是聽起來特別刺耳,讓人難以接受。通常他們會形容自己為“刀子嘴豆腐心”。
刀子嘴的人,往往這樣自我標榜:我喜歡直來直去;我喜歡實話實說;我不會說謊話……言下之意,刀子嘴,是直率,是真誠。
然而,這些話純屬為自己遮羞。何以見得?很簡單,只要來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們大多就會露餡,很快你們就會不歡而散。
生活的真實是,刀子嘴根本不能和直率和真誠劃等號。直率,絕不是刻??;真誠,絕不是魯莽。所謂直率,所謂真誠,是就說話的本意而言的。以心理咨詢師的工作為例,真誠是基本的職業(yè)心理素養(yǎng)。但是,真誠絕不是有什么說什么,更不是想到什么說什么。真誠必須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對患者負責,有利于其成長。推而廣之,真正的直率和真誠,都有一個善意的前提:為他人好,對他人好,替他人著想,絕不是只圖自己痛快而言語傷人。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刀子嘴的人多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別人,不愛別人。藏傳佛教導師宗薩仁波切有句話說得好:大多時候標榜自己說話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已。
更重要的是,損人從來不利己。如同仰臉吐唾沫會掉在自己臉上一樣,張嘴飛刀子也會彈回來最終讓你自己受傷。
說到這里,忽然想到了魯迅借文中人物之口講的一個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shù)??!彼谑堑玫揭环兄x。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彼谑鞘栈貛拙涔ЬS。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彼谑堑玫揭活D大家合力的痛打。
不論什么人,不論什么時候,不論在什么地方,誰像第三個人那樣說話,挨打遭罪是注定的。
于是,又有人這樣自我標榜了:我是刀子嘴豆腐心。
不能否認,有些刀子嘴的人,確實總體看心地不壞。但是,即便這樣的人,當你刀子嘴的時候,也注定沒有了豆腐心。有什么心?嗔恨心,抱怨心,怪罪心,嫉妒心,冷漠心。這樣的心,哪里有豆腐的柔軟?一定比石頭還堅硬,甚至比刀子還扎人。一句話,刀子嘴和豆腐心根本不會同時出現(xiàn)。
這是為什么?是因為人的心里都有很多不同的子人格,或者說有很多不同的“我”:善良的我,慈悲的我,柔軟的我,嫉妒的我,嗔恨的我,堅硬的我。由于種種機緣,這些子人格在人心里會輪番登場,主宰我們的心。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也說的是這個意思。當一個人刀子嘴的時候,一定是堅硬的我、嫉妒的我、嗔怪的我、怨恨的我,主宰了你的心。
所以,做人的功夫,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子人格,用專業(yè)的說法叫做整合。整合好了,真正豆腐心當家作主了,就不會有刀子嘴。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柔言軟語會說話的人。一個人柔言軟語會說話,常常被有些人看成花言巧語。其實,你真想說話讓別人愛聽,靠的絕不是花言巧語,得靠心上的功夫。這個心上的功夫是什么?你心里得有別人,懂別人,愛別人。其實,這也是愛自己,是給自己造福!
不錯,我們絕非圣人,我們都難免發(fā)脾氣,也就難免說話傷人。但是,平常日子里,還是多管管自己的心,多管管自己的嘴,少拿刀子嘴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