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錫邦
如何在教學中,擴展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鮮活的歷史根植于學生內(nèi)心,促使學生能夠正確運用已學的歷史知識清晰地感知生活,解析生活,內(nèi)化自我,提升素養(yǎng),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現(xiàn)就教于同仁。
一、教給識記方法,注重知識積累
歷史教學中,大量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需要學生準確、牢固地識記。中國歷史對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格外的陌生和不適應(yīng),如果一開始教師的教法欠妥,引導不到位,學生就會厭學,對歷史課沒信心,更有甚者一開始接觸歷史不感興趣或怕上歷史課,就會破罐子破摔,這樣也許會斷送學生對歷史,特別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探究、領(lǐng)略與感悟。我在教學七年級中國歷史時,精心編制的 “歌謠”催生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在第一節(jié)歷史課上,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首先讓同學們齊聲朗誦王昌齡 (唐代)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同學們興趣盎然,個個一臉的“我能行”,滿滿正能量充盈著課堂。我抓住機會,請同學們欣賞了老師最近學寫的一首“七言古詩”,希望對我們今后的學習有所幫助。我說著便把這首“小詩”展示了出來。
中國歷史朝代歌
堯舜傳說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連兩晉,五族十六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加遼金元明清。
(一)朝代歌教師釋義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唐堯,也稱堯,虞舜也稱舜,是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lián)盟杰出首領(lǐng),與黃帝和炎帝齊名,他們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傳說時期,屬于史前史時代。從夏朝開始,國家產(chǎn)生,是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后經(jīng)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中國歷史上十八個朝代(時期)。
(二)朝代歌學生激情“填詞”
教師相信學生心靈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才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出這種能量,從而引領(lǐng)他們健康成長。課堂上,同學們看著我的“古詩”,欣賞著電視劇《三國演義》開篇的場景,朗讀的勁頭越來越大,情緒越加昂奮,不到3分鐘“閱讀欣賞”之后,同學們迅速識記“小詩”并積極配合接受老師的驗查?!皥蛩磦髡f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备吆2ㄍ瑢W沒等老師“點將”就毛遂自薦朗讀了起來,那理直氣壯的派頭著實讓人佩服?!芭芷耍 薄按~了!”“錯了!”同學們爭先恐后說了起來。“老師,我來背?!蓖瑢W們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極佳。我順勢而為,讓其他同學也來“亮招”。張博的“小詩”,那才叫個“齊”呢:“堯舜傳說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哄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名?!蔽覍ν瑢W們眼中的這位“奇才”,很是佩服。在接下來的互動交流中,海波同學說出了自己這樣“作詩”的理由:“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中的“秦”,與“秦漢三國連兩晉”中的“秦”是同一個秦,加上緊張就“串上了”?!皝y悠悠”和“亂哄哄”的意思差不多,“亂悠悠”是說明該歷史時期“亂”且時間較長,“亂哄哄”就沒有這樣的意思在里面了;“秦漢三國連兩晉,五族十六南北朝”,是在突出“秦漢三國”朝代的更迭,“浪花淘盡英雄”重點表現(xiàn)的只是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跡。
二、加強探究思辨,啟迪智慧生成
學習了第4課“夏商西周的更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同學們對“朝代歌”的認識入門和理解才到位了。如果說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是人類文明曙光的初顯,那么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就是我國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正式開始。為幫助同學們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順序,引導學生識記夏、商、西周的更迭,培養(yǎng)學生運用合作、討論、歸納的方法,我先是從國家、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末代君主五個子項目,制作簡表讓同學們認真仔細地填,然后安排小組討論,讓學生多動腦筋,想想看誰先理解透,記得住,記得牢,并且向全班同學作介紹。經(jīng)過四個小組發(fā)言人的推介、教師點撥,有一種方法為全班同學所推崇:夏商周(西),啟(去)湯武,陽(陽城)亳(亳州)鎬(鎬京),桀紂幽(周幽王)??梢酝ㄋ椎亟忉尀橐粋€四口之家,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分配兩個孩子做家務(wù)的情節(jié),還是挺像那么回事的嘛?!跋纳讨奕ヌ梦?,楊博浩借粥油”的速記方法就這樣誕生了。我表揚同學們學問大,同學們說是受我“七言”啟發(fā)而作,這讓為師欣慰些許。不難看出,“探究與分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形式,在這個活動中,要注重在呈現(xiàn)材料后進行提問或者提出活動要求,引導學生思考、分享、探討、碰撞,進行價值觀正面引導。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第五中學)
□責任編輯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