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友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高層混合結構施工位移分析
吳立友
(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以一棟高度為300m的高層框架-核心筒結構為例,結構共50層,40層及以下核心筒剪力墻厚度北側大于南側,41層至頂層結構向北側收進,并考慮施工找平和混凝土長期收縮徐變的影響,采用了有限元分析軟件ETABS對該結構進行全過程的施工模擬分析,計算外框柱與核心筒之間的豎向變形、豎向變形差及水平位移。結果表明:考慮材料收縮徐變的施工全過程模擬得到的結構豎向位移、豎向位移差和水平位移,對結構施工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高層建筑;施工模擬;收縮徐變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1],如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 (492m)、天津津塔 (336.9m)和廣州珠江城大廈(309.6m)等,并且結構體系和外形越來越復雜,目前應用較多的混合結構體系[2]有鋼外筒/鋼框架+鋼筋混凝土內(nèi)筒混合結構、型鋼混凝土外筒/型鋼混凝土框架+鋼筋混凝土內(nèi)筒混合結構、巨型型鋼混凝土柱+內(nèi)筒混合結構、鋼筋混凝土外筒+鋼框架混合結構、支撐筒混合結構等等。本結構為框架-核心筒剪力墻結構,結構共50層,40層及以下核心筒剪力墻厚度北側大于南側,41層至頂層結構向北側收進。平面圖和結構模型如圖1。
圖1 平面圖和結構模型
國外關于計算混凝土收縮徐變的模型常見的有ACI-209模型、BP模型、CEB-FIP 90模型,國內(nèi)現(xiàn)有規(guī)范《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本文采用的混凝土長期收縮徐變計算模型為CEB-FIP 90模型,CEB-FIP模型為歐洲混凝土協(xié)會和國際預應力混凝土協(xié)會[3]提出。
通過圖2可知,隨著樓層高度的增加,各樓層的豎向位移表現(xiàn)為先大后小的“魚腹型”規(guī)律;結構施工完畢時,核心筒和外框柱最大豎向變形所在的樓層分別為第25和29層,對應的最大豎向變形值為35mm和45mm。由圖3可以看到施工結束時結構墻柱的豎向位移差在31層的位置達到了最大值10.8mm,并且水平位移在41層達到了34.8mm。
圖2 施工結束時核心筒剪力墻和外框柱的豎向位移
圖3 施工結束時結構豎向位移差和水平位移
通過圖2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混凝土長期收縮徐變的作用下,核心筒和外框柱的豎向變形繼續(xù)增加,墻柱的豎向位移差也在繼續(xù)增大。結構的水平位移由于收縮作用而變小,因此隨時間發(fā)展而變小。
圖4 結構在長期使用期間墻柱的豎向位移
圖5 結構在長期使用期間的墻柱豎向位移差和水平位移
通過對體型收進的復雜高層結構的施工全過程分析,可以得到結構在建造和使用期間結構的豎向位移、豎向位移差和水平位移的情況,對施工階段和未來使用期間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韓龍,田穩(wěn)苓,榮恰,王高.高層鋼結構施工階段實時監(jiān)測及模擬分析[J].空間結構,2016,22(2):72-80.
[2]劉鑫,劉偉慶,王曙光.高層混合結構基于模型分析的施工模擬方法[J].建筑結構,2013,43(5):18-22.
[3]吳本剛,吳玖榮,傅繼陽等.廣州珠江城超高層大廈施工過程力學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2,11(2):36-42.
吳立友 (1992.7-),男,廣東省河源市,碩士研究生,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結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