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劉懷樂 杜文敏
對一些化學教學疑問的合理解釋
原來,水蒸氣的質(zhì)點(H2O)n是氯化氫在空氣中的凝聚中心,氯化氫與水可以形成具有高于水沸點的恒沸點的鹽酸酸霧。凡是可以跟水形成恒沸溶液的氣態(tài)物質(zhì)(如表1所示鹵化氫),都可以形成相似的霧。
表1 恒沸溶液溫度與質(zhì)量分數(shù)
再如,純硝酸(無水)容易揮發(fā)出硝酸蒸氣,發(fā)煙硝酸容易揮發(fā)出NO2,它們都會跟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恒沸點為128.8℃的硝酸;發(fā)煙硫酸能揮發(fā)出SO3,它與空氣中的水反應(yīng)生成具有恒沸點(334℃)且沸點遠高于水的硫酸。
盡管氨極易溶于水,但是NH3與水不形成恒沸溶液。任何濃度的氨水都具有揮發(fā)性。乙醇溶于水,可與水形成恒沸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95.5%),但是它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僅為78.1℃。同樣,任何濃度的酒精都具有揮發(fā)性。所以,大凡以水為凝聚中心,且能形成比水的沸點還要高的恒沸溶液的氣態(tài)物質(zhì),都可以在空氣中呈現(xiàn)白霧狀。
這是因為還不待液化時,大理石就已經(jīng)分解了;還沒有凝固時,C2H2就聚合成其他物質(zhì)——生成鏈狀及環(huán)狀化合物;加熱時,H3PO4會逐漸失水生成偏磷酸和焦磷酸。
資料1:加熱至420℃即開始分解為CaO和CO2,894.4℃±0.3℃時,CO2蒸氣壓力可達1個大氣壓。
資料2:加熱到825℃左右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資料3:CaCO3,898.6℃分解。
資料4:CaCO3,825℃分解。
資料5:在1.01×105Pa下加熱至898℃(方解石晶型)、825℃(霰石晶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
資料6:碳酸鈣的熱分解溫度為1 170 K(987℃)。
資料7:無水CaCO3為無色斜方晶體,加熱至1 000 K(727℃)轉(zhuǎn)變?yōu)榉浇馐?/p>
判斷ΔH1、ΔH2、ΔH3三者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
A.ΔH1gt;ΔH2gt;ΔH3
B.ΔH3gt;ΔH1gt;ΔH2
C.ΔH2gt;ΔH1gt;ΔH3
D.ΔH3gt;ΔH2gt;ΔH1
【解析】常規(guī)解法:由①式-②式得,
由②式-③式得,
由①式-③式得,
綜合得出結(jié)論:ΔH2gt;ΔH1gt;ΔH3,選答案C。
圖象模型解法:
由上述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反應(yīng)物狀態(tài)不變而生成物狀態(tài)變化的放熱反應(yīng),則根據(jù)解題模型2做出圖象如下:
可以很快得出結(jié)論:ΔH2gt;ΔH1gt;ΔH3。
表2 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
石灰窟中的溫度實際可達1 000℃以上。
以上資料均摘自權(quán)威文獻,文獻的權(quán)威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問題是提供這些數(shù)據(jù)的前提和條件是有差異的。
有的以CaCO3開始熱分解,以實際可以檢驗CO2和CaO的存在為CaCO3的熱分解溫度(420℃);有的以 CaCO3熱分解產(chǎn)生的CO2的蒸氣達到1大氣壓為準(898℃);有的以CaCO3不同晶型為準——方解石晶型、霰石晶型;有的以化學純的沉淀CaCO3熱分解為準;有的甚至以石灰窟生產(chǎn)石灰的實際溫度為準,不一而足,相信都有參考價值。不過筆者對資料7中無水CaCO3加熱至727℃轉(zhuǎn)變?yōu)榉浇馐€不甚理解。
高中化學必修1第57面有如下一段文字:碳酸鈉粉末遇水生成有結(jié)晶水的碳酸鈉晶體——水合碳酸鈉 (Na2CO3·xH2O)。碳酸鈉晶體在干燥空氣里容易逐漸失去結(jié)晶水變成碳酸鈉粉末。
筆者參閱了不下10種權(quán)威文獻,幾乎無一例外地指明,無水碳酸鈉是白色粉末,是非晶型的。某文獻上的這一段敘述值得一讀:“目前生產(chǎn)的碳酸鈉由于生產(chǎn)時工藝條件不同,產(chǎn)品有非晶型的無水物和結(jié)晶型的有水物兩類。通常講的純堿是指非晶型的無水碳酸鈉。常用的晶型碳酸鈉有十水碳酸鈉( Na2CO3·10H2O)和一水碳酸鈉兩種。十水碳酸鈉又稱面堿、洗滌堿,一水碳酸鈉在攝影業(yè)中稱碳氧?!?/p>
這又似乎可以給無水碳酸鈉下個結(jié)論是非晶型的白色粉末了。不過后來在文獻查得,作為制堿工業(yè)之父的化學工程大家侯德榜有如下的一句陳述:“純堿本是一種結(jié)晶顆粒,因為粒子細小,所以看起來是粉狀,把它灼燒,不會放出二氧化碳來?!惫P者本不迷信權(quán)威,但我相信這樣富有底氣的權(quán)威的客觀真實的判斷——白色的碳酸鈉粉末實際是很小的結(jié)晶顆粒。
資料9:在空氣中容易風化而轉(zhuǎn)變成白色粉末狀的一水碳酸鈉Na2CO3·H2O。
資料10:露置在空氣中容易風化而成一水物的粉末。
資料11:在空氣中迅速風化而成白色粉末——Na2CO3·5H2O。
可見,Na2CO3·10H2O風化后的白色粉末的成分并不單一。有一點可以肯定,其組成不可能還是當初的那種無水碳酸鈉粉末。
再有一點值得一說,就是模塊教材對碳酸鈉晶體在空氣中的風化現(xiàn)象設(shè)置了個前提(或條件)是“在干燥的空氣里容易風化”。我們查閱文獻以及2002年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查通過的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2007年人教版20面),其對Na2CO3·10H2O晶體風化,都分別明確敘述成“容易風化”“迅速風化”“很容易風化”。筆者想問個究竟,這種改變是符合實際的嗎?不過筆者還是建議以不設(shè)“干燥空氣”這個前提條件更科學、更準確,更符合實際。
高一化學必修1第57面有注:碳酸鈉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三種。有文獻指出由于條件不同,還有Na2CO3·5H2O、Na2CO3·2H2O 和Na2CO3·3H2O。如有文獻指出“純堿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時候,根據(jù)溶液濃度、溫度、雜質(zhì)等條件的不同,可能和水生成帶多種結(jié)晶水的純堿晶體(如帶1分子、7分子、10分子結(jié)晶水的純堿)成為水合物。但在普通條件下(嚴格說32℃以下),從濃溶液中析出的結(jié)晶體是帶10個結(jié)晶水的粗顆粒晶堿;在33℃以上,或從熱溶液里結(jié)晶出來的是1個分子水合物”。
據(jù)說正規(guī)的CuCO3并不存在。如果你去化學試劑商店購買CuCO3,售貨員會給你堿式碳酸銅,而且還可能告訴你“堿式碳酸銅就是碳酸銅”,或者“堿式碳酸銅可以當作碳酸銅來用”。話雖然說得不那么專業(yè),但事實確實如此。
問題當然沒有那么簡單。原來在CuSO4溶液中加入Na2CO3,不是生成CuCO3,而是生成成分不定的 Cu2(OH)2SO4和Cu2(OH)2CO3的綠色混合物。不僅如此,即使在冷的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當?shù)稳隢aOH溶液的量少時,也只能得到絮狀淺藍色沉淀Cu2(OH)2SO4,而得不到Cu(OH)2沉淀。更有甚者,當把少量CuSO4的濃溶液滴進普通水(如自來水)中,溶液變得渾濁,靜置將溶液加熱到沸騰,甚至蒸干,也不見沉淀物分解。這也是因為生成了具有溶度積小、熱穩(wěn)定性高的 Cu2(OH)2SO4。
原來CuSO4溶液因水解顯酸性,當加入少量NaOH、Na2CO3或用水稀釋CuSO4溶液時,由于溶液pH升高,首先生成溶解度極小的堿式硫酸銅和堿式碳酸銅,而得不到CuCO3。
四支試管里分別放入2 g Na2CO3、Na2CO3·H2O(碳氧)、Na2CO3·10H2O和NaHCO3(小蘇打),再分別注入 4 mL 水,觀察溫度變化(如表3所示)。
表3 室溫10℃,水溫10℃,溶液溫度變化測試
一般來說物質(zhì)有三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胺勰碑斎徊粚儆诳茖W概念上的什么態(tài),它是一種對某些固體物質(zhì)外觀形象的一種說法。難怪有人常常提出這樣的問題:生石灰、熟石灰、無水CuSO4等,我們常常以粉末稱之,那它們的細小顆粒又屬不屬于離子晶體?盡管我們常常習慣地稱什么“灰”,什么“粉末”“粉狀”,但從它們的微粒結(jié)構(gòu)來看,跟無水Na2CO3一樣都是些細小的結(jié)晶顆粒,有的小得比“粉”末還小,稱什么“灰”。從物質(zhì)微觀結(jié)構(gòu)來看,CaO、Ca(OH)2、CuSO4等都是含有大量陰陽離子的離子化合物,它們?nèi)埸c高、不揮發(fā)、相當硬,將其熔化可以導(dǎo)電,水溶液可以導(dǎo)電,難溶于有機溶劑等。因此,從廣義上說,所有這些以及類似這些外觀看似粉末狀的物質(zhì),其細小顆粒還是由大量陰陽離子組成的離子晶體。從這個角度講,對于生石灰、熟石灰、無水CuSO4、Na2CO3等外觀,形象地說它們是什么粉末并不錯,微觀地說它們是晶體也對,這不矛盾?;蛘吒鼮樾蜗蟮卣f,生石灰、熟石灰、無水CuSO4、Na2CO3等離子晶體,它們都是些心里揣著明白(是晶體)裝糊涂(粉、末、灰)的物質(zhì)。
正確的操作為圖1中b。原因:我們測定的液體不一定是純粹的,比如自來水(有硬性),它的沸點就比純水要高。即使用蒸餾水,也可能會有雜質(zhì)的影響。所以我們測定某種液體的沸點,應(yīng)當是它逸出的蒸氣與冷凝液平衡時的溫度。為此,須在加熱液體沸騰后,待溫度計水銀球泡上有兩三滴液體往下滴時,再觀察溫度計所指示的讀數(shù),那便是該液體的沸點。
圖1 測液體沸點示意圖
答案只能由實驗測定來回答。以下三個實驗值得一做。
實驗1:用一只250~500 mL的燒杯盛滿水,靜置隔夜后用溫度計測試,上層液體的溫度會高于下層液體的溫度0.5~1℃。
實驗2:在一個250~500 mL的燒杯中注滿剛沸騰后的水,待它緩慢冷卻到50℃左右時再測試,你會發(fā)現(xiàn)上層液體的溫度也會比下層液體的溫度高出1~1.5℃,而且實驗2的現(xiàn)象——變化速率比實驗1來得快。
實驗3:高中化學講醛基(—CHO)的還原性時有如下的實驗:加熱煮沸堿性Cu(OH)2與乙醛的混合液時,混合液的顏色逐漸由藍色→黃綠色→橙黃色→紅色(生成Cu2O)。實驗時你會發(fā)現(xiàn),變色的現(xiàn)象總是最先從試管液面開始,逐漸擴散至試管底。這表明,盡管是在加熱試管底部的液體,液面的溫度卻比試管底部液體的溫度要高,所以反應(yīng)(變色)最先從液面開始。
不論是靜置的水還是加熱溶液,液體的傳熱都有一個對流過程——熱的溶液向上流動,冷的溶液向下流動,上層液體的溫度比下層液體的溫度要高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轉(zhuǎn)載自《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年第13期,有改動)
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