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審稿)》修改條款重點解讀
2015年11月3日-2015年12月2日,《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
《送審稿》除與《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的“危險駕駛罪”新情形內容相銜接外,對校車及危險化學品車輛相關內容作了大量修改外,還涉及近年討論得火熱的“買分賣分”的話題,明確了相關行為的處罰。同時,規(guī)定將機動車未處理的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錄作為核發(fā)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條件。
“刑九”于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并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八條對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進行修改,增加了危險駕駛應當追究刑責的情形和對負有直接責任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追加刑責的情形。具體為: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p>
“刑九”出臺,繼將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情節(jié)惡劣的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的行為入刑后,又將駕駛機動車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員載客、嚴重超速行駛以及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納入“危險駕駛罪”,并且規(guī)定對這些行為負有直接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按照危險駕駛罪論處。
為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相關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與“刑九”有關危險駕駛犯罪行為規(guī)定相銜接,《送審稿》中就涉及“校車業(yè)務”“旅客運輸”“危險化學品運輸”內容進行了修改。
“刑九”將從事校車業(yè)務、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的行為及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納入危險駕駛罪,對有“超速”“超員”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有必要加大行政處罰力度,以有效發(fā)揮法律的懲戒作用,震懾、預防和減少超員違法行為,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行駛被稱為“馬路第一殺手”。相關部門也加大了超速行為的查處力度,但仍有部分地區(qū)因警力不足等原因成為“漏網之魚”,校車、客運車輛等重點車輛超速已經成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事故的主要原因。另有統(tǒng)計數據顯示,校車、營運客車的超載行為同樣易導致交通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事故的發(fā)生。
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對公路客運車輛載客超過額定乘員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超過額定乘員20%或者違反規(guī)定載貨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法律規(guī)定的處罰偏輕,過罰不相當,導致并未從根本上使法律對駕駛人及相關人員形成威懾力。
《送審稿》對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的超員行為,區(qū)別情節(jié)輕重,提高罰款處罰幅度,增加處罰種類。另外,《送審稿》還規(guī)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罰款、拘留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近年來,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化學品等活動日趨嚴重,特別是不法人員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極易引發(fā)群死群傷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對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社會危害性極大。
“刑九”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納入危險駕駛罪,但是對此類行為尚未危及公共安全,不構成犯罪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缺乏相應法律責任規(guī)定。
針對目前?;贩欠ㄟ\輸行為日益嚴峻的現狀,在“刑九”相關內容的指導下,《送審稿》對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行為增加處罰。
《送審稿》明確規(guī)定,不得以個人名義登記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并規(guī)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罰款、拘留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機動車駕駛證;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交管部門對機動車駕駛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除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積記分制度,記分周期為12個月。對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超過12分的,由交通管理部門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并接受強制學習,考試合格者,發(fā)還駕照。
12分對于一些駕駛人來說總有富余,但也有駕駛人則需要依靠他人的駕駛證幫助自己“安全渡過”交通違法記錄。久而久之,這竟然演變成一條“生財之道”,“黃?!秉h出價數百購買駕駛人富余的駕照分,再倒手賣給需要的人。對于“買分賣分”行為的處罰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中有所涉及: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提供虛假證言、謊報案情,影響行政執(zhí)法機關依法辦案的,將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臺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隊副支隊長屈榮軍表示,用他人駕照代扣分,性質其實就和交通肇事者找人“頂包”一樣,不管是“借分”還是“買分”,抑或是做“黃?!薄爸薪椤?,都屬于妨礙公務的違法行為。
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對“買分賣分”行為并沒有做具體規(guī)定,《送審稿》則增加了用駕駛證幫別人銷分的相關規(guī)定。代替實際駕駛人接受機動車交通違法處罰和記分并從中牟取經濟利益的,處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除此之外,《送審稿》對“累犯”和組織替他人銷分做出更加嚴厲的處罰:代替實際駕駛人接受機動車交通違法處罰和記分并從中牟取經濟利益,被處罰后再犯的,以及組織、介紹他人代替實際駕駛人接受機動車交通違法處罰和記分并從中牟取經濟利益的,處15日以下拘留,并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依法及時接受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是每個機動車駕駛人、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近幾年,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建議,要求修改完善法律,明確在車輛定期檢驗環(huán)節(jié)督促當事人履行處理交通違法和事故的責任,為執(zhí)法工作提供充足依據。
2015年4月15日,車主彭先生向四川省廣安市交通管理部門申領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并提供了機動車行駛證、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和檢驗結論為合格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報告。廣安市交通管理部門在辦理時,發(fā)現彭先生的車輛存在違法記錄未清除,表示其車輛無法核發(fā)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彭先生不服,向廣安市前鋒區(qū)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判令交通管理部門履行發(fā)放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職責。
車主彭先生表示,對車輛違法的處罰與車輛年檢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一個是行政處罰行為,一個是行政許可行為,屬于兩回事,具體經辦也分屬不同的業(yè)務部門。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車輛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理是否應當作為發(fā)放機動車檢驗標志的前置條件——即法律適用方面,究竟是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3條第1款規(guī)定“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fā)給檢驗合格標志?!边€是適用公安部規(guī)章《機動車登記規(guī)定》第49條第2款規(guī)定。經過二次起訴,法院認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遂判決被告廣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門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為原告彭某的機動車核發(fā)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
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對處理交通違法記錄作硬性規(guī)定,但實際上各地負責辦理車輛年檢的系統(tǒng),安裝的是國家公安部全國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如果車輛不處理違法曝光,就系統(tǒng)而言就無法辦理年檢手續(xù)。
《送審稿》將機動車有沒有未處理的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作為核發(fā)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條件。對經檢驗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且機動車沒有未處理的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fā)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
公安部在關于《送審稿》的說明中表示,這樣規(guī)定,有利于充分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權益,還可以有效督促駕駛人、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及時接受交通違法處理,接受相關的警示教育,有效避免和減少交通違法行為,敦促其履行法律義務,增強遵法守法意識,切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