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國民的素質也不斷提高。國家與個人都越來越重視教育,越來越重視人才的綜合素質。學習鋼琴不僅可以提升個人修養(yǎng),還可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鋼琴。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學習者不僅要學習教師的演奏技巧,還要學習如何獨立完成一次鋼琴演奏。
關鍵詞:鋼琴演奏 表演意識 舞臺表演心理素質
演奏前對鋼琴樂譜的細致研讀、演奏過程中平和的心態(tài)以及演奏完成后對此次演奏的思考共同構成了一次完整的鋼琴演奏。演奏者與觀眾的直接交流是在演奏過程中完成的,而交流的好與壞不僅與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關,還與演奏者的舞臺表演意識有關。在音樂會或大型的比賽中,演奏者往往會呈現出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1]心理學家認為,緊張是機體應付外界刺激的一種準備。有了這種準備,機體便具備了應付瞬息萬變的力量,但是長時間的緊張則會使機體喪失平衡,失去應付刺激的能力。所以,演奏者的舞臺表演意識是一次鋼琴演奏成功與否的關鍵。
一、演奏前的準備事宜
一個人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與不安以及不自信。當演奏者對一首曲子的熟悉程度與他對自己名字的熟悉程度相同時,相信即使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也不會出現過度緊張的情況。因此,每個演奏者都需具備扎實的鋼琴功底、熟練的演奏技巧和彈奏技術。演奏者將樂譜理解透徹是具備扎實鋼琴功底的第一步。當演奏者能熟練地把握作品的風格并能感知作者的情感時,演奏者就理解了此作品。當演奏者能把作品的風格與作者的感情通過鋼琴演奏傳遞給聽眾時,演奏者就熟練地掌握了此作品。而演奏的最高境界是在熟練掌握樂譜的前提下,建立自己對作品的獨特理解與感情,使別人的作品變成帶有自己風格的作品。
二、舞臺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
第一,提高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一個很寬、很廣的詞,而我們今天主要談的是提高鋼琴演奏者在舞臺表演時的心理素質。[2]首先,鋼琴老師在鋼琴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鼓勵,多肯定學生,不能因為存在一些問題就全盤否定學生,使學生對鋼琴演奏喪失自信心。擁有自信心是提高心理素質的基礎,很多鋼琴演奏者之所以會在演奏過程中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是因為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在平常的練習中,演奏者要不斷積累經驗,不斷解決在演奏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在舞臺上演奏時就不會出現過度緊張的情況。不論在演奏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都一定要冷靜,在上臺演奏前要做好準備,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成功與失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第二,提高演奏技能。想要完美地演繹一首曲子,需要不斷提高肢體的協(xié)調性與手指的靈活性。鋼琴彈奏最重要的就是演奏者手指的獨立性與靈活性。因此,演奏者要進行大量的練習,提高手指的靈活程度。鋼琴演奏者可以多觀看與學習名家的指法,加之自己的理解,轉變?yōu)樽约旱闹阜?,提高演奏技能。[3]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大屏幕應用到了鋼琴演奏中,觀眾可以直接看見演奏者的表情。因此,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注重表情渲染,將表情與樂曲的情感高度融合,使聽眾更加容易地進入曲子、理解曲子、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三,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演奏者的心理狀態(tài)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舞臺上演奏就像是進行一場考試,身和心都處在比較敏感的狀態(tài),一點點小的狀況都會被無限放大,使自己無法正常地完成演奏。這時候就需要鋼琴演奏者把日常的鋼琴練習當作在舞臺上的鋼琴演奏,每一次都懷著激動、緊張、虔誠的心情,不斷熟悉在舞臺上的感覺。熟悉了之后,演奏者就不會再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在正式演奏前,演奏者可以去舞臺觀察一下,了解一下舞臺的布局,熟悉一下演奏環(huán)境,確保舞臺表演效果。
綜上所述,每一名鋼琴演奏者的演奏經歷都不同,所獲得的經驗也不同,我們要積極地面對與解決遇到的問題,不再被動地去解決問題,而要主動地去思考、化解問題。鋼琴演奏者流露出的情感影響著觀眾的情感,在演奏過程中,鋼琴演奏者需先感動自己、自己所表達出的感情,繼而感染每一位觀眾。鋼琴演奏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臺表演意識,在演奏過程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作品的風格相融合,傳遞出具有感情的音樂,與聽眾更好地交流,實現思想上的共鳴。
參考文獻:
[1]曾藝. 鋼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與心理調控[J]. 黃河之聲,2015 (11).
[2]陳盼. 淺談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J]. 關愛明天,2016(01).
[3]吳超, 胡楊. 鋼琴演奏中舞臺表演意識的研究培養(yǎng)[J]. 音樂時空,2016(02).
(作者簡介:興忠,男,本科,內蒙古阿拉善盟群眾藝術館,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責任編輯 王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