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漪文
摘 要:文學作品中的細節(jié),包含了文中的語言文字、人物形象、情感路線等各個方面,自古以來受到文學研究工作者和作家的高度重視。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由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人物、感人至深的故事細節(jié)支撐起來,因而在閱讀與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時要注意欣賞細節(jié)、營造細節(jié),這樣才能塑造出豐滿的形象。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細節(jié)、研究細節(jié)、分析細節(jié),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細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故事;實效性;培養(yǎng)方法
文學作品中的細節(jié)描寫,指的是對人物某一些細微的性格特征、待人處事特點或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微小情節(jié)進行詳細的描寫,如,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來突顯人物的性格,進而揭示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表現(xiàn)出人物在所處環(huán)境中復雜情感的變化;通過對景物的形狀、顏色、生長等方面的描寫來凸顯出景物的優(yōu)美,細節(jié)描寫看似是作者無心為之,但只要能恰到好處地進行運用,就能起到揭示文章主旨思想、烘托環(huán)境氛圍、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反襯人物性格特點、表現(xiàn)人物情感的作用。這些細節(jié)稍縱即逝,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珍視這些細節(jié),并且謹慎、智慧地處理好細節(jié)與教學之間的融合,就會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更深層次的體會,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脈絡。
一、 注重對語言細節(jié)的挖掘
在語文課文中,語言細節(jié)的描寫能夠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情感的變化,能夠深刻地反映出人物內心的世界,能夠讓讀者有一種“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文中語言細節(jié)的描寫,引導學生認真地揣摩分析,能夠讓學生深刻地領悟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身份地位、生活經歷等。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愛如茉莉》一課時,文中虛弱的媽媽不忘交代我買餃子給爸爸吃,并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xiàn)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xiàn)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y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卑职謪s沒有聽我的謊言,而是直奔醫(yī)院,在醫(yī)院爸爸趴在床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笨此破降膸拙湓捳Z,卻充分體現(xiàn)出父母之間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真愛。在日常生活中的父母點滴話語,簡單樸實,卻又是那么的深沉,就如同茉莉一樣平淡無奇,卻又芬芳襲人。這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這幾句關鍵的語言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并且聯(lián)想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之間的愛,讓學生感受到親情的可貴。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船長》一課時,文中“洛克機械師在哪兒?”“爐子怎么樣了?”“火呢?”“機器怎樣?”“還能堅持多少分鐘?”“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奧克勒大副,你的手槍在嗎?”“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幾句簡短有力的對話,卻彰顯出了哈爾威船長面臨危險時的沉穩(wěn)、機智以及靈魂的偉大。教師在備課時抓住這些對話細節(jié)中的關鍵詞語,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文中的情感。
二、 注重對神態(tài)細節(jié)的挖掘
在課文中,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往往能夠突出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心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質。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一個點入手,深入挖掘文中對于人物神態(tài)的描寫,進而從多方面了解文中人物。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姥姥的剪紙》一課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至極?!崩牙鸭艏埖纳駪B(tài)是什么呢?讓學生觀看插圖,原來姥姥剪紙時眼睛緊盯著手中的剪刀和彩紙,眼神專注,對手中的活兒是一絲不茍,整個的身體和精神都沉浸到了非??鞓返募艏埢顒又辛?。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教師帶領學生認真地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紙技藝之“神”,體會祖孫情深。如果學生沒有注意這一細節(jié),如何感受姥姥剪紙時的“神”。
三、 注重對心理細節(jié)的挖掘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有一種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比说膬刃膹碗s多樣、無比豐富,這也就決定了在作品中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在課文中比較常用的是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寫出人物此時此刻的所想、所思,讓人物能夠毫無遮掩地吐露出自己開心、憂傷、焦慮、絕望的心情,此外,還可以通過書信、日記、環(huán)境描寫等方式來襯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此,教師在教學語文過程中,抓住人物的心理細節(jié)著重分析,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透過文字感受到人物的內心,真切地體驗到人物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詹天佑》一課時,文中“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讓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边@一段心理細節(jié)的描寫,反映了詹天佑要修好京張鐵路的決心和敢于挑戰(zhàn)困難的信心。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最大的麥穗》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描寫弟子們心理活動的語句,“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啟發(fā)學生想一想弟子們?yōu)槭裁磿@樣認為呢?學生通過討論體會
到弟子們的不滿足,很隨便地放棄,不知不覺中一再錯失良機,進而了解全文的主旨。在教學時,教師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去認真地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心理細節(jié)描寫,不但能讓學生與文章產生心靈和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文章更深層次理解。
四、 注重對動作細節(jié)的挖掘
在課文中,動作細節(jié)的描寫是對人物細小動作的描寫。通過閱讀動作細節(jié),不僅能知道人物在做什么,而且知道他怎樣做,文中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動作,反而能突顯出人物的習慣、品性、性格特征、思想等等。這也是于細微之處見精神。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顧茅廬》一課時,在文章開頭就寫了劉備誠心誠意地想要邀請諸葛亮下山,在后面的段落劉備的諸多動作都是為了圍繞“誠心誠意”來描述,如“訓斥關羽”“半里多路下馬步行”“靜靜等候半晌”“快步走”等這些動作細節(jié)的描寫,從正面和側面都反映出了劉備“誠心誠意”地邀請諸葛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