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實 編輯/張美思
有一種懂得叫趙雷
文/程實 編輯/張美思
不回避問題,不放棄希望,這是趙雷民謠的底色,也是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中華民族偉大崛起所需要的底色。
稍微熟悉點中國民謠的文藝青年,都會聽過“趙雷不紅,天理不容”。在我看來,趙雷之于中國民謠,就像鮑勃·迪倫之于美國民謠。若干年后,他將變成一個時代的標簽,記錄著一代人的彷徨、迷茫、反思和倔強。我從不懷疑趙雷會紅,只是沒想到他這么快就紅了,而且,以如此充滿戲劇感的方式,迅速走完了從被推崇再到被爭議的過程。
在熱播的電視綜藝《歌手》中,趙雷憑借一曲《成都》,感動了大江南北;緊接著,同樣在這個節(jié)目里,趙雷又由于唱了一首《三十歲的女人》,招來滿屏非議。而一夜天堂、一夜地獄的原因,是兩首歌的內(nèi)容存在天壤之別。在《成都》里,他唱的是漂泊一代的孤獨心聲。漂泊是無色的,所以大眾清一色地感動和喜歡。而在《三十歲的女人》里,他唱的是大男人的憐香惜玉,而大男子主義總是難以自覺,且并不那么討人喜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民謠骨子里就是這樣。它用最簡單的旋律、最直白的歌詞,記錄下最平淡的念想和最真實的欲望。而同樣一種真實,可以讓一些人淚流滿面,卻讓另一些人心生怨念。因為真實就是一面鏡子,每一個人從鏡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經(jīng)歷和內(nèi)心的模樣。
在我看來,欣賞民謠,就是閱讀真實的人性。人性是復雜的,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陽光的一面和陰郁的一面。更多的時候,生命的底色取決于靈魂的取舍。坦白地說,就是因為太過真實地反映人性,所以,民謠有時也會變得偏激、消極,甚至市儈和低俗。我聽過很多民謠,喜歡過很多旋律,之所以唯獨推崇趙雷,恰是因為在讀懂一個個民謠歌手之后,感覺到其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
許多民謠很容易在瞬間打動人,因為只要唱出愛情的歡欣或是生活的艱辛,就能收獲共鳴。但共鳴之后,總是讓人覺得缺了點什么。聽了很多趙雷的歌之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這缺少的東西是朝氣。朝氣是什么?朝氣就是在卿卿我我之余,還記得責任;就是在無限唏噓之后,還看得見陽光。趙雷的歌,從不回避殘酷的現(xiàn)實。他也會埋怨、會消沉、會心傷、會迷茫,但最后的最后,你總是能聽出,他的內(nèi)心始終充滿希望,總是面向陽光。就像他流傳最廣的幾首歌,《南方姑娘》《畫》和《理想》,都是莫名其妙地在世事艱難中唱出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比如《理想》。趙雷用寥寥幾句歌詞就勾勒出年輕蟻族的辛酸:“一個人住在這城市,為了填飽肚子就已精疲力盡,還談什么理想。那是我們的美夢,夢醒后,還是依然奔波在風雨的街頭……我的理想把我丟在這個擁擠的人潮,車窗外已經(jīng)是一片白雪茫茫?!倍敺艞壸兊庙樌沓烧聲r,趙雷最后卻唱到,“理想永遠都年輕,你讓我倔強地反抗著命運,你讓我變得蒼白,卻依然天真地相信花兒會再次的盛開”,一下子又使人在失落中找回了蓄力前行的力量。
不回避問題,不放棄希望,這就是趙雷民謠的底色。而作為一個投行經(jīng)濟學家,我由衷地覺得,這也是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中華民族偉大崛起所需要的底色。30多年的快速起飛之后,中國經(jīng)濟既創(chuàng)造了不可否認的成就,也積累了不容忽視的問題,各種各樣的風險也暴露在世人面前。面對風險,恐懼、擔憂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不能逃避,實際上我們也無從逃避。中國經(jīng)濟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同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息息相關(guān)。所以,與其在各種中國崩潰論中惶惶不可終日,不如積極客觀地認知中國問題之本質(zhì),思考解決方案之可能,發(fā)現(xiàn)未來希望之所在。
中國需要正能量。民謠如是,經(jīng)濟亦然。在特朗普高舉貿(mào)易保護主義旗幟、全球民粹主義泛濫成災、唱衰中國經(jīng)濟的聲音不絕于耳、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尤為強烈的當下,我們更不能逃避,更需要看到并相信中國經(jīng)濟崛起、結(jié)構(gòu)轉(zhuǎn)型、改革推進之希望。心懷陽光,前路就不會黑暗。
這就是我喜歡并推薦趙雷的原因。有一種懂得叫趙雷,有一種未來叫希望。
作者系投行經(jīng)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