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昌
尋求救贖的亡靈敘事——評段愛松中篇小說《審判》
楊榮昌
段愛松的中篇小說《審判》,創(chuàng)作緣起于數(shù)年前發(fā)生的一個連環(huán)殺人案。事件發(fā)生在作者的家鄉(xiāng),即小說中虛構的“晉虛城”。兇手瘋狂地殺害了十余名正值青春期的花季少年,并將尸體殘忍地肢解。兇手后來被繩之以法,但在法庭上拒不認罪,也無悔恨之意。這是一樁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只可惜當時間之潮退去,除了留給受害者家屬永遠無法彌補的心靈哀慟外,事件終究難逃被遺忘的命運。這是新聞事件普遍面臨的尷尬,哪怕再大的社會性災難,如果只有表層的報道和描摹,沒有深及內(nèi)里的探尋,后人記住的往往只剩下一串冰冷的數(shù)字。在這種習慣性遺忘的社會病癥面前,需要文學的參與,需要作家以創(chuàng)造性講述把災難變成恥辱,變成心靈的印記,永遠銘刻在人類精神的扉頁上,讓后來者面對它時,能夠長久引起靈魂的驚悸和顫抖,從而銘記下自身歷史上極其丑陋的一頁。
《審判》分為若干章節(jié),分別以“腦垂”“眼實”“耳虛”“血敗”“經(jīng)奇”“影重”等為題,指涉人身體的某個器官。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身體遭受殺戮的感覺,如大腦被吮吸,眼睛被剜出泡進烈酒,耳朵遭受劇烈轟鳴的侵擾,鮮紅的血液噴涌而出,影子與肉身的割裂,等等,充分動用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感官,把殺戮的痛感推向極致。這是一種逼向絕境的敘事,身體是人生命存在的基本載體,當身體的完整性被肢解,存在的合法性也就散失了,人的生命尊嚴也將無從談起。而身體伴隨兇手行兇,見證了罪惡因子在人體內(nèi)被誘發(fā)、聚集、膨脹,最終爆發(fā)的全過程,作者對人性惡的如此逼視與揭示,可謂用力甚深。
小說中的審判,不僅僅是對殺手,還對殺手周圍嗜血的人性、扭曲的靈魂,以及造成這種扭曲根源的一種深刨。作者的批判沒有表現(xiàn)出聲嘶力竭的形態(tài),他懂得文學的力量不是靠外在的作態(tài)來表達的,更應該如靜水深流,以沉默冷靜的敘述來撞響人性深處的鈍鐘。他力圖站在一個更高的人性維度上來審判兇手,審判社會,而且不乏悲憫,不乏尋找救贖的努力,以求為荒誕的社會提供一種注解,為破敗的人性尋求一份見證。只是這樣的努力在與根深蒂固的民族劣性博弈時,其艱難不言而喻?!半S著我的軀體逃亡、被捕、判刑、槍斃、死亡。老屋里的白天,儼然成了荒草叢生之所。不時卻有極個別的閑散人,好奇地把頭湊近那兩扇腐舊的木門,希望透過狹窄的門縫,觀測民間傳說中種種駭人聽聞的場景。甚至有的還把耳朵,湊了上去,期盼聽一聽,生與死在里面搏殺留下的慘烈之音。更有膽大妄為者,迷信流言蜚語中,關于老屋藏有石寨山地下宮殿無盡寶藏的說法,乘夜深闖入盜取而一去不復返……”每當災禍發(fā)生,與己無關的人,總喜歡把他人痛苦視為自己快樂的所在,對痛苦者的偷窺、獵奇,甚至還有潛隱的幸災樂禍,某種程度上,它們構成了慘劇發(fā)生的一種“共犯結構”,殺手的一次次得手,與這種人性惡不無關系。在罪影重重的現(xiàn)實面前,作者的救贖是乏力的,尤其當罪惡已化為經(jīng)血,溶注于人身體的每一條經(jīng)絡,外在的力量,特別是道德訓誡,總是顯得那么的軟弱無力?;蛘撸@種本該以救贖者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力量,卻在需要的地方缺席?!拔也⒉恢溃冶缓Φ呐赃?,新建的基督教教堂高高聳立有何象征。它顯然看到了這一切。我一直認為,它是世界隱形的第三只眼,只是為何它并沒有發(fā)出,任何光亮或者聲音。”小說有著極強的畫面感,一邊是引人入善的誦經(jīng)聲,是神明與巫術的互博,一邊的罪惡卻仍如出籠的困獸無以阻擋。殺手的刀起刀落間,一朵朵鮮艷的青春之花瞬間隕落。這種無助感,讓人失去了對世界最后的信任,這才是真正的絕望。
小說中被隱喻了的“晉虛城”,曾是輝煌的滇文化發(fā)源地,是古滇王國的國都,這里曾發(fā)現(xiàn)了舉世矚目的文明成果。悠長的歷史足跡沒有將文明的薪火傳承,反而留下陰郁的歷史背影,讓人性走向萬劫不復的黑洞。小說中穿插進了許多關于古滇國的神話與傳說,與其他類型的神話不同的是,這些恍兮惚兮的描寫,宣揚的不是人類文明開創(chuàng)者的偉力,亦非人性善的彰顯,而是流動著陰冷的色調(diào),巫氣彌漫,邪靈橫行,遍布頹靡與沉淪的味道。作者本身是一位出色的青年詩人,詩意的凝練浸潤了小說語言的美感,橫亙內(nèi)里的是一種強烈的哲思,這使小說氣韻縱橫的同時,呈現(xiàn)出一種華麗而哀傷的格調(diào)。小說中古滇王國的最終湮沒,與人性的頹敗感相互印證,更加渲染了這種神秘、荒誕和悲劇的意味。
當下的眾多寫作者,普遍被來自意識形態(tài)和商業(yè)利益的雙重力量絞殺,成為傳聲筒或欲望的奴隸,寫作的標簽化、同質(zhì)化,導致了當代小說的敘事藝術一直遲滯不前。尤其是年輕寫作者,在世俗利益的強力誘惑下,很容易迷失建構藝術宮殿的雄心,寫作更多是滿足于販賣那點庸常的個人經(jīng)驗。所以我們急切呼喚一種源自藝術本體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和創(chuàng)新力,需要在勘探人類內(nèi)心世界和建構敘事藝術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現(xiàn)的文學作品,歸結起來,需要一種破除藝術藩籬的先鋒精神。他們應該有一個共同特征,總是向著人內(nèi)心的深度掘進,在藝術的冒險中追求一種有難度的寫作,以此挑戰(zhàn)自己的表達力,也挑戰(zhàn)讀者的閱讀力。由此反觀段愛松的寫作,他是追求先鋒精神的,其寫作完全臣服于內(nèi)心的審美法則,即對藝術的忠誠,一種不重復自己,也不模仿他人的原創(chuàng)力。就《審判》的表現(xiàn)主題而言,本可以寫成紀實文學或通俗文學,因為作為小說背景的連環(huán)殺人案,其殘酷性已具有了足夠吸人眼球的商業(yè)元素:懸疑、暴力、嗜血、瘋癲、無序,但那樣的寫作將會削平深度,最終仍會像現(xiàn)實事件一樣快速消逝于浮囂的時間記憶中。作者對淺質(zhì)化的寫作潮流保持一種距離,對把小說寫成新聞的傾向懷有天然的警惕,所以對題材的處理,力求消隱作為真實事件的影子,表達方式也追求一種繁復的敘事結構,明線鋪排與心理暗示交織,多條線索共同作用,使得小說豐滿而充滿質(zhì)感。
回歸到藝術表達的本源,文學需要挺立起“人”,盡管《審判》的主角并非人,或者說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由人的各個器官充當敘事的主體。然而這并不影響小說在建構人性維度上的努力,作者孤絕的探索精神,反抗藝術陳規(guī)的勇氣,使他在小說藝術的拓展方面邁出了極其重要的步伐。這或許可以表明,先鋒文學并未終結,先鋒精神仍頑強地存活于年輕一代寫作者的藝術實踐中,正是這種向死而生的藝術精神,成為推動文學前行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楚雄師范學院人文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臧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