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確定之美:論文字禪的詩意與連續(xù)性

2017-11-29 08:21:57鄧紹秋
貴州文史叢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連續(xù)性詩意

鄧紹秋

摘 要:從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來看,文字禪具有豐富的詩意,即文字禪是禪師和士大夫在自由時間內(nèi)的自由精神生產(chǎn)活動。從傳播媒介來看,文字禪具有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連續(xù)性;從表現(xiàn)內(nèi)容來看,文字禪具有自然與精神之間的連續(xù)性;從詮釋方式來看,文字禪具有顯現(xiàn)與沉默之間的連續(xù)性。文字禪的詩意性可作為當代文論建構(gòu)的重要資源,而文字禪的連續(xù)性則蘊含著豐富的生態(tài)智慧。

關鍵詞:文字禪 不確定之美 詩意 連續(xù)性

中圖分類號:I207.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7)04-111-115

從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來看,文字禪具有豐富的詩意,即文字禪是禪師和士大夫在自由時間內(nèi)的自由精神生產(chǎn)活動。文字禪的詩意是不確定之美,來自于文字禪本身的連續(xù)性。從傳播媒介來看,文字禪具有文字和圖像之間的連續(xù)性,即文字禪既是文字的也是圖像的,或者說它具有亦文字亦圖像的特質(zhì);從表現(xiàn)內(nèi)容來看,文字禪具有自然與精神之間的連續(xù)性,即文字禪既是自然的也是精神的,或者說它具有亦自然亦精神的特質(zhì)。從詮釋方式來看,文字禪具有顯現(xiàn)與沉默之間的連續(xù)性,即它既是顯現(xiàn)(不離文字)的,也是沉默(不立文字)的。文字禪的詩意性可作為當代文論建構(gòu)的重要資源,而文字禪的連續(xù)性則蘊含著豐富的生態(tài)智慧。

一、以詩證禪:文字禪具有詩禪之間的詩意

文字禪是禪師和士大夫在自由時間內(nèi)的自由精神生產(chǎn)活動,是“當下即是”的空寂之美與“繞路說禪”的文字呈現(xiàn)。在討論文字禪的詩意之前,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何謂詩意?田運主編的《思維詞典》中的解釋是:詩意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形象畫面所顯示的某種意蘊或情思。1狹義的文字禪是指以詩悟禪的修行方式,而廣義的文字禪則包括禪宗燈錄、語錄的編輯整理以及拈古、代別、頌古、評唱等修行形式。如善昭的《頌古百則》、圓悟克勤的《碧巖錄》。2那么,文字禪的詩意,是指文字禪中在禪悟體驗基礎上,運用“繞路說禪”方式所顯現(xiàn)出來的具有審美意味的想象世界。文字禪的詩意正如鐘嶸所言:“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的“滋味”3。文字禪的詩意亦如宋人嚴羽所言的“非關書”、“非關理”的“別材”、“別趣”4。

文字禪的詩意,超越了一般文藝作品的局限性:如對自然和現(xiàn)實的指向性,對邏輯認知的明晰性以及對社會道德的規(guī)范性等等,充分體現(xiàn)了自由生命和宇宙的不確定之美?!叭藗冓呄蛴诎咽聦嵧亢诨蛘咄堪?,而不是使用富于變化的灰色調(diào)來對待事實”5。文字禪介于黑白之間,有著“不立文字”的禪意和“不離文字”的詩意。這里主要談談文字禪詩意的兩種表現(xiàn)形態(tài):

其一,文字禪的詩意生成于禪宗文人化的過程。

文字禪是禪宗發(fā)展史的重要一環(huán),是唐朝口語化禪宗方法向宋代書面語禪宗方法的轉(zhuǎn)向。北宋中葉文壇的禪悅之風盛行,原因有三:一是所謂“儒門淡薄,收拾不住”;二是士大夫因官場受挫而遁入空門;三是禪僧詩文相酬,情趣相投1。除此以外,禪宗文人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即禪宗本身是自由的、自然的和簡易的宗教流派,與文字結(jié)合更加彰顯為詩化宗教。文字禪是宋代文化精神的結(jié)晶,是禪師追求詩意、文人陶冶性情的精神家園。禪宗自然詩意的審美傾向是吸引文人的根本原因。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說,“禪在其本質(zhì)上是了解人的存在之本性的藝術(shù),它指出從束縛到自由的道路?!?因此,文字禪的文人化,特別是禪師的藝術(shù)化,充分體現(xiàn)了文字禪的詩意特質(zhì)。

其二,文字禪的詩意主要表現(xiàn)為“繞路說禪”的方式。

文字禪常用否定的方式隱喻禪意,呈現(xiàn)禪境。如有人問:“什么是佛?”禪師答曰:“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真佛內(nèi)里坐?!睂τ谑裁词嵌U的問題,杜順和尚有段風馬牛不相及的荒唐話:“懷州牛吃草,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yī)人,灸豬左膊上?!备荡笫縿t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3這三則公案都沒有直接肯定的回答(表詮),只是采取否定的遮詮方式“繞路說禪”,插科打諢。這時,佛即開悟的人,根本沒有什么佛法不佛法的問題,文字禪的詩意在超越二元對立邏輯思維的禪悟過程中油然而生。文字禪的“繞路說禪”,創(chuàng)造了詩化的文字和詩化的宗教,建構(gòu)了文人和禪師的精神無限自由的想象世界。宋代文字禪是宋代文化精神的張揚,不是對唐代無字禪的禁錮,而是為禪宗美學乃至中國文學藝術(shù)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我們運用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對文字禪的詩意特質(zhì)進行適當分析。劉方喜的專著《審美生產(chǎn)主義:消費時代馬克思美學的經(jīng)濟哲學重構(gòu)》提出一個重要觀點,走向極端非功利主義的美學與走向極端功利主義的經(jīng)濟學是可以相融合的,這便是一種“生產(chǎn)主義”的美學,即審美生產(chǎn)主義。審美生產(chǎn)主義既不是純粹的審美主義,也不是純粹的生產(chǎn)主義,而是在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唯物主義和經(jīng)濟哲學基礎上的美學理論體系,即堅持從生產(chǎn)出發(fā)來審視審美文化的分析框架。4

自由時間是馬克思審美生產(chǎn)主義的重要范疇。馬克思的自由時間內(nèi)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用來消遣娛樂的時間。人區(qū)別于動物在于人具有社會屬性,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但是,人要發(fā)展就必須滿足其自然屬性,比如每天吃飯、睡覺等,這是每個人每天都得重復的事情。二是人們用來進行精神文化活動、社會交往及實踐活動的實踐。三是用來全面發(fā)展的時間,人們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商與情商。我們理解馬克思的自由時間概念,不僅要看到閑暇時間,更重要的是指用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時間。在馬克思看來,人的生命創(chuàng)造活動時間可分為“自由時間”與“必要時間”兩個方面。人的能動性的生命創(chuàng)造活動可以分成存在于“工作日”中的物質(zhì)生產(chǎn)勞動與存在于“自由時間”中的自由活動。5

馬克思論及“自由時間”時,特別提到了“藝術(shù)”:“自由時間”可以“用于發(fā)展不追求任何實踐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會的潛力(藝術(shù)等等,科學)”6如果人的能動性生命創(chuàng)造時間全部用于生產(chǎn)性支出而沒有“自由時間”的存在的話,那么便不會有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整個人類發(fā)展的前提就是把這種自由時間的運用作為必要的基礎”,人類從蒙昧進入文明之際,恰是人類能把“自由時間”從勞動時間中游離出來而用于非生產(chǎn)性支出之時。7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規(guī)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8endprint

文字禪作為禪宗新的發(fā)展階段,其文人化與“繞路說禪”的特征就是禪宗詩意化的體現(xiàn),它與馬克思提出的“自由時間”的精神自由性相通。因為這種自由性特征,表現(xiàn)在自由時間內(nèi)所從事的社會活動是自由的,不受自然必然性和客觀理性邏輯的限制。圓悟克勤法師是宋代文字禪的典型代表。他以詩參禪:“花開世界起,達者先知;葉落即驚秋,賢明早悟?!?禪師的參禪與參詩,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融為一體。可見,文字禪在文人化、詩化、藝術(shù)化方面與馬克思的自由時間的自由性特征很相近。

二、圖文并茂:文字禪具有文圖之間的連續(xù)性

以上論述的文字禪的詩意與不確定之美,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連續(xù)性。即文字與圖像、自然與精神、顯現(xiàn)與沉默之間被視為連續(xù)的整體。文字禪作為士大夫和禪師在自由時間內(nèi)的精神活動,正是由于這些連續(xù)性才與現(xiàn)代生態(tài)思想之間存在相通之處。

從傳播媒介來看,文字禪既是文字的(抽象符號)也是圖像的(顯現(xiàn)畫面),或者說具有文圖之間的連續(xù)性。

首先,文字禪中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意象”和“圖像式存在方式”。

從價值的角度來分,人類語言可分為人文語言與科學語言。文字禪的文字,屬于人文語言資源,類似于中國古代的“意象”和德國詮釋學者伽達默爾所說的“圖像式存在方式”,即由混沌向存在變化的過渡存在狀態(tài)。2所謂“不離文字”,是指假教而參,參公案,參話頭,以文字為接引學人的工具和手段。但這時的文字不是表詮(肯定式)的文字,而是遮詮(否定式)的文字,即在參禪者知覺中已經(jīng)意象化。不能用二元邏輯思維去分析,而要還原為參禪者與環(huán)境連續(xù)交織一體的圖像世界。宋代臨濟宗大慧宗杲倡導這種參禪方法。在宗杲看來,只有破除語言文字的知解作用,才能參透“無解之語”,實現(xiàn)妙悟。宗杲把話頭(文字)作為接引學人的手段,其目的還是“不立文字”,疑破話頭。3參機鋒,也叫“斗機鋒?!笔嵌U師與學人,或?qū)W人與學人門庭對答時采用隱語、比喻、象征等文字手段。機鋒雖用文字,但不是一般的明確所指的文字,其實是一些玄妙隱喻非實體的圖畫意象。從本質(zhì)上說,言可以達意,只不過從出世間角度看,最好不提倡“以言得意”。

其次,文字禪中的“圖像”成為顯現(xiàn)佛性和詩意的“文字般若”。

對于人來說,圖像可分為“人文圖像”和“科學圖像”兩種類型。所謂“人文圖像”,是指面向人的價值世界的圖像;而“科學圖像”則是指稱客觀的科學世界的圖像。當我們看同一個“對象”的時候,由于立場觀點不同,它會對我們或呈現(xiàn)為人文圖像,或呈現(xiàn)為科學圖像。文字禪中的圖像,則是人文圖像,它超越死亡和時間的屏障,使人獲得精神自由。廣義的文字禪,既包括文字(詩歌形式)參禪,也包括書畫(視覺藝術(shù))參禪。文字禪中的媒介文字與圖像完全可以共存,并且還可相互轉(zhuǎn)化。也就是說,禪宗書畫也是一種“文字般若”。在明代的真可禪師看來,詩詞、書法、繪畫、音樂、工藝美術(shù)等等一切文藝現(xiàn)象都可以用來參禪,這些文字般若(詩畫)與禪心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關聯(lián)。隱喻佛性的圖像,就是人文(詩意)圖像,即文字般若。真可禪師提出的“文字般若”給我們深刻的啟示,文字與書畫相同之處:呈現(xiàn)“心光”。“心光”相當于海德格爾的存在的顯現(xiàn)。4因此,我們只要突破視覺圖像的消費性(“離自心光”的遮蔽狀態(tài)),強調(diào)其審美性(不“離自心光”的敞開狀態(tài)),把視覺圖像看做顯現(xiàn)“光芒”的“文字般若”未嘗不可。

三、天人合一:文字禪具有物我之間的連續(xù)性

從表現(xiàn)內(nèi)容來看,文字禪既是自然的也是精神的,即文字禪中的“自然”(色)與“精神”(空)是連續(xù)一體的。

首先,文字禪中的自然向精神的位移。

第一,自然的佛性化:人與自然的共生。

禪宗自然觀不同于儒家的比德,也有別于道家的自然觀。禪宗自然觀是在色空關系中把自然看空,由自然之“形”走向與空相對的“色”,即自然的佛性化1。禪宗自然觀包括性即自然、修行的自然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三層意思。性即是人的本來面目。在禪師看來,人們之所以不識本來面目,正是由于分別心在起作用。頓悟是恢復本來面目的關鍵,所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2修行的自然性,是指修行與日常生活不可分離,融為一體。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百丈淮海則以打破馬祖寄來的醬甕來啟發(fā)眾僧3,順乎自然。禪宗追求解脫,其實就是進入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即觀自在的境界。

第二,自然的心境化:人與自然的融通。

禪宗自然的心境化,具有深刻的生態(tài)審美意義:人與自然的和諧,并引出人與他人、人與生活、人與自我等方面的和諧狀態(tài),和諧就是生態(tài)美的鮮明特征。文字禪的活動,作為超越功利欲望的自由的審美活動,正是追求精神生態(tài)的生命體驗過程。禪宗雖然沒有提出生態(tài)的概念,但是,禪宗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保護動物和其他生命,對于今天的生態(tài)實踐和生態(tài)美學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

其次,文字禪中的精神向自然的轉(zhuǎn)化。

文字禪的精神向自然的轉(zhuǎn)化,就是精神生態(tài)智慧的表現(xiàn),是指文字禪與自我精神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關系中所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文字禪對人與自我關系處理方面集中表現(xiàn)在超越自我上,用深層生態(tài)學的術(shù)語來說,超越自我的結(jié)果就是“生態(tài)自我”。文字禪借助文字參禪,和唐代以來的口頭禪的目的是一樣的,就在于開悟。從終極解脫的角度看,頓悟就是徹底的解放,如同“桶底脫”,然而,頓悟解脫又是立足于眾生現(xiàn)實生命的內(nèi)在超越。禪宗這種頓悟解脫落實于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他們主張象普通人一樣自然而然地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實現(xiàn)自由理想,使人安居樂業(yè),充滿生活情趣,這種自然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其實就是符合生態(tài)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禪宗心性論,是禪宗生態(tài)智慧的核心,也是建構(gòu)禪宗“生態(tài)自我”的基礎。生態(tài)自我是西方深層生態(tài)學家奈斯提出的一個概念,我認為,禪宗的“心性”即“空”相當于“生態(tài)自我”,即所謂的佛,無非是開悟的生態(tài)自我。眾生成佛的依據(jù)就是自心,自然而然,眾生不能成佛的根源是妄念遮蓋了自心自性,不自然而已。所以,禪宗創(chuàng)造了許多意象來暗示這個禪理。endprint

四、隱秀互動:文字禪具有語默之間的連續(xù)性

從詮釋方式來看,文字禪具有顯現(xiàn)與沉默之間的連續(xù)性,即它既是顯現(xiàn)(不離文字)的,也是沉默(不立文字)的。它使我們聯(lián)想起劉勰《文心雕龍》中的“隱秀”:“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4。文字禪中的不立文字的沉默相當于“隱”,不離文字的顯現(xiàn)則是“秀”。

首先,文字禪是沉默體驗中的文字顯現(xiàn)。

從中觀哲學思想和連續(xù)性角度來看,文字禪“不離文字”的主張并沒有違背口頭禪中“不立文字”的精神,它堅持“不立文字”原則下的不離文字(顯現(xiàn))5。所謂“不離文字”,是指假教而參,參公案,參話頭,以文字為接引學人的工具和手段。宋代文僧惠洪指出,“心之妙不可以語言傳(故不立文字),而可以語言見(故不離文字)”6,即以偏言顯正的遮詮。我們對禪宗的語言觀也不能作簡單機械的理解,應當把“不立文字”的內(nèi)證自悟宗旨(沉默體驗)與“不離文字”方便工具(顯現(xiàn)符號)視為連續(xù)整體。宗密認為,“經(jīng)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又說:“欲令知月不在指,法是我心,固但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顯宗破執(zhí),固然有斯言,非離文字說解脫也。”7他認為菩提達摩的禪法,只是引導禪修者破除對文字的執(zhí)著,并不是要離開文字另求解脫。明代紫柏真可則從歷史淵源、祖師典型佛學依據(jù)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語言文字在明心見性過程中的重要性。他特別強調(diào),“鼻祖所傳之心,道也?!独阗ぁ匪^轉(zhuǎn)識成智之法,治情之具也。倘聞道而不治情,此果真聞道者乎?”“所以知鼻祖憂深慮遠,既傳其心矣,復密授此經(jīng),為治情之具?!?意思是說,達摩祖師既有“頓悟之道”(不立文字),也有“漸除之情”(不離文字)。麻天祥先生在《圓悟克勤的<碧巖錄>與文字禪的泛濫》一文中論道:“大法非拘于語言,而借用語言以顯發(fā)”,把早期以心傳心的無字禪變成了口耳相傳的文字禪。1文字禪的顯現(xiàn),是沉默體驗中的文字顯現(xiàn)。

其次,文字禪是文字顯現(xiàn)中的沉默。

文字禪存在文字(顯現(xiàn))與禪(沉默)兩極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這對矛盾,禪師們常采取遮詮的方式,即否定的詮釋方式。一方面,文字禪不離文字,就是主張用語言文字暗示禪意。另一方面,在文字顯現(xiàn)的過程中留下沉默的間隙和空白。宋代汾陽善昭解釋參禪“三要”,即“言中無作造”,“千圣入玄奧”,“四句百非外,盡踏寒山道”2。就是強調(diào)言語道斷,在語言文字表達中也要貫徹不立文字的玄旨(在語言的間隙、沉默中體驗頓悟),便于參禪者靈活體悟?!段鍩魰分杏涗浂U宗公案常有“良久”“默然”“無語”“無對”“有省”等詞語表示這種沉默的時段,也即禪師或僧徒開悟的黃金時段。文字禪中的“沉默”,相當于法國語言學家居斯達夫·紀堯姆在《時間與動詞》提出的“運作時間”,是指人的心智用來實現(xiàn)時間—圖像所需要的時間3。玄沙師備禪師說“若向句中作意,則沒溺殺人”?!叭舻竭@里,纖毫不受,指意則差。便是千圣人出頭來,也安一字不得。久立,珍重!”4禪師“久立”,就是保持沉默的時段,“安一字不得”就是不立文字而陷入沉默體驗之境。文字禪既有“不離文字”的參禪方法,同時也隱含“不立文字”的沉默體驗。

因此,文字禪的連續(xù)性包括文字與圖像(傳播媒介)、自然與精神(表現(xiàn)內(nèi)容)、顯現(xiàn)與沉默(詮釋方式)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連續(xù)的兩極并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含混一體的,這是本文對文字禪的新的理解。

最后,還要特別說明的是,文字禪的連續(xù)性特質(zhì)不僅為我們理解文字禪的詩意與不確定之美提供依據(jù),而且也為當前生態(tài)美學建設提供重要資源,并對克服現(xiàn)代美學過度理性化、精神化的弊端提供有益的思路。

Uncertain Beauty:On the Poetic Flavor and Continuity of Wenzichan

Deng Shao qiu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free time theory, the Wenzichan-Zen has poetic flavor, that is, the Wenzichan-Zen is the free spiritual production activity of Zen master and scholar - bureaucrat in free time. From the media, the Wenzichan-Zen has the continuity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ression, the Wenzichan-Zen has the continuity between nature and spirit;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y, the WenzichanZen has the continuity between the appearance and silence. The poetic of the Wenzichan-Zen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while the continuity of the Wenzichan-Zen contains ecological wisdom.

Keywords:Wenzichan-Zen;uncertain beauty;poetic flavor;continuity

責任編輯:張 彪

1 田運主編:《思維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67頁。

2 周裕鍇:《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1頁。endprint

3 鐘嶸:《詩品序》,李壯鷹主編:《中華古文論選注》上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第175頁。

4 嚴羽:《滄浪詩話》,李壯鷹主編:《中華古文論選注》下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第93頁。

5 〔荷〕基斯.范蒂姆特:《不確定之美:給模糊的贊歌》,胡焰林譯,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年,導論。

1 潘桂明:《中國禪宗思想歷程》,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第440-450頁。

2 〔日〕鈴木大拙:《禪宗與精神分析》,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38頁。

3 雪竇重顯法師,圓悟克勤法師:《碧巖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第594-598頁。

4 劉方喜:《審美生產(chǎn)主義:消費時代馬克思美學的經(jīng)濟哲學重構(gòu)》,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14頁。

6 劉方喜:《論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的重大美學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文版,第215頁。

8 劉方喜:《三種時間、三種活動:馬克思“審美生產(chǎn)主義”初探》,《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1 劉方:《中國禪宗美學的思想發(fā)生與歷史演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7-159頁。

2 孫麗君:《伽達默爾的詮釋學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04頁。

3 周裕鍇:《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9頁。

4 皮朝綱:《紫柏真可的“文字般若”說與禪宗的審美主義》,《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第1期。

1 張節(jié)末:《禪宗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35-137頁。

2 慧能:《壇經(jīng)》,郭朋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3 宗文:《禪宗經(jīng)典精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第872-873頁。

4 劉勰:《文心雕龍》,王志彬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451頁。

5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5卷.《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886-909頁。

6 周裕鍇:《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0頁。

7 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1,《大正藏》第48卷,第400頁中。

8 紫柏真可:《指示學者精研止觀》,《紫柏尊者全集》卷一,第52頁。

1 麻天祥:《中國的佛教》,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年,第280頁。

2 智昭集:《人天眼目》,《大正藏》第48卷,第302頁上。

3 〔意〕吉奧喬·阿甘本:《剩余的時間:解讀<羅馬書>》,錢立卿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第91頁。

4 普濟編:《五燈會元》,蘇淵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93頁。endprint

猜你喜歡
連續(xù)性詩意
詩意地棲居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大地上的詩意棲居
邂逅周莊,詩意盎然
華人時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34
不可壓縮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線性連續(xù)性
非連續(xù)性實用類文本閱讀解題技巧例談
詩意的麥子(外二首)
北極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3:54
被耽擱的詩意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半動力系統(tǒng)中閉集的穩(wěn)定性和極限集映射的連續(xù)性
連續(xù)性
非經(jīng)典擴散方程的拉回吸引子在中的上半連續(xù)性
郎溪县| 墨竹工卡县| 黄冈市| 周至县| 出国| 宜兰县| 北碚区| 韶山市| 科技| 太保市| 洛扎县| 扎赉特旗| 东兰县| 永昌县| 城市| 右玉县| 洛阳市| 易门县| 鄂托克旗| 于都县| 东乡县| 兴国县| 交口县| 府谷县| 武城县| 兰溪市| 天峻县| 理塘县| 伊金霍洛旗| 三都| 广饶县| 疏勒县| 岳阳县| 双城市| 即墨市| 通海县| 景泰县| 罗山县| 大足县| 壤塘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