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國志》與卑彌呼

2017-11-28 09:58馬云超
看歷史 2017年12期
關鍵詞:列島曹魏遼東

馬云超

卑彌呼是日本彌生時代邪馬合國的女王,關于她的真實身份一直眾說紛紜。然而,她竟然也出現(xiàn)在《三國志·魏書·東夷傳》中,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古代女性統(tǒng)治者的身影瞻約可見。

日本光榮公司的“三國志”系列被奉為三國游戲中的經(jīng)典之一,不少玩家都通過這款游戲對三國時代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歷代“三國志”游戲中,“三國志IX”一直享有很高的人氣,原因之一便是這代作品除中原群雄外,還在邊疆地區(qū)配置了五大異族勢力,大大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這五股力量分別是烏丸、山越、南蠻、羌和倭國,其中前四種勢力在《三國演義》里或多或少都有提及,唯獨倭國的存在找不到任何痕跡。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倭國的設定只是游戲公司的臆想,相反,《三國志·魏書·東夷傳》對當時的倭國及其與中原王朝的交往有著十分詳細的記載。

倭國的登場:望蓬萊與平遼東

在“三國志IX”的游戲設定中,倭國是五大異族里唯一的隱藏勢力。在一定條件下,如果派遣武將探索邳城的瑯琊地區(qū),就有可能觸發(fā)“望蓬萊”的劇情,倭國也會隨之登場?!巴钊R”的動畫文本這樣寫道:

瑯琊為秦始皇出巡時,喜好造訪之地而聞名。他命人筑瑯琊臺,以遙望東海彼方。所欲觀者,乃傳說住有仙人的蓬萊仙島。此島直到如今,也依然矗立于云霧飄渺中。但它不是海市蜃樓,也不是仙人之境,而是東海的島國,中土人士未曾去過的“倭國”。這個島上,有一個邪馬臺國,據(jù)說會使“鬼道”的女王統(tǒng)治著此國……

沿海地區(qū)的蓬萊信仰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據(jù)說秦朝方士徐福便是以求訪蓬萊仙山為名,帶領三千童男女自山東半島出海,結果再也沒有回來。有人認為,徐福當時所到的仙山其實就是今天的日本列島,甚至傳說徐福就是日本歷史上的神武天皇。“望蓬萊”的劇情顯然也受到了這一傳說的影響,將山東瑯琊作為發(fā)現(xiàn)倭國的窗口。但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將徐福東渡的傳說與日本列島關聯(lián)起來,這在唐朝以前是看不到的,其源頭最早只能追溯到五代時期后周僧人義楚撰寫的《釋氏六帖》。實際上,三國時期曹魏和倭國建立外交關系與瑯琊地區(qū)或蓬萊信仰并沒有必然的關聯(lián),事情還需要從曹魏的西南邊境說起。

眾所周知,蜀漢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向后主劉禪上呈著名的《出師表》,第二年便率眾兵出祁山,進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地,一時關中震動。此后六七年間,魏蜀兩國在邊境地區(qū)互有攻防,成為后世小說家筆下“六出祁山”的原型。由于國力的巨大差距,諸葛亮的北伐未能取得顯著成果,但蜀漢軍隊的屢屢挑戰(zhàn)加上孫吳在邊境的配合作戰(zhàn)令曹魏捉襟見肘,一時間無暇他顧。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秋天,諸葛亮病卒于前線的五丈原,這一事件不僅改變了三國之間的攻防態(tài)勢,更預示著整個東亞局勢將迎來巨大的變動

諸葛亮去世后,蜀漢軍隊在楊儀等人的指揮下陸續(xù)撤入國內,曹魏終于從西南邊境騰出手來,將矛頭指向了另一個心腹大患——遼東的公孫氏。在歷代“三國志”游戲中,公孫氏都是弱國中的弱國,不僅領土范圍有限,麾下武將也是乏善可陳,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勢力為何會成為曹魏的眼中釘呢?

公孫度是遼陽襄平人,東漢末年被任命為遼東太守,其子公孫康繼任太守時天下已經(jīng)大亂,于是公孫康割據(jù)一方,以斬殺袁尚、袁熙兄弟獲得了曹操的信任。到太和二年(228年),公孫淵從叔父公孫恭手中奪取遼東太守之位,魏明帝冊封其為大司馬、樂浪公,繼續(xù)以太守身份統(tǒng)領諸郡。不久,公孫淵自立為燕王,使用起自己的年號紹漢,與曹魏分庭抗禮。漢末群雄中實力并不突出的公孫淵之所以能夠自立為王,其間除了孫吳的慫恿外(下文詳述)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公孫氏長期割據(jù)東北,在東北亞各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公孫康在位時,由于漢王室的衰落,東北地區(qū)高句麗、韓濊等勢力強盛,公孫康率眾大破高句麗,攻陷其國都,同時討伐韓濊,在樂浪郡的南部分置帶方郡(東漢末年至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郡級行政區(qū)劃之一,屬于幽州,為東漢末年的遼東太守公孫康分樂浪郡所置,治所帶方縣。帶方縣今屬朝鮮黃海北道),加強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管理,其威名遠及日本列島。史書記載,“是后倭韓遂屬帶方”。這樣的從屬關系一直延續(xù)到公孫淵時代,公孫淵稱王后立刻遣使給周邊民族的首領加封進爵。

公孫淵的屢屢挑釁令曹魏如芒在背,此前魏國也曾派田豫、毋丘儉等人征討遼東,但都因西南邊境的兵力掣肘而收效甚微。直到諸葛亮去世、魏蜀邊境相對穩(wěn)定后,曹魏終于將平定遼東提上了日程。景初二年(238年)三月,魏明帝發(fā)兵四萬第三次討伐公孫淵,此次的統(tǒng)領就是長期與諸葛亮交手的老將司馬懿。出征前,魏明帝曾向司馬懿詢問平遼東需要多少時月,司馬懿回答道:“去時行軍一百天,回來路上一百天,進攻作戰(zhàn)一百天,六十天進行休整。如此,一年時間足夠了。”當年六月,司馬懿的軍隊到達遼東,圍困公孫淵的都城襄平。一個多月后,襄平城中糧盡,公孫淵父子在突圍中被斬殺,至此遼東平定,樂浪、玄菟、帶方等郡隨之納入曹魏的版圖。

公孫氏的滅亡給長期朝貢的東北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倭國也不例外,于是迅速調整外交策略,可能第二年就向曹魏派去了朝貢的使者。之所以使用“可能”一詞,是因為《三國志·東夷傳》中將倭使到來的時間記為景初二年(238年):“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帶方)郡,求詣天子朝獻?!钡沁@樣的記載十分奇怪,如上文所說,景初二年六月正值司馬懿圍困遼東城之時,戰(zhàn)爭尚未分出勝負,倭國選在此時入貢頗不合常理。因此學界普遍認為,這里的景初二年應當是景初三年(239年)年之誤,這一年遼東之役業(yè)已結束,曹魏接手帶方郡的消息傳到了日本列島,倭國王經(jīng)過審時度勢后向曹魏派出使者表示臣服,這樣的過程才是合乎邏輯的。

倭國女王卑彌呼

當時的倭國首領是一名富有傳奇色彩的女王,《三國志·東夷傳》記載了她的名字是“卑彌呼”。結合相關史書的記載,漢靈帝光和年間(178年一184年)倭國曾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騷亂,國內相互攻伐,最終迎立卑彌呼作為共主,局面才逐漸平息。即便按即位時年僅十五歲推算,正始元年(240年)曹魏的使者第一次訪問倭國時,卑彌呼也已經(jīng)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度龂尽分羞€提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其性質接近于巫女,通過類似咒術的“鬼道”維持著權威,平日里極少露面,國中要事都交托給了輔佐治國的男弟。

關于卑彌呼相當于日本歷史上的哪位人物,學界對此眾說紛紜,至今未能達成定論。下面是比較著名的幾種觀點:

其一,天照大神說。這一觀點由白鳥庫吉、和辻哲郎等人首唱,他們認為,卑彌呼能夠在中國史書中留下名字,必然也是日本史上極端重要的人物,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作為上古神明的天照大神。卑彌呼的名字擬作日語發(fā)音為也就是“日神子”的意思,這正好符合天照大神作為太陽神的身份。此外據(jù)天文學家的推算,卑彌呼在位期間,日本列島上曾發(fā)生過兩次日全食,這與神話中天照大神躲進巖穴,天地間一片漆黑,走出巖穴后世界又恢復光明的傳說相契合。

其二,神功皇后說。神功皇后是日本史上的著名人物,據(jù)說曾征討朝鮮半島,迫使三韓臣服,立下赫赫戰(zhàn)功,將這樣一位知名人物比作卑彌呼可謂水到渠成。事實上,日本最早的史書《日本書紀》就是采用了這一觀點,《神功皇后本紀》的三十九年條提及向曹魏朝貢一事,并以原書注的形式援引了《三國志·東夷傳》的文字。但是,這一說法的缺陷也十分明顯。首先,《日本書紀》將神武天皇即位的時間定在公元前660年,而卑彌呼生活在3世紀,但神武天皇與神功皇后之間僅相差十三代天皇,為了彌補這一巨大的時間差,前幾代天皇的壽命動輒“超過一百歲”才能自圓其說。再者,《神功皇后本紀》還記載了倭國與百濟國的交往,尤其是百濟近肖古王進獻七支刀和七子鏡一事。據(jù)朝鮮史書記載,近肖古王是4世紀中期的人物,與3世紀中期去世的卑彌呼顯然不屬于同一時代。

其三,熊襲女酋說。這一學說出現(xiàn)在江戶時代,是由日本國學家本居宣長和鶴峰戊申等人提出的。隨著江戶時代日本國學研究的興盛,國學者們無法接受自古就是“神國”的日本曾經(jīng)向中原王朝朝貢,于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三國時期向曹魏朝貢的并不是大和朝廷的使者,而是九州地區(qū)熊襲部落的女酋長,她假借著大和朝廷的名義與中原通好。需要注意的是,本居等人并不否認卑彌呼的名字來自于大和朝廷的某位女性(如神功皇后),只是拒絕承認她們親自向曹魏派遣使者,而是歸結為熊襲女酋長的偽替,因此該學說也稱為“熊襲偽替說”。本居等人還認為,不僅是曹魏時期的卑彌呼,就連南朝時候屢屢進貢請求官位的倭五王也都是熊襲部落的酋長,與日本的大和朝廷沒有任何關系。這一觀點后來被古田武彥的九州王朝說所繼承,主張7世紀中期以前與中國大陸交往的全是九州的地方勢力,與近畿的大和政權毫無關聯(lián)。

此外,還有將卑彌呼比定為于那比姬、倭跡跡日百襲媛命、倭姬命等多種觀點,可是,日本上古的歷史本身摻雜著濃厚的神話傳說成分,強行將實際存在的卑彌呼比定為神話中的人物絕非明智之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曹魏政權將卑彌呼視為倭國的代表,與其建立起了朝貢冊封的關系。人們在提及卑彌呼時,往往稱呼其為“邪馬臺國女王”,但據(jù)史書記載,卑彌呼并非邪馬臺國一國的女王,而是整個倭國聯(lián)合體——女王國的國王。《三國志》中這樣寫道:

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盧國,有四千余戶。

東南陸行五百里,到伊都國,……有千余戶,世有王,皆統(tǒng)屬女王國,郡使往來常所駐。

東南至奴國百里,……有二萬余戶。

東行至不彌國百里,……有千余家。

南至投馬國?!晌迦f余戶。

南至邪馬壹(臺)國,女王之所都,……可七萬余戶。

自女王國以北,其戶數(shù)道里可得略載,其余旁國遠絕,不可得詳。次有斯馬國,次有已百支國,次有伊邪國,次有都支國,次有彌奴國,次有好古都國,次有不呼國,次有姐奴國,次有對蘇國,次有蘇奴國,次有呼邑國,次有華奴蘇奴國,次有鬼國,次有為吾國,次有鬼奴國,次有邪馬國,次有躬臣國,次有巴利國,次有支惟國,次有烏奴國,次有奴國,此女王境界所盡。

也就是說,邪馬臺國位于女王國的中部,同時也是卑彌呼的都城所在,向北有末盧國、伊都國、奴國等五個小國,向南則有斯馬國、已百支國、伊邪國等二十一國,這一廣大區(qū)域都是女王國的統(tǒng)治范圍。盡管女王國沒有完成倭國的統(tǒng)一,向南向東都有不屬于其統(tǒng)治的小國,但在中原王朝看來,女王國就是倭國的代表,因此授予了卑彌呼“親魏倭王”的稱號。

倭國與曹魏的交往

景初三年(239年)六月,倭國使者難升米到達帶方郡,在太守劉夏的引導下來到洛陽朝見魏明帝,獻上“男生口(男性奴隸)四人,女生口(女性奴隸)六人,班布二匹二丈”。魏明帝大喜,冊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又以使者難升米為率善中郎將,牛利為率善校尉,皆假銀印青綬。第二年,帶方太守弓遵派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詔書和印綬前往倭國,正式舉行冊封儀式,同時賜予金、帛、刀、鏡等物,此后兩國之間往來頻繁。

曹魏與倭國之所以能夠迅速結成朝貢冊封關系,歸根結底是符合各自的戰(zhàn)略利益。從倭國的角度來說,卑彌呼雖是女王國的共主,但列島上仍存在著敵對的勢力,《三國志》中提到,“其南有狗奴國,男子為王,其官有狗古智卑狗,不屬女王?!惫放珖膰趺斜皬浌簦瑑蓢g素來不和,相互攻伐已久。對于卑彌呼而言,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無疑能夠在戰(zhàn)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正始八年(247年),卑彌呼派遣使者倭載斯、烏越等來到帶方郡,向太守王頎控訴狗奴國無道,長年侵擾本國。面對卑彌呼的求助,帶方郡并未直接出兵作戰(zhàn),而是由塞曹掾史張政等人持詔書、黃幢來到倭國,通過展示中原王朝的威望來震懾對方。這一方案是否取得成效,史書中沒有明言,但從之后倭國沒有再向曹魏請兵來看,詔書和黃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那么,作為中原王朝的曹魏為何卷入到倭國的內亂之中呢?原因還得從倭國的地理位置說起。關于女王國中邪馬臺國的位置,學界的爭論已經(jīng)持續(xù)將近一個世紀,除了最為有力的北九州說和大和說之外,還有吉野說、越前說,甚至于琉球說、北美說等等。我們不妨參考《三國志·東夷傳》如何介紹倭國的方位,文中在談及女王國的風俗時說道:

自郡至女王國,萬二千余里。男子無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來,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會稽,斷發(fā)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沒捕魚蛤,文身亦以厭大魚水禽,后稍以為飾。諸國文身各異,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計其道里,當在會稽、東冶之東。

從今天的地理常識來看,日本列島位于東亞大陸的東北方,但三國時代的人卻認為倭國“當在會稽、東冶之東”。這樣的誤解不僅源于倭人“黥面文身”的風俗酷似長江下游的越人,更是與當時人們的空間認知有關。在三國時期人們的心目中,日本列島并不是現(xiàn)在知道的東北一西南走向,而是由北向南延伸,曹魏使者從末盧國登陸后一直往南到達女王國的都城,其地理位置自然就是在會稽、東冶以東了。

這樣的空間錯覺給曹魏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感,因為會稽、東冶等地正是孫吳的領土,兩國如此接近,很可能結成對抗曹魏的同盟,如此曹魏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這樣的擔心并非毫無依據(jù),早在平定遼東之前,公孫淵就曾試圖從海路聯(lián)絡孫權。太和七年(233年),公孫淵遣使向吳國稱臣,以圖互為接應。孫權不顧張昭等重臣的反對,很快派遣張彌、許晏等攜金玉珍寶出使,冊立公孫淵為燕王。不料,公孫淵臨時改變了主意,他認為東吳遠而曹魏近,害怕遭到曹魏討伐,同時又垂涎東吳送來的珍寶,于是誘斬吳使,將其首級獻給魏明帝。盡管孫權和公孫淵的聯(lián)盟沒有達成,但這一事件使曹魏充分認識到,孫吳很可能與海外的力量相互勾結,因此必須對“臨近”孫吳地界的倭國加以拉攏。

值得一提的是,景初三年(239年)卑彌呼的使者第一次來到洛陽時,曹魏便賜予其“銅鏡百枚”。后來,日本的古墳中陸續(xù)出土形制特殊的三角緣神獸鏡,這類銅鏡不見于中原地區(qū),其上又有“景初三年”“景初四年”等銘文,因此一度被比定為曹魏贈送的百余枚銅鏡。但是,隨著出土的銅鏡越來越多,早已超過了“百枚”,學界不得不重新思考三角緣神獸鏡的來源。中國學者王仲殊通過比對銅鏡背面的圖案指出,三角緣神獸鏡的構圖更接近于江南地區(qū)的吳鏡,恐怕是江南的工匠東渡到日本列島后制作的。近年,日本學者寺澤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加大膽的猜測:江南的工匠在孫吳與公孫淵交好時先到達了遼東地區(qū),其后曹魏平定遼東,工匠隨之納入曹魏的管理之下,后來曹魏與倭國建立外交,又應倭國的請求將工匠們送入了日本列島。如果真是這樣,這批工匠便是用他們傳奇般的一生,親眼見證了東亞政局的波譎云詭。

卑彌呼之死與“空白的四世紀”

正始九年(248年),“卑彌呼以死,大作冢,徑百余步,徇(殉)葬者奴婢百余人?!边@段記載中的“以死”二字引發(fā)了種種猜測,卑彌呼之死背后似乎隱藏著某些奧秘。有人提出,這一年日本列島發(fā)生了日全食,卑彌呼因此而被國人處死;也有人認為,卑彌呼是因與狗奴國作戰(zhàn)失敗而死。但這些都僅僅限于猜測,從卑彌呼死后“大作冢,徇(殉)葬者奴婢百余人”來看,遭到國人殺害的說法恐怕是站不住腳的?,F(xiàn)在學界一般將這里的“以”字理解為語氣上的連詞,或者是作為“已”字的通假字。

卑彌呼死后,倭國曾一度擁立男王,但這引發(fā)了各國的叛亂,以致“更相誅殺,當時殺千余人”。最終,卑彌呼的宗女、十三歲的壹與(一作臺與)被擁戴為新一代女王,政局才恢復了穩(wěn)定。壹與一上臺就向曹魏派出使者,貢獻男女生口三十人、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雜錦二十匹,她的地位也得到了曹魏的認可。

壹與最后一次遣使入貢是在泰始二年(266年),此時司馬炎已經(jīng)接受魏元帝的禪讓,建立起了西晉。此后150年間,倭國的身影再次從中國史書中消失,下一次登場則要等到東晉末期義熙九年(413年)的倭五王朝貢。中國文獻中找不到這中間150年日本歷史的記載,日本史書則編寫于比這更為遙遠得多的8世紀,充斥著荒誕不經(jīng)的神話色彩。在這幾乎空白的一個多世紀中,日本列島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女王國與后來的大和政權是怎樣的關系,又與東亞大陸產(chǎn)生過哪些聯(lián)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的問題。

猜你喜歡
列島曹魏遼東
明代遼東鎮(zhèn)險山參將地方城堡
曹魏的書法新紀元
心向遼東
神兮 魂兮——感懷于許昌水系建設和曹魏古城修復而作
芻議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響
明末遼東沿海一帶的“海上勢力”
日本列島封土石室墓的展開與連云港石室墓
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
論曹魏時期的財稅治理及對當代的啟示
隋煬帝「遼東之役」芻議
鲜城| 平舆县| 清远市| 阳西县| 峡江县| 高邮市| 道真| 电白县| 平顺县| 漳平市| 青龙| 延津县| 德昌县| 行唐县| 怀远县| 汕尾市| 韶山市| 临朐县| 静宁县| 通辽市| 武平县| 突泉县| 朝阳市| 哈尔滨市| 汤原县| 景宁| 平利县| 永康市| 文化| 井研县| 无为县| 威远县| 安西县| 梅河口市| 丰原市| 犍为县| 乌兰县| 济南市| 新津县| 博爱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