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萍
古語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面對著女兒的健康問題,積極樂觀的父母一次次告訴自己:有沒有可能更糟?當然不可能!那就往前闖吧。
正因為有這些信念,他們攜手邁過一個又一個坎!
2015年7月,華師一附中的老師給我們打來電話:“為什么許洛婷還沒有來拿錄取通知書啊?”
面對即將到來的高中住校生活,面對著女兒每天要注射4次胰島素的現(xiàn)實,我們束手無策。母子倆的“戰(zhàn)爭”
J 邵林
一
這段時間以來,關系一向融洽的嘟嘟和我之間卻磨擦不斷,氣氛明顯有些緊張。
晚上八點半了,我看著書桌上胡亂攤開的書本作業(yè),還有站在一旁投入地玩著悠悠球的嘟嘟,心里的火“蹭”地一下冒上去,聲音提高八度:“你怎么回事啊,這都幾點啦,讓你收拾書包,你看你……明天還要不要上學啦,跟你講了幾遍了……”
本來正在全情投入的嘟嘟,被這突然的連珠炮給打懵了,愣了三秒之后,沖著我也嚷起來:“我作業(yè)做完了放松一下不行?。课覀儼嗤瑢W約好明天跟隔壁班進行悠悠球決賽,我希望我們能贏。今晚我再練習一下有什么不對嗎?”
聽他說得倒像有理的樣子,但做媽的氣勢上怎么能輸給這個娃娃?我接著質問:“這個比賽有這么重要嗎?重要到可以不睡覺啊?”誰知,嘟嘟振振有詞反駁:“在我看來,就比睡覺重要……再說,我又沒說不睡覺!”
在媽媽眼里,孩子哪怕多睡半個小時,也意味著“精神好,身體好”;在嘟嘟眼里,這半個小時可以讓他復習“絕招”,明天比賽才勝券在握。雙方因為觀點不同,加上沒有能夠很好溝通,以致糾紛不斷。這樣的口角戰(zhàn),應當是隨著嘟嘟年齡的增長,慢慢出現(xiàn),尤其是在他上小學以后變得頻繁起來。
譬如,早上就會為穿哪件衣服爭執(zhí)起來。我說:“穿這件不行,會冷??鞊Q上媽媽準備的這件?!编洁綀猿植粨Q,理由是“我覺得這件很適合運動,上體育課時我跑跳起來都很方便”。嘟嘟邊說還邊叉開腿弓成馬步狀。
每每碰到這樣的沖突,通常的解決方式是在我的“聲色俱厲”之下,嘟嘟就范,但從他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中,我可以明顯感受到他那股被強壓下的“不服氣”。終于有一天,這個7歲的小男子漢與我發(fā)生爭論,在我被他的強詞奪理搞得很不耐煩、正想以“不許頂嘴,按我說的去做”來收場時,他徹底爆發(fā)了,他質問我:“媽媽,為什么總要聽你的?為什么總是你說的對……”
當時,我真的一下子被鎮(zhèn)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理智告訴我,再這樣下去肯定是兩敗俱傷。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強壓政策解決不了問題,因為我面對的是一個日漸長大,逐漸有了自己想法和觀點的孩子。他需要的是平等對話,而不是處處越俎代庖地安排,哪怕你的安排是所謂的“合理”和“正確”。
二
這段時間,嘟嘟對于悠悠球癡迷不已,幾乎到了球不離手的程度。在他的勤學苦練下,玩出來的招式還真有些專業(yè)水準的味道。他在班里還組織了一個悠悠球小組,幾名組員下了課就會溜到校園里某個“秘密地方”,進行訓練和比賽。據(jù)說,嘟嘟因技巧高超被推選為隊長,小組經(jīng)常要迎接來自其他班級男生的挑戰(zhàn)。
我先從網(wǎng)上惡補有關悠悠球的相關知識——要跟他對話,肯定得先備課嘛。當我用假裝無意的口吻,跟嘟嘟聊到諸如“光子精靈”“冰魄”“雪靈峰”(悠悠球的各種型號)時,嘟嘟瞪大了眼睛,滿臉欣喜的表情,像找到了志同道合者。他興奮地說:“媽媽,你也知道這些啊,我來給你表演我新學的招式……”說著,他就開始唰唰唰地展示起來。我的鼓掌和喝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之后,我將話題慢慢地轉到悠悠球小組上,轉到他這個隊長身上。經(jīng)過愉快地交談,我和嘟嘟達成一致意見:悠悠球小組成員訓練時要認真刻苦,學習時也要一樣的認真,不但悠悠球水平要大PK,學習上更要互相幫助,誰也不能掉隊。“誰掉隊了,你們這個小組不就得解散啊?!?/p>
“好,一言為定!”我和嘟嘟擊掌為誓。
期末,我和嘟嘟都雙雙兌現(xiàn)承諾:我送他一個最新版的悠悠球,他和他的隊員一起天天練習時刻備戰(zhàn);他被評為“校五好隊員”,并通過全班民主投票,當選了體育委員,喜滋滋地戴上了“二道杠”。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