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劉芳,戴 勁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海淀區(qū)青少年羽毛球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與效果分析
楊劉芳,戴 勁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海淀區(qū)青少年參加羽毛球培訓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找出羽毛球培訓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以期為今后業(yè)余羽毛球培訓機構提供參考。
海淀區(qū)羽毛球;培訓機構;課程設置;問題;對策
以海淀區(qū)青少年羽毛球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中國知網、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其中論文20篇、書籍5部,為進一步了解羽毛球培訓機構的相關知識做好了理論準備。
1.2.2 實地考察法 實地考察,了解北京市海淀區(qū)30家青少年羽毛球培訓機構課程設置的情況。
1.2.3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內容的需要,特意設計了2種形式的不同問卷,一種是針對教練員的問卷,一種是針對學員及家長問卷。通過向海淀區(qū)30家羽毛球培訓機構各發(fā)放調查問卷240份,各120份。教練問卷回收105份,回收率87.5%,其中有效問卷93份,有效率,88.57%;學員及家長問卷回收115份,回收率95.83%,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81.67%,獲得研究數據。
1.2.4 數據統(tǒng)計法 通過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理統(tǒng)計與分析,得到研究的數據。
根據表1可以看出,有61.11%的培訓機構培訓內容為正反手握拍、正反手發(fā)球、挑球、搓球、高遠球以及一些基本的網前、全場步法;有32.22%的教練培訓學員的內容顯得難度技術比較大一點,主要有正反手勾對角、直線斜線高遠球吊球的組合、直線斜線殺上網組合,這批訓練對象為有一定基礎的學員,上課內容每節(jié)課都基本一樣,沒有新意且沒有新的技術融入。從這些教學方式可以看出,教練員存在技術不全面、上課內容簡單單調、枯燥等問題。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教練總體數量少、技術不過硬、上課組織不合理,在調查教練員資質問題的時候了解到大部分的教練員是兼職,專職教練員主要集中在幾個俱樂部且很少,大多數俱樂部教練員以學生兼職為主。所以,俱樂部在教練這方面應優(yōu)化教練員隊伍,從而提高教練員的整體綜合素質。俱樂部還應加強對教練員的再次專業(yè)培訓,提高教練員上課質量。大多數俱樂部的教練來源主要如下:(1)有教練員證書的或者是在高校做體育教師的老師,這類教練員是比較專業(yè)的,所以占比例比較少僅占14.12%;(2)體育院校的專項學生,他們大多數是羽毛球專項班的,是從大學才開始學習羽毛球,這類教練在大學經過專業(yè)的老師訓練,所以在業(yè)余羽毛球培訓中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由于羽毛球專項學生多,再加上學生空余時間比較多,所以這類教練在整個教練團隊中占有很大比例占83.68%;(3)部分退役的專業(yè)運動員和業(yè)余運動員也在從事教練員工作,這類教練課程收費太高,很多俱樂部雇傭不起,所以他們的比例就很少,只有2.2%。當今羽毛球培訓處于新興階段,做得好的俱樂部學員很多,多的可達到百人以上,所以越來越多的俱樂部投入羽毛球培訓中,但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量的教練員缺少正規(guī)的管理與相關專業(yè)的培訓,使得教練員隊伍處于一個不規(guī)范的發(fā)展階段,由于教練資質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調查中還了解到部分俱樂部在聘請教練員時,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他們會聘請一些資質較低的教練員,如一些在校羽毛球選修課學生,這些教練員只是對羽毛球有一些粗淺的認識,他們掌握不了核心技術,所以在教學這方面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表1 羽毛球培訓機構教學內容統(tǒng)計表 n=90
時代在發(fā)展,羽毛球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著變化,不論是在技戰(zhàn)術還是規(guī)則上都有了更加完善的體系。這就要求我們羽毛球教練員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開拓進取,學習和掌握新的羽毛球教學方法,我們要結合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的教學和訓練當中,真正讓學員從中受益受到最新的教育,接觸最前沿的理論。學員能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習的內容,要看教練安排的練習方法是否正確、恰當,這就是教練員的執(zhí)教能力。在對教練的教學方法滿意度的調查中(表2),67.05%的學員對教練員練習方法表示非常滿意,14.77%的學員表示比較滿意,18.18%的學員表示一般。根據家長的反饋情況我們找到原因的所在:教練員的練習方法單一、枯燥,缺乏新意,使學員漸漸喪失了對學習羽毛球的興趣,同時教練員的講解過于書面化,使學員難以理解從而產生厭煩情緒。這些問題也反應出了多數的培訓機構缺少專業(yè)的教練員,或者教練員沒有經過正式培訓就開始實踐教學,使其教學經驗不夠,不能很好地結合學員情況進行合理安排教學,更別提針對學員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使學員在較短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東西。
通過訪談得知,家長是否介意教練員的資質問題時,有極少數家長表示不會太在意這個問題,可大多數家長對于教練員的資質還是很重視的,他們認為只有技術全面的教練才能教出好的學生來。從學生和家長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現(xiàn)今教練員隊伍有的不夠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但是多數的教練員還是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能滿足學員的需求。俱樂部培訓機構還有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教練員全職化程度低。青少年俱樂部的兼職教練員都幾乎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比如大多數的學生,他們在自己空閑的時候出來代課教學,學生教練員出來教學一是為了鍛煉自己積累教學經驗為以后進入工作崗位打好基礎,二是為了勤工儉學補貼己用。此外,培訓機構對教練員的束縛能力很弱,有很多兼職教練員流動性很大,他們的這些舉措會對原先俱樂部的一些工作、教練配置、教學安排等造成影響。
表2 學員及家長對教練員的滿意程度n=90
作為羽毛球教練員他們是羽毛球訓練中的直接參與者和管理者,教練員的教學質量和指教能力對學員的技術進步,甚至對整個羽毛球培訓機構都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通過表3發(fā)現(xiàn),48.86 %的學員表示非常滿意,29.55%學員表示比較滿意。經向學員和教練員溝通后得知,這2部分的學員在參加培訓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上課態(tài)度端正。在教練員方面則是:教練員教學態(tài)度認真、責任心較強,學員和教練在教學過程中相處愉快、學習氛圍融洽。表示一般的學員有21.59%,究其原因則是教練員責任心不強,教學態(tài)度不好,學員上課不用心。結合整體情況看,樂觀的是大多數家長對培訓機構持滿意態(tài)度,說明目前羽毛球培訓機構整體培訓質量還可以,但還有待繼續(xù)提高。
3.1.1 北京市海淀區(qū)青少年羽毛球培訓機構的教練主要以兼職為主,全職所占比例較低,俱樂部應該在全職教練這發(fā)面加大發(fā)展力度。
3.1.2 北京市海淀區(qū)青少年羽毛球培訓機構的教課內容有:大多數教練以正反手握拍、正反手發(fā)球、正反手挑球、正反手搓球、高遠球、基本步法為主,有一部分會以球路組合為主:高遠球和吊球的組合、殺上網組合等。
3.1.3 大多數家長對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持滿意態(tài)度,也有部分家長對教學質量持不滿意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練員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有的數教練員練習方法單一、刻板,或是過于復雜,使學員難以掌握技術而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喪失對羽毛球的興趣。
表3 學員、家長對教學質量的滿意程度n=90
3.1.4 大多數培訓機構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培訓市場沒有固定模式,部分教練員沒有經過正式培訓就開始實踐教學,教學經驗不夠,不能夠針對學員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不能滿足學員的要求。
3.2.1 培訓機構加強教練員的專業(yè)執(zhí)教培養(yǎng),保證課堂氣氛活躍,讓學員能夠在比較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去學習。
3.2.2 教練員要學會掌握學生的差異性,為學生制訂符合自身的訓練計劃,使學生受益。
3.2.3 培訓機構應定期和學員溝通,通過學員的反饋從而使自己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的改正,也可以從中得到新的啟發(fā)。在家長方面: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學習、配合教練員一起督促監(jiān)督孩子。
3.2.4 培訓機構應提高對教練的管理工作,比如簽合同等,留住教練、留好教練,這對俱樂部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同時,培訓機構之間應加強交流、互相學習,可以通過組織比賽:比如內部學員、教練的比賽,與外部學員教練的比賽等。
[1]汪偉玉.江蘇省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D].江蘇:蘇州大學,2015:17-44.
[2]廖軍勇.長沙市區(qū)業(yè)余羽毛球俱樂部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調研與分析[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2:10-32
[3]謝露誠.廣州市羽毛球培訓機構的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探討[J].科技資訊,2012,25(9):221.
[4]屈金龍.唐山市青少年羽毛球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11-25.
[5]李松悅.武漢市青少年羽毛球俱樂部經營管理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0:10-34.
[6]侯東風.商丘市羽毛球俱樂部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5:11-29.
[7]周泳松,祝郎彧.青少年羽毛球業(yè)余培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樂山市為例[J].青少年體育,2010(10):116-119.
G847
A
1674-151X(2017)18-141-02
投稿日期:2017-07-10
楊劉芳(1991—),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羽毛球。
戴勁,副教授。研究方向:羽毛球教學與訓練。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