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接觸高考改革的選題,但卻是第一次到改革的試點地——浙江采訪。出發(fā)前,從浙江幾所高中的校長、教師和畢業(yè)生口中得知,學校、學生和家長在面對改革時,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各種不適應。例如,施行高考科目“7選3”后,走班模式導致大多數(shù)學校面臨師資、教室不足,等等。
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個采訪地——浙師大附中,這些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教育者的理念和學校的條件,都在最大程度上配合著新高考改革的全面落地。每個年級都能保證35種選課組合的出現(xiàn),學生可以在全年級不同班級上課,認識更多朋友,樂在其中。
但這并不代表浙江高考改革的全部,對幾所縣高中的采訪印證了這一想法。受客觀條件限制,這些高中陷入越來越封閉的漩渦。一方面,這些學校的學生很難和大城市的學生比拼“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學校為了保證“升學率”,仍會走回“唯分數(shù)論”的老路,在某種程度上再次耽誤了學生發(fā)展特長的時機。
這也是新高考改革被質(zhì)疑“新瓶裝舊酒”的原因。大部分小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學生能否考上大學、考上怎樣的大學,還是通過分數(shù)決定的,即便是“三位一體”的招生模式,“高考成績”和“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的比重和也遠遠高于“綜合素質(zhì)評價”。因此,很多學校還是選擇在分數(shù)上做文章。
為了更高的分數(shù),出現(xiàn)了很多荒誕的舉動。比如被詬病最多的“田忌賽馬”式報考,甚至導致物理在高考中遇冷。學生的負擔也并不比改革前輕松。由于“兩次考試,兩年有效”,學生的生活以每年兩次的考試時間為分割點,從高二開始“反復沖刺”。
采訪中,一位校長開玩笑說,以后孩子考名校,不僅要拼家庭,還要拼城市。因為高校自主招生,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也就是對學生所能接觸的社會資源提出了要求。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浙江縣城中有條件的家庭在孩子讀小學時就把他們送到了杭州、上海等地求學。
生源的分化也促使原本就存在的教育差距被越拉越大,如何在不犧牲優(yōu)秀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保證城市間的教育公平,將是改革者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