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茜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 南通 226006)
急性手外傷患者的護理對策比較與探討
單 茜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 南通 226006)
目的探討急性手外傷患者的合理護理方法[1]。方法對手外傷患者術前準備、術后進行全程護理,患者提供迅速有效、明確到位的醫(yī)療護理措施。結果患者經手術治療、綜合護理完全康復痊愈出院。結論對手外傷患者治療中給予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精心護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殘率。
護理措施;精心護理;治愈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手外傷患者60例,根據(jù)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干預組與對比組。干預組30例采用骨科護理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干預,30例對比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20~40歲,兩組患者均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60例患者在一般資料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護理方式知情,并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方式 干預組根據(jù)護理臨床路徑,護理人員均經過護理臨床路徑培訓,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各種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臨床路徑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將護理臨床路徑表交到患者及家屬手中,并詳細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表中內容及將會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讓患者與家屬能夠更好的配合護理及治療工作,護理人員根據(jù)護理臨床路徑表中內容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如在患者入院時對患者手關節(jié)進行局部冰敷,以防止局部腫脹并謹防凍傷,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2]。在術前一天對各種術前檢查與檢驗情況進行分析檢查,囑咐患者術前一定時間內禁食禁飲,對患者手術部位進行清洗,做好術前準備。術后對患者各種情況進行觀察護理,并囑咐患者及早鍛煉、多飲水和食用清淡易消化類食物等護理路徑[3];另外記錄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無、輕度、中度、重度)。護理人員完成護理臨床路徑表中內容以“〇”注明,護理過程若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通知責任護士長及醫(yī)生做出相應的護理對策。對比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兩組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時,將我院自制的包含護理工作滿意度、認知水平等內容的問卷調查表發(fā)放到患者及家屬手中進行調查,發(fā)放調查表60份,收回60份,有效率100%。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效果30例干預組患者滿意度為100%,對健康認知率為100%,醫(yī)院平均費用為3000元,平均住院時間4d;30例對比組患者滿意度為82%,對健康認知率為85%,醫(yī)院費用為5000元,平均住院時間7d。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見表1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手外傷日益成為常見的多發(fā)外傷。一系列的治療對患者造成了生理、心理和經濟等方面的影響。而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會加劇術后疼痛,加重原發(fā)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腫,本研究通過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從護理角度重視患者的認知、心理、行為和環(huán)境因素,做好術前和術后的心理疏導,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加速患者的術后康復。
臨床護理路徑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做好護理工作,對護理工作有計劃性與預見性。其主要目的有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yī)療費用、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等,從而能有效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4]。通過護理臨床路徑表讓患者及家屬對護理過程一目了然,患者不會因為對治療過程的茫然而產生焦慮程度,護理人員主動、耐心、詳細的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對身體康復有利的因素,報告中,干預組患者滿意度、對健康認知度高于對比組;干預組住院時間與醫(yī)療費用均低于對比組,與相關文獻結果一致。由此可見護理臨床路徑能夠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yī)療費用,降低因住院時間長和醫(yī)療費用較高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壓力。總之,護理臨床路徑能夠增強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對健康的認知度,減少住院時間與醫(yī)療費用。
[1] 藍玉清.不同護理用具在骨科臥位安全的綜合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學, 2015(05).
[2]黃新,喻瑛,龔俊仙,等 .東莞市43家醫(yī)院骨科護理人力資源狀況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 2012.19(16).
[3]王建榮,劉玉春,馬燕蘭.老年護理觀念及老年人特殊問題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59.
[4]賀愛蘭,張明學,主編.實用專科護士叢書骨科分冊[M].第1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9.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6.081
2095—9559(2017)06—3587—01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