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長期穩(wěn)定到動蕩起伏
——日本社會心理與安倍內閣支持率變化

2017-11-21 21:16霍建崗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17年10期
關鍵詞:內閣支持率丑聞

霍建崗

截至2017年5月28日,安倍晉三任日本首相時長達1981天,*安倍2006-2007年曾任首相一年,2012年12月至今再次任首相,此處為兩次任職時間總計。超過小泉純一郎,僅次于佐藤榮作與吉田茂,成為二戰(zhàn)后當政時長第三位的首相。*“戦後3位、在任1981日の長期政権「安倍1強」崩れぬ支持率堀江浩”,朝日新聞,2017年5月29日。另據(jù)統(tǒng)計,顯示支持率上下震蕩幅度的“標準偏差值”,安倍第二次執(zhí)政僅為5.9,*“逢坂厳:“支持率が如実に示す1強の姿,http://webronza.asahi.com/journalism/articles/2017061000004.html.(上網(wǎng)時間:2017年9月17日)較為穩(wěn)定,在“動蕩不安”的冷戰(zhàn)后日本政局中顯得頗為異類。進入6月后,日本政壇風云突變,安倍支持率一路急跌,一度落至不足30%的“警戒水位”。就在外界紛紛看衰安倍之際,8月內閣改組后支持率逐漸回升,達到相對“安全”的水平。利用逐漸穩(wěn)定的支持率,9月28日安倍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為其執(zhí)政至2021年開路。之前的“波瀾不驚”與近幾個月的“風起云涌”,是10年來日本民意潮流變化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本文試圖從日本社會心理的角度,對安倍內閣在較長時間內穩(wěn)定的根源、近期支持率變化的背景進行分析。

一、安倍內閣的支持率為何能較長期維持穩(wěn)定

今年6月前安倍支持率居高不下,用傳統(tǒng)的日本政治的研究經(jīng)驗無法解釋,也與過去的任何一屆內閣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第一,安倍兩次執(zhí)政民眾評價大相徑庭。2006年9月26日至2007年9月26日,安倍首次擔任首相,支持率從起步時的60%多降至下臺前不到30%的水平,政權末期安倍還被戲稱為“讀不懂空氣的首相”“公子哥首相”,輿論對其一面倒地否定。其公開下臺理由雖為潰瘍性大腸炎痼疾,但實則是因其在黨內眾叛親離,執(zhí)政基礎早已崩潰。而根據(jù)《每日新聞》民調,第二次執(zhí)政安倍的起步支持率僅52%,*“安倍內閣支持52% 生活変わらぬ62%”,每日新聞,2012年12月27日。但穩(wěn)定性極高,長期維持在50%為上下10個百分點的范圍內。截至2017年6月中旬,安倍內閣支持率為48%,不支持率為36%,*“世論調査安倍內閣「支持する」48%「支持しない」36%”,NHK電視臺,2017年6月12日。與第一次執(zhí)政時的高開低走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丑聞對安倍的負面影響一度幾可忽略不計。一般而言,丑聞對日本政治家殺傷力很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首相田中角榮、竹下登分別因受賄丑聞下臺;1989年時任首相宇野宗佑因包養(yǎng)藝妓丑聞,僅執(zhí)政了69天; 2007年安倍支持率一路走低,養(yǎng)老金數(shù)據(jù)丟失問題及層出不窮的大臣丑聞也是重要原因。但安倍二度執(zhí)政后,民眾突然對安倍極為“寬容”,執(zhí)政至今已有小淵優(yōu)子、松島綠、今村雅弘等多名大臣因各種丑聞辭職,2016年內閣重要支柱、被稱為安倍“四人幫”重要成員的的甘利明因涉嫌利益關說、受賄等辭職,卻并未讓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大跌。即便是安倍自身牽涉森友與加計學園的丑聞,支持率在此后數(shù)月間仍然維持堅挺。在安倍執(zhí)政的大多數(shù)時間內,負面新聞的影響極小。

第三,民眾對安倍政策的好感度較低,卻不影響內閣支持率。政治學有所謂的“理性人假設”,即擁有自由意志的選民,通過對政策的理性思考,決定是否支持某一政黨或某一政治家,也就是說,對政策的支持度與對政府的支持度正相關。但此假說在安倍內閣卻并不成立,即便是安倍絕對擁躉的《產(chǎn)經(jīng)新聞》的民調,也顯示民眾對安倍內閣的政策特別是經(jīng)濟政策印象惡劣。2016年底《產(chǎn)經(jīng)新聞》與富士電視臺聯(lián)合民調顯示,安倍的經(jīng)濟政策持好評者僅34.4%,不持好評者則高達55.9%;對社會保障政策民眾的態(tài)度更為嚴厲,持好評者僅25.7%,不持好評者高達63.7%;即便是外交與安保政策,持好評者也僅48.2%,略高于不持好評者的42.6%。但是,同一民調中,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卻高達55.6%,遠高于不支持率30.9%。*“【産経FNN合同世論調査】主な質問と回答(12月)”,產(chǎn)經(jīng)新聞,2016年12月19日內閣支持率與政策支持率基本無關。

第四,民眾對安倍專權“無動于衷”。二戰(zhàn)后日本社會汲取軍國主義殘暴統(tǒng)治的慘痛教訓,對政府權力的擴張極為敏感。歷屆內閣提出為政府擴權的法案往往會受到民意的反彈而折戟。冷戰(zhàn)后數(shù)屆政府均希望推動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與制定“共謀罪”相關法案,均因懼怕民意反撲致支持率下跌而不得不放棄。安倍上任后,一再挑戰(zhàn)這些敏感議題,2014年強行解禁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2015年強行通過安保法案,2017年強行通過“共謀罪”相關法案。政策支持率與內閣支持率背離的現(xiàn)象再度顯現(xiàn)。2015年9月21日《讀賣新聞》民調顯示,58%的民眾反對通過安保法案,遠超支持的31%,安倍的支持率也一度跌至41%,*“內閣支持41% 不支持51% 再び逆転 安保法「説明不十分」”,讀賣新聞,2015年9月21日。但很快回升至51%。民眾對安保法案的暫時反對并未動搖對安倍內閣的支持。“共謀罪”的相關民調更說明了上述傾向,盡管51%的民眾認為該法案會導致“市民運動的萎縮”,但同期內閣支持率卻高達58.7%。*“「政権に緩み」73%共謀罪「市民運動萎縮も」51%共同世論調査”,東京新聞,2017年4月24日。

如上所述,日本民眾不看好安倍的內外政策,卻并不體現(xiàn)在支持率上;嘴上反對安倍的專權獨裁,對丑聞也表示不快,但仍選擇支持安倍。實際上,不少民眾對安倍的支持并非出自真心,表現(xiàn)為“隨口的支持”或者“無奈的支持”,而對安倍的反對,很多也并非出自心底的“恨意”,而多是因為安倍的執(zhí)政破壞了某些日本既有的“規(guī)則”,民眾認為他的做法客觀上“不恰當”,因此在接受民調的時候表達“反對”,這種反對是膚淺的,也是缺乏持久性的。

民眾對安倍的執(zhí)政“消極支持”和“消極反對”并存,由以下幾個條件所決定。

第一,失敗帶來的“習得性無助”讓民眾消極心理上升。社會心理學認為,當動物和人經(jīng)歷無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時,他們就會習得一種被動和無助感,此即所謂的“習得性無助”。日本選民特別是中間選民曾有強烈的政治參與熱情,2007年民主黨*日本民主黨2016年3月改名為“民進黨”,本文中該時間點之前涉及該黨的稱為“民主黨”,之后的稱“民進黨”。依靠城市中間選民的熱情支持擊敗自民黨,在野黨控制了參議院;在民眾的支持下2009年民主黨取得眾議院大選的勝利,讓自民黨交出政權。民眾希望通過民主黨的執(zhí)政,改變日本經(jīng)濟長期停滯的局面,改革社保體制讓民眾享受更可靠的福利,修正外交路線讓日本享有更高的國際地位。但民主黨執(zhí)政的3年,各方面都乏善可陳,甚至出現(xiàn)了很多難以解決的新問題。民眾的一腔熱血歸于泡影,心理遭受巨大挫折。這種挫折使許多民眾對自身“努力”的作用產(chǎn)生懷疑,“習得性無助”就此萌生,產(chǎn)生了“無法主導國家政治進程”的被動感,參與政治的興趣大大降低。一般而言,日本新政府上臺時支持率都會非常高,表明民眾對新政府的強烈期待,也是他們熱衷于政治參與的表現(xiàn)。如在小泉純一郎2001年上臺時支持率超過80%,2009年鳩山由紀夫上臺時支持率也超過70%,但2012年底安倍2012年上臺時支持率僅52%,顯示民眾對安倍“不抱太大希望”,不再熱衷與政治互動,與政治的距離拉大。

“習得性無助”不僅讓民眾對政府、政治人物缺乏信心,對焦點政策的關心度也大幅下降,范圍大大縮小,只對眼前、切身利益感興趣,對其他問題缺乏介入的沖動。安倍執(zhí)政時期,針對重大問題民眾常常是“嘴上反對,實際上無視”。雖然在民調中民眾對某些政策表達反對的意思,但實際上并非是從心底里否定該政策。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安保法案、“共謀罪”相關法案乃至修憲,雖是涉及國家走向的重大問題,但均非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緊要問題,只是因為這些問題違反了日本長期遵循的和平主義等重要的原則,民調中這些政策的反對者往往大幅超過支持者,但這些反對是膚淺的,隨便的,并不會影響安倍的內閣支持率。實際上,反對上述法案的街頭運動參加者也多為左翼選民,大部分在民調中表達反對之意的民眾都未參加,他們往往認為,即便自己反對,也難以對政治進程造成實質影響,安倍還是會如期推進自己的政策。

第二,“安倍經(jīng)濟學”的民粹政策對民眾有“麻醉”作用?;凇傲暤眯詿o助”的消極支持,并不足以長期支撐政權,僅僅只是內閣支持率穩(wěn)定的前提?!鞍脖督?jīng)濟學”的民粹效果,讓民眾安于現(xiàn)狀,是鞏固“消極支持”的重要條件。

民眾對“安倍經(jīng)濟學”并無特別強烈的感情,也未能享受政策帶來的豐厚即時利益,2016年2月《日本經(jīng)濟新聞》的民調顯示,50%的民眾對“安倍經(jīng)濟學”不持好評,遠高于持好評的31%,*“アベノミクス「評価せず」50% 本社世論調査”,日本經(jīng)濟新聞,2016年2月28日。同年6月《每日新聞》的民調也顯示,61%的民眾認為應該修改“安倍經(jīng)濟學”的政策,遠高于主張繼續(xù)推進的23%。*“本社世論調査アベノミクス「見直すべきだ」61%”,每日新聞,2016年6月19日。從效果來說,盡管日本政府宣稱自2012年12月起的經(jīng)濟增長至今已達57個月,但實際上日本民眾仍缺乏經(jīng)濟好轉的實際感受,根據(jù)厚生勞動省的統(tǒng)計,工薪階層的實際工資一直到2017年5月才實現(xiàn)時隔6年的正增長,*“実質賃金6年ぶりプラス 16年度、名目も増加”,日本經(jīng)濟新聞,2017年5月23日。此前一直呈下跌趨勢。日本央行2013年提出的兩年內實現(xiàn)2%物價增長的目標,也已經(jīng)連續(xù)6次推遲,至今仍未能實現(xiàn)。

但民眾對“安倍經(jīng)濟學”也并未明確強烈地反對,盡管成效不彰,但對繼續(xù)推動“安倍經(jīng)濟學”,民眾樂觀其成。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上述“習得性無助”的心理所致。民主黨執(zhí)政前曾提出“消費者第一”的口號,鼓吹增加補貼、減少稅收,讓民眾直接獲益。但執(zhí)政后經(jīng)濟未能有所起色,許諾的利好也并未能夠兌現(xiàn)。對民主黨粗糙的民粹政策的失望,讓民眾對“命運改變”的要求降低,并不迫切要求經(jīng)濟政策立刻帶來變化,只要存在變化的可能,民眾愿意等待。因此,盡管民眾對“安倍經(jīng)濟學”的現(xiàn)實狀況并不滿意,但他們愿意將“安倍經(jīng)濟學”視為“期貨”,等待未來兌現(xiàn)。二是因為擴大財政支出的民粹手段成功“收買”民眾。“安倍經(jīng)濟學”的“三支箭”是量寬、財政手段與結構改革,其中增加財政支出是所有民粹政權慣有的手段,結構改革則是小泉執(zhí)政時吸引民眾的民粹手段。增加財政投資能最有效地討好民眾,但鑒于日本債臺高筑的現(xiàn)實,如果只采用增加支出的手段肯定難以為繼,安倍恐會重蹈民主黨的覆轍?!鞍脖督?jīng)濟學”的“第一支箭”量寬最大限度彌補了其財政民粹的負面效果。日本央行購買巨額國債釋出基礎貨幣大幅壓低匯率,使跨國企業(yè)的賬面利潤上升。這幾年日本的財政收入增長明顯,增加財政開支后政府提出一些“惠民措施”不太容易引起輿論的擔心。安倍執(zhí)政期間日本各政府部門預算要求的總額連續(xù)4年突破100萬億日元大關 ,與此前歷屆內閣的捉襟見肘形成鮮明對比。三是因為“安倍經(jīng)濟學”導致資產(chǎn)價格上漲,中上層資產(chǎn)者賬面獲益,下層民眾也對資產(chǎn)價格的溢出效應有期待。巨額量寬提供的流動性加上日元貶值導致企業(yè)業(yè)績“改善”促使資產(chǎn)價格上漲,2012年底安倍剛上臺時東京股指僅10000點左右,而2017年6月2日股指時隔1年半之后再次突破2萬點達到20177.28點,不少民眾因為股價的上漲獲利,即便不持有股票者也將此視為“光明未來”的標桿。相當部分民眾被“集體催眠”,相信即使現(xiàn)在不如意,未來很有可能是光明的。因此,盡管不是特別支持安倍的政策,但對其繼續(xù)執(zhí)政并不強烈反對。

日本在野黨和部分經(jīng)濟學家一直在指出“安倍經(jīng)濟學”的弊病,企圖喚醒被催眠的民眾,但“安倍經(jīng)濟學”帶來的“收益”是直觀可見的,而其可能的損失,則要通過邏輯嚴密的推演才能理解,是需要想象的。盡管日本學界與政界質疑之聲間或有之,但因為他們的觀點并非如“安倍經(jīng)濟學”那樣“通俗易懂”,同時也違逆民眾天然具有的追求利益的心理,因此很難得到主流民意的認可。

第三,選民選擇的機會成本歸零導致對政治缺乏興趣。微觀經(jīng)濟學的機會成本概念認為,決策過程中選擇某一選項,必然會放棄其他一個或多個選項,而被放棄的最有價值的選項,就構成被選擇的選項的機會成本。

安倍執(zhí)政的基本盤也就是死忠派,是支持率的基礎,但因為不受執(zhí)政效果、丑聞等因素的影響,對支持率的變化影響并不大,所以中間選民流向的變化是導致支持率忽高忽低的主要原因。2017年8月5日《每日新聞》的民調顯示,當前日本民眾中中間選民的比例達47%,*“毎日新聞世論調査民進代表「関心ない」52%無黨派層など冷ややか”,每日新聞,2017年8月5日。也就是這部分約半數(shù)的民眾,成為決定安倍支持率走向的核心力量。

近幾年安倍支持率變化不大,是因為中間選民態(tài)度相對穩(wěn)定,而決定中間選民態(tài)度的,不僅是“習得性無助”與對“安倍經(jīng)濟學”未來的期待,更有機會成本歸零給他們帶來的無奈感。

機會成本的高低影響選民心理。若機會成本較高,選民須做出艱難抉擇,對被選選項的關心度自然也較高;若機會成本較低,選擇幾無懸念,民眾對被選選項的關心也相應較低。2000年后民主黨崛起成為可替代自民黨執(zhí)政的政黨。中間選民選擇了自民黨就不能選擇民主黨,在兩黨間抉擇的機會成本上升。正是意識到自身選票的重要性,中間選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大幅上升,2007年參議院選舉投票率高達58.64%,是2000以來該院選舉最高投票率。同理,2009年眾議院大選決定政權歸自民黨還是民主黨,投票率也因此創(chuàng)下歷史性的69.2%的高值。

2012年底的大選后,日本主流輿論認為民主黨并非合格的執(zhí)政黨,該黨被排除出“執(zhí)政黨候補”的行列。2012年之后安倍支持率的“穩(wěn)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中間選民在選擇執(zhí)政黨的時候只能選擇自民黨,機會成本大幅降低,甚至降至零成本。機會成本歸零對選民的心理有兩個作用。一是放棄對安倍政權表達意見的機會,中間選民即使對自民黨深懷不滿,也明白自民黨的執(zhí)政地位難以撼動,因此不少中間選民放棄投票,安倍執(zhí)政后的2014年大選,投票率大幅下降,僅為52.6%,為戰(zhàn)后歷屆眾議院選舉最低值。對自民黨不滿者不去投票或者不發(fā)表意見,會讓支持自民黨或者安倍的選民也就是基本盤的價值上升,自民黨的議席數(shù)輕松達到過半數(shù),與執(zhí)政盟友公明黨的議席數(shù)相加后超過眾議院議席總數(shù)的2/3。二是出現(xiàn)跟風、隨大流的現(xiàn)象。在“執(zhí)政可替代性政黨”消失之后,中間選民也出現(xiàn)分化,部分人持觀望態(tài)度,放棄發(fā)表意見的權利,另一部分人,也就是“那些自我意識弱或者對政治缺乏興趣的人最容易在最后幾分鐘發(fā)生突變,希望站在勝利者一邊,希望登上樂隊花車,希望一起吹著喇叭?!?[德]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著,董璐譯:《沉默的螺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6頁。當支持自民黨、支持安倍成為大勢所趨時,這部分中間選民害怕被孤立,希望站在多數(shù)派的一方,因此他們往往在投票或者民調中選擇支持自民黨和安倍。而這種支持,是無奈的支持,也是消極的支持。

第四,安倍形象定型讓民眾對其的支持產(chǎn)生惰性,改變不易。安倍形象確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民眾被說服的過程。社會心理學認為,說服一般采用中心途徑和外周途徑兩種模式,當民眾“有能力全面系統(tǒng)地對某個問題進行思考時,他們更多使用說服的中心路徑”,*[美]戴維·邁爾斯著,張智勇等譯:《社會心理學》(第八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第181頁。此時民眾關注論據(jù),若論據(jù)有利,民眾容易被說服。而說服的外周途徑,是指民眾關注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線索,而不考慮論據(jù)是否令人信服。*同上書,第182頁.。簡單而言,前者是寄希望于受眾的理性思考與分析,接受傳達者希望傳達的信息,而后者則是寄希望于受眾的感性。

安倍形象的確立,既包括中心途徑,也包括外周途徑。前者體現(xiàn)在自民黨在執(zhí)政經(jīng)驗、人才儲備上的優(yōu)勢凸顯,讓民眾相信“只有自民黨才能救日本”。安倍執(zhí)政期間,日本的經(jīng)濟也沒有發(fā)生很大的危機,加上“安倍經(jīng)濟學”提出了多項民粹政策,這些都是能夠說服民眾的“中心材料”。中心途徑的說服只能對某些愛思考的民眾起作用,更多的民眾對政治不熟悉,也不關心,口耳相傳或者媒體的灌輸,就會讓民眾對政治現(xiàn)象和人物做出感性的判斷。在不少人心中,“自民黨”“自民黨政治家”與“民進黨”“民進黨政治家”已經(jīng)被劃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別,前者是“經(jīng)驗豐富的、有能力的”代名詞,而后者則成為“缺乏執(zhí)政經(jīng)驗的、無能的”代名詞。好惡的定型往往鞏固民眾對對象的判斷。因此,就算民主黨的某件事做得比較好,安倍政府的某件事做得比較差,因為與已經(jīng)形成的對它們的印象形成沖突,往往會被忽略掉,很難改變他們已經(jīng)形成的概念。安倍形象的定型造成了安倍支持率的相對穩(wěn)定。2017年6月日本廣播公司(NHK)的民調顯示,當時安倍的內閣支持率為48%,而支持他的理由中,居首位、占50%的是“似乎比其他內閣要好一點”。*“世論調査安倍內閣「支持する」48%「支持しない」36%”,NHK,2017年6月12日??梢钥闯?,好惡的定型對民眾的判斷形成了重要的影響。

二、近期安倍支持率為何跌宕起伏

2017年6月,各大媒體的民調均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突然大幅度下跌,在7月3日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前后,支持率再度劇烈下挫。時事通信社、《每日新聞》等的民調甚至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已經(jīng)跌破30%。根據(jù)日本政界的慣例,支持率跌破30%,意味著該屆內閣不受民眾的歡迎,首相的權威將大幅受挫,政權動搖不可避免,黨內潛在政敵浮出水面,向首相提出挑戰(zhàn),政權的混亂又會導致支持率進一步下跌,一般而言該屆政府就不得不下臺了。也就是說,在7月間安倍內閣已經(jīng)進入了“危險水域”,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造成政權崩塌。然而,就在外界普遍看衰安倍的時候,8月3日安倍改組內閣后,支持率竟然觸底反彈,部分媒體的民調更顯示支持率再次超過不支持率,安倍內閣似乎再次闖過“鬼門關”。這其中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第一,丑聞并不是安倍支持率下跌的直接原因。外界多認為2017年6~7月安倍支持率大幅下跌是森友、加計學園丑聞所致,但事實上安倍涉嫌為其右翼擁躉低價買地斡旋的“森友學園事件”2月即被揭露,旋即日媒又揭發(fā)安倍涉嫌向政府機構施壓、為其數(shù)十年好友加計孝太郎所開辦的大學增設獸醫(yī)學部掃清障礙,但同期安倍內閣支持率只下跌數(shù)個百分點。4月安倍在眾議院厚生勞動委員會面對民進黨議員的質詢時,不無得意地揶揄對方:“現(xiàn)在內閣的支持率是53%,自民黨和民進黨的支持率是多少,你應該明白。”*“「証人喚問は不要內閣支持率が53%」安倍首相のオウンゴール4點目”,http://noraneko-kambei.blog.so-net.ne.jp/2017-04-13.(上網(wǎng)時間:2017年9月14日)安倍引用的是NHK的民調,當時自民黨的支持率是38.1%,民進黨的支持率只有6.7%,*“政治意識月例調査 2017年”,https://www.nhk.or.jp/bunken/research/yoron/political/2017.html.(上網(wǎng)時間,2017年9月14日)安倍以此自詡民意基礎非常穩(wěn)固,譏諷對方缺乏民意支持。5月前文部科學省事務次官前川喜平證實首相官邸確曾向文科省施壓,要求該省為增設獸醫(yī)學部開綠燈,安倍支持率也并未大跌。但在7月3日東京都議會選舉前后,安倍支持率卻急速下跌,丑聞對安倍內閣的負面影響“嚴重滯后”,而且似乎是“不經(jīng)意間”突然爆發(fā)。

第二,年輕人對安倍的支持率基本不受整體支持率變化影響,居高不下。據(jù)《朝日新聞》的民調顯示,安倍首次執(zhí)政時20~30歲年齡段的內閣支持率在所有年齡段中最低,年齡越高支持安倍越明顯。第二次執(zhí)政20~30歲年齡段一躍成為最支持安倍的群體。而且2000年后唯有安倍內閣最受年輕人青睞。*“加計森友問題 それでも崩れない「安倍支持」の理由”,朝日新聞,2017年5月29日。事實上,年輕世代也是最支持“安倍經(jīng)濟學”的年齡段,支持率往往高出其他年齡段一大截。2017年6月《讀賣新聞》民調中安倍內閣支持率驟跌12個百分點至49%,但18~29歲年齡段的內閣支持率仍然維持在65%的高水平,30~40歲年齡段的支持率也超過60%,*“若者が安倍政権を支持する本當の理由~30代以下內閣支持率60%超”,http://meltnakibunde.hatenadiary.jp/entry/2017/06/19/174724,上網(wǎng)時間:2017年6月22日。并未受到丑聞的影響。

第三,自民黨的支持率并未同步下跌。過去歷屆內閣支持率下跌時,執(zhí)政黨的支持率也一般會同步下跌,這是民眾對政府執(zhí)政不滿的反映。但安倍內閣的情況與之前歷屆內閣均不相同。以NHK的民調為例,在安倍支持率穩(wěn)定時,執(zhí)政的自民黨的支持率也同步維持在很高的水平。安倍丑聞被披露之后的2、3、4月,自民黨的支持率分別為36.9%、38.1%、37.5%,相當穩(wěn)定,7月內閣支持率大幅下降,而自民黨支持率只是從6月的36.4%降至30.7%,降幅遠遠小于內閣支持率。8月安倍內閣改組后,自民黨支持率迅速回升,9月已經(jīng)基本恢復到丑聞發(fā)生前的水平,為37.7%。*“政治意識月例調査 2017年”,https://www.nhk.or.jp/bunken/research/yoron/political/2017.html.(上網(wǎng)時間:2017年9月14日)同期,盡管民進黨針對安倍的丑聞大力抨擊,但該黨支持率始終無起色,一直未能突破8%的水平。

第四,支持率短期動蕩后逐漸回穩(wěn),但仍有震蕩。7月支持率大幅下跌后,安倍迅速表現(xiàn)出“誠懇”姿態(tài),8月成立的內閣被其稱為“做事能手內閣”。果然,民眾似乎忘記了前不久對其的批評,支持率逐漸回升。特別是不支持率逐漸降低,9月初時事社的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增至41.8%,不支持率降至36.7%,支持率再次高于不支持率。一般而言,內閣不支持率一旦超過支持率,很難逆轉,但安倍內閣卻能多次在支持率落后于不支持率的情況下實現(xiàn)逆轉。但在安倍解散眾議院之后,時事社的民調顯示,支持率跌至37.1%,而不支持率再次升至41.8%。*“衆(zhòng)院選投票先、自民30%=內閣不支持、支持を逆転―時事世論調査”,時事社,2017年10月13日。盡管沒有大跌,但顯示安倍內閣的民調在恢復的過程中仍然有震蕩。

整體民調、年輕族群的民調以及自民黨的支持率,三者之間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既反映了上述“消極支持”“消極反對”仍在起作用,同時也說明了此次支持率的動蕩,有著并不平常的原因。

第一,安倍并非因執(zhí)政不力而被民眾所厭棄。在日本民眾的心目中,冷戰(zhàn)后既有能力推動改革與諸項政策,又與丑聞無涉的首相,只有被稱為“政壇獨狼”的小泉純一郎。在日本政治語境中,政治家所謂的“德”不僅指潔身自好、清正廉潔,更要求站在民眾的角度上,優(yōu)先考慮民眾的利益。小泉退位之后,日本民眾很希望能再出現(xiàn)“德才兼?zhèn)洹钡念I導人,但此后自民黨三位首相、民主黨三位首相,均在德、才等方面與小泉有距離,多執(zhí)政僅1年左右,形成“六年六相”的局面。在此過程中,民眾積累的“失敗感”,在首相的選擇上也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tài)。有德有才當然最好,但顯然民眾對此已經(jīng)失去了信心,因此,對德、才的要求也大幅度下降。盡管安倍在德、才方面與小泉有很大距離,但民眾還是認可了安倍。2016年底《產(chǎn)經(jīng)新聞》民調顯示有67.1%的民眾對安倍的人品給予好評,61.4%的民眾認為安倍擁有領導能力。*“[産経FNN合同世論調査]主な質問と回答(12月)”,產(chǎn)經(jīng)新聞,2016年12月19日。民眾并不十分指望安倍成為優(yōu)秀的執(zhí)政者,只要能夠表現(xiàn)對民意“謙虛”的態(tài)度,民眾愿意相信安倍“站在民眾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安倍“才具尚可”“執(zhí)政為民”尚未出現(xiàn)破綻的背景下,丑聞只被視為“瑕疵”,難以傷及其執(zhí)政基礎。閣僚丑聞,甚至安倍自身的丑聞這些負面因素也被民眾所容忍。2017年2月日媒曝出安倍涉嫌向支持他的“森友學園”低價提供國有地塊后,因缺乏切實證據(jù),民眾只是半信半疑,安倍的“中心形象”仍然良好。內閣支持率只是略有下降,直至6月中旬,NHK民調還仍顯示內閣支持率高達48%,超過不支持的36%。*“世論調査安倍內閣「支持する」48%「支持しない」36%”,NHK,2017年6月12日。

第二,“誠實”這一“中心形象”崩塌是支持率急跌的導火索。如上所述,安倍的“才能”并未被否定,民眾對“以權謀私”這一違反政治家私德的行為也有較高容忍度,因此安倍的支持率并未大幅下跌。2017年六七月間支持率的驟跌源于安倍“誠實可信”這一“中心形象”的坍塌,及民眾對其“執(zhí)政為民”的懷疑。安倍的傲慢讓他無視民意,公然說謊。安倍極力撇清自己與丑聞的關系,高達74%的民眾對安倍的辯解表示“不相信”,希望安倍能說清楚講明白。*“毎日新聞調査內閣支持36%前回から10ポイント下落”,每日新聞,2017年6月18日。若安倍能準確讀懂民意,回應民意要求,支持率應不會驟然下跌。但安倍變本加厲,不僅矢口否認與丑聞有關,在文部省前事務次官“實名舉報”安倍確曾向該省施壓為加計學園增設獸醫(yī)學部開綠燈之后,政府不惜對舉報者進行人身攻擊,針對接連被揭露的相關政府文件,安倍也拒絕承認其真實性,讓民眾嚴重質疑“誠實可信”這一政治家必備的中心人格。2017年6月18日共同社民調顯示安倍支持率跌至44.9%,較上月下降10.5個百分點,而不支持的理由中占首位的是“首相無法信任”,為41.9%,*“日本內閣支持率大跌至44.9%”,共同社,2017年6月18日。與2016年底多數(shù)民眾對安倍人品的肯定形成鮮明對比。

政治上的一意孤行與閣僚丑聞只是雪上加霜,而非關鍵原因。在2017年6月安倍支持率急跌之前,導致稻田朋美辭職的自衛(wèi)隊南蘇丹維和行動記錄瞞報早已發(fā)生,稻田還聲稱應恢復軍國主義的“教育敕語”的“核心精神”。民意早已對稻田持否定態(tài)度,卻并未動搖安倍的支持率。稻田被迫辭職是內閣支持率暴跌的后續(xù)效應而非原因,稻田的丑聞進一步強化民眾對安倍的“惡感”,因此安倍才不得不“揮淚斬馬謖”以止損。同理,6月安倍強行在國會通過共謀罪相關法案,若在安倍“中心形象”尚牢固時,也不會對其支持率有重大影響,如2015年安保法案通過時即是如此。但正因為安倍在森友、加計等問題上的錯誤應對導致其“中心形象”的坍塌,與稻田的丑聞一樣,強行通過法案也成為安倍“濫權”“傲慢”的罪狀,從而讓安倍雪上加霜。

第三,年輕族群重視安倍的才能,受“中心形象”坍塌的影響不大。據(jù)日本電視臺街頭訪問,年輕人支持安倍的理由,一是認為其“沒有急劇的變化,感覺不錯”,二是比過去的內閣都要穩(wěn)定,三是覺得在野黨實在是不成器。針對年輕人的這種心理,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姜尚中認為:“年輕人缺乏想象力,只能看到瞬時的風速(眼前的利益)”。*“[考察]若者は圧倒的に安倍政権支持”,http://健康法.jp/archives/30935.(上網(wǎng)時間:2017年6月23日)對年輕人而言,安倍執(zhí)政的幾年間,巨額量寬對經(jīng)濟有加溫作用,就業(yè)市場大有起色,盡管正式工難改絕對減少之勢,但臨時工等非正式工增加明顯。據(jù)2017年5月30日厚生勞動省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當年4月日本“有效求人倍率”高達1.48倍,是1974年首次統(tǒng)計以來的第二高值,*“求人倍率バブル期超え非正規(guī)増で好況感には程遠く”,東京新聞,2017年5月31日。對年輕人而言“能提供就業(yè)的首相”的光環(huán)極為誘人。他們在社會中居于相對弱勢,未來最不可預測,因此面對“安倍經(jīng)濟學”向他們提供的“當前可及的利益”與“可能實現(xiàn)的前景”時,最容易被“征服”。安倍是否廉潔、是否遵守政治紀律對他們而言重要性就并不那么突出了。因此,即便安倍深陷丑聞,年輕人對安倍的支持率仍然超過60%,同時也無法容忍對安倍的指責。

第四,轉變執(zhí)政姿態(tài)后支持率的上升實際上是自民黨支持層的回流。安倍在政治上緩和傲慢的態(tài)度以及排除“問題閣僚”等做法減少了民意對安倍的反感。8月3日安倍改組內閣時,精心挑選人選,排除明顯不適任的法務相金田勝年等“問題閣僚”,更換“安倍朋友”色彩強烈的總務相高市早苗、厚生勞動相鹽崎恭久等,引進新防衛(wèi)相小野寺五典、新外相河野太郎等受民眾認可的新閣僚。安倍也宣稱這是“做事能手內閣”,“要傾聽民眾的聲音,與民眾一同推動政治向前發(fā)展”,*“首相會見要旨第3次改造內閣”,朝日新聞,2017年8月4日。在修憲問題上也稱要傾聽民意,表現(xiàn)出謙虛謹慎的姿態(tài)。8月初,安倍在各家媒體民調中的支持率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恢復,9月初的民調顯示支持率繼續(xù)小幅緩慢上升。不過,支持率的回穩(wěn),并不能說明安倍執(zhí)政的基礎重新穩(wěn)固。如上所述,僅靠自民黨固有的支持基礎,并不足以讓其政權堅如磐石,對安倍而言,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才能“長治久安”。六七月間,內閣支持率之所以急跌,除了中間選民的背離,自民黨支持層中的部分民眾對安倍內閣“看不下去”,暫時對其表示不支持也是重要原因。但此部分民眾與中間選民對安倍政府的真實態(tài)度并不一致。對自民黨支持者而言,安倍是“自己人”,稍作懲罰,讓其放棄狂妄的姿態(tài),目的就算達到。因此,在安倍表現(xiàn)出一定的“謙遜”姿態(tài)之后,自民黨支持層回流的趨勢較明顯,而中間選民則仍在觀望。2017年8月28日《日本經(jīng)濟新聞》的民調顯示,自民黨支持層對安倍的支持率從79%恢復至84%,但中間選民的內閣支持率仍然只有19%,僅比8月4日的民調上升2個百分點。*“本社世論調査無黨派の支持戻らず 19%どまり政権になお逆風自民総裁3選「反対」52%”,日本經(jīng)濟新聞,2017年8月28日。

三、結 語

大選中安倍率領的自民黨的選情之佳遠超出內閣支持率的水平,恰恰證明日本民眾對安倍“消極支持”、“消極反對”的態(tài)度至今日仍然發(fā)揮著作用。

第一,“人和”雖不足,但“天時”“地利”有助安倍穩(wěn)定選情。10月11日《日本經(jīng)濟新聞》的民調顯示,盡管內閣支持率僅37%,不支持率高達48%,但自民黨在選舉中將奪得眾議院大多數(shù)的議席,選情與支持率出現(xiàn)較大的差距。支持率的高低,并非決定選舉勝負的充分條件。盡管支持安倍內閣僅是選民的少數(shù),但在眾議院465席中,僅產(chǎn)生一名當選者的小選舉區(qū)有289個,在小選舉區(qū)只有反對安倍或自民黨的選民將票集中投向在野黨共同推出的候選人,才可能擊敗自民黨候選人。但目前在野黨四分五裂,最大在野黨民進黨放棄推出候選人,旗下議員或投奔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創(chuàng)立的希望黨,或成立立憲民主黨,或干脆以無黨派身份參選,力量分散。而希望黨為爭搶對安倍不滿的票源,攻擊立憲民主黨、日本共產(chǎn)黨等,在野黨勢力進一步分散,讓本來并不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自民黨漁翁得利,鞏固了原本并不堅實的基礎。同時,如上所述,在安倍眾多的反對者中,不少是“消極反對”,若有足以挑戰(zhàn)自民黨的大在野黨,“消極反對”的選民將票投給該黨,或可轉變?yōu)椤胺e極反對”,但無論是希望黨還是立憲民主黨均不堪人望,目前并無堪取代自民黨的“替代執(zhí)政”的政黨,因此這部分選民特別是中間選民,往往放棄投票,讓投票率走低,從而使支持率并不高、但卻擁有較強大的“組織票”的自民黨的優(yōu)勢凸顯,推高了安倍自民黨的選情。

第二,安倍致力于重構而非主動修復“中心形象”。自民黨支持層回流與在野黨的分裂雖可讓安倍勝選,但并不意味著安倍執(zhí)政從此高枕無憂。中間選民缺乏對安倍內閣信心的現(xiàn)狀并未根本改變,安倍在丑聞問題上仍然未能擺脫“說謊”的嫌疑,民眾對其的信任仍在較低水平。安倍曾誓言與森友、加計學園丑聞無任何關系。現(xiàn)在若承認有關,無異于自認曾經(jīng)說謊,作為首相、政治家的資格更受質疑,甚至被迫下臺;若堅決不承認有關,則難以對層出不窮的不利證據(jù)做出有說服力的解釋,民眾對其人格的質疑難以消除。若不能讓民眾恢復對其人格的信心,那么安倍的“中心形象”仍然難以徹底修復。因此,安倍寄希望于在野黨不能繼續(xù)推出對其不利的材料,期待輿論對其的反彈逐漸平息,隨著時間的流逝民眾逐漸淡忘其曾經(jīng)“滿口謊言”,讓“中心形象”自然被重構。同時,安倍將朝鮮射導、核試驗等問題抬高為“國難”,將此次大選稱作“突破國難的選舉”,并宣稱日本要在向朝鮮施壓方面“起到領導作用”,*“安倍首相「北朝鮮への圧力日本が主導的役割を」”,NHK,2017年9月5日。顯示自己作為“能保衛(wèi)日本安全的首相”的形象,突出“執(zhí)政為民”的內容,沖淡“中心形象”中人格部分的比重,欲以此奠定其未來執(zhí)政的民意基礎。安倍此策略能否奏效,將決定未來其執(zhí)政是否穩(wěn)定?!?/p>

猜你喜歡
內閣支持率丑聞
岸田支持率跌至新低
岸田內閣與日本政治走向
《CNN》特朗普支持率創(chuàng)新低
丑聞也是文明生長的契機
“天才韓寒,是當代文壇的最大丑聞
新津县| 阳江市| 昌黎县| 义马市| 莱西市| 阿克陶县| 麻阳| 石棉县| 望江县| 湛江市| 兴文县| 加查县| 凤翔县| 临夏县| 双柏县| 巴青县| 梓潼县| 德化县| 正镶白旗| 长治市| 玛沁县| 湟中县| 钦州市| 敖汉旗| 江门市| 西青区| 资溪县| 松原市| 丰都县| 万荣县| 庆云县| 沙雅县| 桂林市| 大石桥市| 灵台县| 南和县| 平顺县| 莎车县| 九龙坡区| 蓬莱市|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