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伯海
“文學是人學”再續(xù)談
——賀錢師百歲壽誕
文/陳伯海
業(yè)師錢谷融先生今年正步入百歲華誕,剛好又是其震驚文壇的大作《論“文學是人學”》發(fā)表60周年。母校為其慶壽,囑寫一篇文字,但不屬純紀念性的,要重在究明學理。作為親炙教益的門生,固自義不容辭,遂不恤年邁筆衰,勉力從事,仍以老師倡揚的“文學是人學”為題,試加闡釋如下。
從歷史源流上看,我們當承認,“文學是人學”命題的提出,標志著“以人為本”的文學本原觀的確立,同時也便是具有鮮明現(xiàn)代性的文學本體論趨于成熟的表征。這樣說,并不等于否定傳統(tǒng)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人的本原作用(人永遠是文學活動的主體,文學作品也必然鐫有人的生命的印記),而意在表明由于傳統(tǒng)社會中的人普遍地處于從屬地位,其本原意義常受壓抑,難以得到彰顯,只有待到近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與市場經(jīng)濟下具有獨立自主人格的人的出現(xiàn),“以人為本”的文學觀方有可能明確樹立。
我們知道,西方古代占主導地位的文學觀是“摹仿自然”說,“自然”(指整個對象世界)成為文學的本原(柏拉圖更以“自然”為“理念”的影子,于是“理念”成為文學藝術的最終本原),其中自亦包括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及其相互關系在內,但在“自然”的大背景下并不顯得特別突出。中世紀教會以人為上帝的仆從,文學的神圣功能在于“光耀主恩”(所謂神學本原),盡管這“上帝”的形象無非是人的希望與信念的投影,而異化了的神圣終于掩抑了人自身。待到中世紀晚期“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大力標舉“人文主義”,“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發(fā)揚開來,文學的“人學本原觀”始得到初步樹立。之后古典主義者高標人的理性精神,浪漫主義者推重人的情感生命,到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的生命哲學、意志哲學、心理分析學派以及各種現(xiàn)代主義潮流又大力鼓吹非理性的作用,總體說來仍不離乎“人”這個本原?,F(xiàn)代思潮中也有以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語言符號學為代表的以宣揚“文本”的核心地位來取代“人本”的主張,更有像解構主義乃至消費主義那樣將“人本”與“文本”一并打破,使文學藝術活動完全融人日常生活及符號游戲的種種試驗,待拭目以觀其效。
再來看我國的傳統(tǒng)。自古以來,在我們的文學領域中也出現(xiàn)過“詩言志”“詩緣情”“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乃至“以情志為本”諸種提法,形成了傳統(tǒng)文學中的“人學”內核,足可珍視。但古代中國人所肯定的“志”或“情志”,實屬一種與宗法禮教人倫緊相關聯(lián)的“懷抱”(參見朱自清《詩言志辨》所述),傳統(tǒng)倫理關系支配著人的思想感情,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的訓導,故“情志為本”仍須歸結于“文原于道”,而文學也就成了禮教、政治的工具。政教工具論的文藝觀支配中國社會達2000余年之久,至晚明“童心”說、“性靈”說的興起,始有“以人為本”的思想萌芽產(chǎn)生,而仍不成氣候。“五四”時期率先提出“人的文學”的口號,明確宣示以“人學”本位來取代政教本位,體現(xiàn)現(xiàn)代性的文藝思想方告正式誕生。當時雖有文學研究會與創(chuàng)造社有關文學使命的爭議,但前者的“為人生”固然凸顯著“人本”觀念,而后者的“為藝術”,落腳于表現(xiàn)自我,實際上也還屬于特定的人學本原觀。于此看來,“文學是人學”的命題正是直承“五四”時期“人的文學”的理念發(fā)展而來的,其思想內涵與理論形態(tài)則更為博大、深厚且成熟得多,故能成為當代中國文藝思想演進上的一個獨特的亮點,值得人們悉心關注與大力推進。
“文學是人學”的命題于20世紀50年代中葉的提出,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是為長時期來在革命文學運動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的“左”的傾向而發(fā)的。如所周知,20世紀30年代間興起的左翼文學運動,以“革命文學”的口號取代了“五四”時期的“文學革命”?!案锩膶W”主張文學創(chuàng)作為革命事業(yè)服務,表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理想和斗爭生活,這實際上是在新形勢下嘗試用人民本位的文學觀來豐富和拓展“五四”時期有關“人的文學”的理念,有其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但由于過分強調文學為革命斗爭服務,一味地讓文學從屬于政治,又不免割裂了人的多樣化的社會存在,扭曲其血肉豐滿的生活實踐,進以削弱甚至丟失了文學的“人學”本根,使之蛻變?yōu)閱渭儚氖滦麄?、說教的工具。長時期因襲下來的將文學作品里的人物與故事用為圖解政治、粉飾生活的手段,就是這種“工具論”惡性膨脹的表現(xiàn),導致文學創(chuàng)作嚴重脫離人的活生生的生命體驗,墜入假、大、空的窠臼而不能自拔?!拔膶W是人學”的申言正是為針砭時弊而發(fā),它在大力反對“工具論”的同時,高揚了文學活動的“人學”本原,在那個時代實起到振聾發(fā)聵的巨大作用。與此同時,《論“文學是人學”》一文對“五四”以來的“人學”傳統(tǒng)也作了進一步提升,它既不像“人的文學”一說所鼓吹的那樣偏重在“自然人性”和“個體本位”,亦不同于后來梁實秋諸人著力標榜的“普遍人性”及全人類的“共通性”,而是切實地主張自然人性與社會人性的統(tǒng)一、普遍人性與具體人性的結合,并以“人道主義”(即“把人當作人”的信條)用為人學本原觀的價值尺度,聯(lián)系相關論題,建構起一個更為圓融而開闊的理論體系,其實際意義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低估的。
遺憾的是,這一理念提出后,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立即遭受嚴厲打壓,成為思想批判的眾矢之的,而被沉埋達20年之久。直到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歷經(jīng)“文革”浩劫,人們回過頭來清算“左”的遺毒,才又將其重新發(fā)掘出來并加以肯認。實際上,“以人為本”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新時期文藝界的“撥亂反正”,恰是沿著這條路子不斷展開其行程的。從70年代末對于“工具論”的反撥,經(jīng)80年代前期有關人性、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的討論,到80年代中后期主體論文藝思想的建構與傳播,以至90年代中葉就“人文精神失落”危機所發(fā)出的警示性召喚,這一系列理論思想領域的探索與建樹,不都是奠立在“人學本原觀”基礎之上的嗎?可以說,“文學是人學”的命題構成了新時期以來文藝思想戰(zhàn)線建設上的一面鮮明的旗幟,其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至今未曾消歇。
猶可注意的是,這一時期以來關于“人學”本原問題的探討,雖有多方面的深入開展,卻并未窮盡這個命題的全部內涵。人性、人道主義等問題的討論,只觸及人學本原觀的若干重要方面,完整的理論形態(tài)尚待系統(tǒng)梳理與整合。主體論文藝思想雖形成了一個綱領,仍有將作為文學本原的“人”置于主客二分的境地且予以實體化的傾向,未能充分揭示“人學”的本原意義。而有關“人文精神”的熱切呼告,亦只是在價值論層面上發(fā)揚了“人學”的追求目標,其對激情的訴求遠遠大過于理性的思考。甚至20世紀90年代之后陸續(xù)興起的各種“后新潮”文學觀如形式本體論、文本建構論、語言符號游戲論、意義消解論,以及21世紀以來大眾消費文化和休閑文藝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新問題,也都需要有“人學本原觀”及時作出有力的回應。據(jù)此而言,“文學是人學”的命題自仍有大力拓展的余地,要求我們?yōu)槠溟_辟出更為遠大的發(fā)展前景。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進一步發(fā)揚這一具有強勁生命力的理念,使其獲得更為廣闊的解釋空間和更為堅實的立論根基呢?我以為,這樣幾個方面或許是可資探詢與思考的。
首先是作為文學本原的“人”的內涵界定。“文學是人學”一說的核心在于“人”,“人”是文學的主體,也是文學的本根。只有對當今時代所需要樹立的“人”的內涵有明確的把握,文學的發(fā)展才會有牢靠的方向。然而,“人”又是世界上最為復雜的一種存在物。它既有自然的生命,又有社會的生命;既屬于個體的存在,又屬于群體的存在;既有感性的需要,又有理性的追求;既會有現(xiàn)實功利的計較,又會有精神超越的向往;乃至既常有“主客二分”的設置,又時須步入“天人合一”、與萬物一體的境界。對這樣一種最具復雜多面性的生物體,該當如何來領會其實質,方足以為當今文學的演變確立切實可行的航向呢?依我之拙見,盡管“人”在不同時際、不同境遇下會側重展示其不同的方面,但從總體上說,我們所須推重的當是向著全面發(fā)展而不斷生成著的人,而不應是單面的人、封閉的人以及凝固化了的人。就立足于當前已然達到高水平的現(xiàn)代文明和開始向“后現(xiàn)代”轉型的時代潮流而言,亟須樹立的也當是那種既具有獨立自主性而亦能與他人、與他物乃至與整個世界和協(xié)共生的人格精神。這樣的人才足以開創(chuàng)未來,才能擔當起全面實現(xiàn)中國的現(xiàn)代化并進以營造“以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為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理想社會的職責,也才有可能引領我們的民族新文學穩(wěn)步走向繁榮與復興。人道主義者鼓吹“把人當作人”,我們自不能停留于19世紀時那種單純同情弱者的胸懷,也不能追隨尼采式的一味仰望強者的眼光,須有我們自己面對當今世界的選擇,這或許將成為眼下拓展文學的“人學本原觀”的第一要義。
其次要看到,“文學是人學”的命題中必然蘊含著一個“人”與“文”的關系問題。把“文學”歸結為“人學”,意味著“人”是文學的本根,但本根并不同于芽卉,文學作品仍須以文本的形態(tài)呈現(xiàn),這里就有一個由“人”到“文”的轉化過程。比如我們常說,文學是寫人的,是寫給人看的,這都不錯,但前提乃文學為人所寫,“人”是文學的創(chuàng)作者。人憑什么來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的呢?一是要憑他在其生命活動中長期積累的生活素材和所形成的生命體驗,二是要通過審美想象將這些素材與體驗轉化為藝術構思,三還要借助語言文字符號將其藝術構思體現(xiàn)于文本形態(tài)。這一個個轉化的步驟都需要分別作研究與解析,“文學是人學”的命題方能真正得到落實。再比如,文學作品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符號系統(tǒng),被人稱作“有意味的形式”,其表層文本結構中實涵有深層的審美心理與文化意蘊在。這形式中的“意味”、表層下的深層,實即文本內涵的“人本”,如何將不同層次的因子結合起來加以考察,讓語言符號、審美心態(tài)、文化意蘊三者之間相互滲透與映射的關系得到闡釋,“文本”與“人本”得以會通,也是尚待解決的問題。還要看到,文學作品產(chǎn)生后,文學活動其實并未曾終止,更須有一個讀者對作品的解讀與接受的環(huán)節(jié),這又構成了由“文”向“人”的轉化過程,而轉化中的雙向交流與互動,包括如何由藝術符號生成新的審美體驗與思想共振,亦尚可作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總之,上述幾方面問題均涉及“人”與“文”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逐一梳理清楚,有一個全面的觀照,“文學是人學”的原理才得以充分展開并確立不移。
界定“人”的內涵與正確把握“人”與“文”的關系,屬“文學是人學”一說的基本內核,除此之外,涉及問題尚多。如:文學活動作為人的存在方式之一,與人的其他存在方式之間關系如何?文學作品作為文學活動的結晶,與人的其他審美形態(tài)及意識形態(tài)產(chǎn)品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何在?甚至像傳統(tǒng)所云“人品即文品”或“人品不類文品”,這樣的說法該當如何對待?諸如此類的問題,要追根溯源,都常會觸及“文”與“人”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立足于“文學是人學”的理念,從人學本原觀上來看待各種文學現(xiàn)象,便于高屋建瓴式地來營構文學理論的大廈,解決一系列復雜的問題,這也是崇奉“以人為本”信念的文學工作者今后所當致力的方向,愿與同好者共勉!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摘自《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