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岳川
文化自信:季羨林論東西方文化互動
文/王岳川
季羨林先生的文化理論觀是多元文化觀,反對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他認為,20世紀初,有人提出了“全盤西化”的口號,今天還有不少人有這種提法或者類似的提法。季羨林指出,人類歷史證明,全盤西化(或者任何什么化)理論上講不通,事實上也辦不到。在全球化當中,他反對西方對東方的文化擠壓和文化侵略,對國內文化,他保持一種多元開放態(tài)度,認為齊文化、魯文化、楚文化、長江文化、少數(shù)民族文化、在新疆匯合的多元文化構成中國文化主題構架。
1989年,他發(fā)表了《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引述了湯因比和池田大作的對話,針對國內一些人貶低中國文化的情緒,提出東西文化的關系從幾千年的歷史上來看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大膽提出“河西河東論”,對整個世界的東西文化未來走向作了清晰的預判。1990年,他發(fā)表《21世紀:東西文化的轉折點》,再次對中西文化特征、文化本性的善惡,以及東西方文化對世界的貢獻作了闡釋,明確提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走向——輝煌了二三百年的西方文化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它產生的弊端貽害全球,并將影響人類的生存前途,20世紀末可能是由西向東的轉折點。他提出了“不薄西方愛東方”,東方文化將再現(xiàn)輝煌的“河東河西論”,在整個學術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和此起彼伏的爭論乃至論戰(zhàn)。
有人對季羨林先生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文化復興”“送出主義”等說法提出了批評,堅持全盤西化立場,反映出當代知識界對中國現(xiàn)代性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季先生的看法體現(xiàn)了一種本土家園意識和人類資源共享意識。因為我們不能老依賴別人,靠知識輸血過日子,而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長點。中國文化復興的提出不是一個偽問題,而是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問題。與文化創(chuàng)造性相對的是“文化挨打性”,從19世紀中葉以來整整一個多世紀,中國文化都一直處在被動挨打的境況下。要化挨打為對話,化挪用為創(chuàng)造,化文化拿來為文化互動,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季羨林認為,西方自尊為大,想當然地認為西方文化影響并統(tǒng)治了整個世界。事實上,中國文化曾經(jīng)深刻地影響西方。中國經(jīng)籍西傳,不但影響了歐洲哲學,而且也影響了歐洲政治。在德國,萊勃尼茲與華爾弗利用中國哲學推動了德國的精神革命。在法國,思想家們則認為中國哲學為無神論、唯物論與自然主義,三者實為法國大革命之哲學基礎。法國的啟蒙運動,也是以反宗教為開端。形成這種反宗教的氣氛,歸根結蒂是中國思想傳播的結果。法國大革命前夕,中國趣味在法國以及整個歐洲廣泛流行,宮廷與貴族社會為中國趣味所壟斷。
百科全書派把反宗教和鼓吹革命的思想注入所撰寫的百科全書中,他們與中國文化有深刻的接觸。但因認識中國之渠道不同,對中國的意見也有分歧。荷爾巴旭、服爾德、波勿爾、魁斯奈等,所讀多是耶穌會士之報告或書札,對中國文化多有欽慕之意。孟德斯鳩著《法意》第一卷第一章,給法律下定義,提出“萬物自然之理”,主張“有理斯有法”,完全是宋儒思想。服爾德七歲即在耶穌會士主辦的學校中受教育,對中國文化無條件地贊賞,在自己的小禮拜堂中,供孔子畫像,朝夕禮拜。第德洛對中國有批評意見,但認為中國文化在各民族之上。盧梭承認中國為文明最高古國,但他認為文明并非幸福之表記,中國雖文明,而不免為異族所侵凌,他是“文明否定論者”。中國思想除了影響了上述哲學家之外,還影響了所謂政治經(jīng)濟學上的“重農學派”。這一學派以自然法代替上帝的功能,他們倡導“中國化”,不遺余力,甚至影響了國王路易十五。英國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受了法國思想家的影響,在《原富》一書中運用中國材料頗多。在德國,中國影響同樣顯著,大文豪歌德是一個突出的代表,叔本華哲學中除了有印度成分外,也受了朱子的影響。
季羨林進一步認為,東西雙方都要從歷史和地理兩個宏觀視角來看待中國文化,決不能囿于成見,鼠目寸光,只見片段,不見全體;只看現(xiàn)在,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中國文化,在西方人士眼中,并非只有一個看法,只有一種評價。16~17世紀以后的情況,能給我們許多啟發(fā)。這一段時間,在中國是從明末到清初,在歐洲約相當于所謂“啟蒙時期”。在這期間,中國一方面開始向西方學習;另一方面,中國的文化也大量西傳。
為了深入闡釋清楚“河東河西論”,季羨林將人類文化劃分為四個大的體系。認為文化是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創(chuàng)造出來的,但是歸根結蒂,這些文化卻形成了或者結成了規(guī)模比較大的四個文化體系:一是中國文化體系(其中包含日本文化,后者有了某些改造與發(fā)展);二是印度文化體系;三是古希伯來、埃及、巴比倫、亞述以至阿拉伯伊斯蘭閃族文化體系;四是古希臘、羅馬以至近現(xiàn)代歐美的印度歐羅巴文化體系。其中又可分為:包括一、二、三個文化體系的東方文化體系;一個是西方文化體系。兩大文化體系相同的地方是,都為人類造福,都提高了人的本質,都提高了人類的生活和享受水平,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季羨林認為,兩大文化體系不同的地方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但是,筆者認為,最根本的不同是表現(xiàn)在思維模式方面,這是其他一切不同點的基礎和來源。一言以蔽之,東方文化體系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則是分析的(Analytical)。這并不是說,某一個體系比另一個優(yōu)越、高明。我們反對那種民族自大狂,認為唯獨自己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是“天之驕子”,其他民族都是受惠者,因為這不符合實際情況。筆者注意到,在現(xiàn)代性光譜中,“東方”已經(jīng)喪失了立法和闡釋的權力。毫無疑問,季羨林的東西方文化體系論,將使整個世界重新認識東方。
季羨林指出:東方的三個文化體系之間有什么差異之點,又有什么共同之處呢?季羨林先生清醒地認識到東西方文化的異同性,并沒有用東方取代西方,而是主張東西之間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多元并生?!昂訓|河西論”是世紀之交中國學者的清醒認識自我價值的開端,但并不意味著不再關注西方。西方是一個強大的他者,是中國學者做學問的一個巨大語境,只能不斷地關注和“拿來”,“拿來”仍是幾個世紀之內中國學者的任務之一,但任務的核心是開始自己說話。只有這樣的雙向互動,才能增加東西方兩個世界的接觸。那種自我保守僵化或者自我虛無的殖民心態(tài)都已經(jīng)過時,需要的只能是開窗(拿來)和開門(輸出),才能使那種所謂“聾子對話”的時代成為過去。
季羨林先生注意到,東西方文化具有相互盛衰消長現(xiàn)象。中國民族性的消極面依然廣泛存在,這不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盡管中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但是在近代以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卻遭遇到諸多危機。這些危機可以表述為在全球化語境中,中國文化已經(jīng)不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這種從中心到邊緣的歷史,使中國文化精神遭遇到內在的撕裂:一方面,文化精神的承續(xù),使中國文化仍然是世界上幾大古代文明衰亡后的唯一幸存者;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話語權力中,中國文化被不斷地邊緣化。這種文化處境的尷尬,使中國文化在一個多世紀以來不斷尋求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之路,并且使得文化論戰(zhàn)成為整個民族命運的大會診。因此,季羨林主張,要開放再開放,拿來再拿來,交流再交流。
筆者堅持認為,那種在中國文化的當代精神建構和創(chuàng)造性轉型問題上,認為只有走向西方才是唯一出路,才是走向了現(xiàn)代文化的觀點,應該說是值得分析的。這種觀點實際上是把世界各民族文化間的“共時性”文化抉擇,置換成各種文化間的“歷時性”追逐。西方文化先于其他文化一步邁入了現(xiàn)代社會,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發(fā)展連同這種西方模式的精神生產、價值觀念、藝術趣味乃至人格心靈就成為唯一正確并值得夸耀的目標,更不意味著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明天。歷史已經(jīng)證明,文明的衰落對每一種文化都是一種永恒的威脅,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模式可以永遠處于先進地位。在文化形態(tài)上,沒有霸權話語的空間,而只有不同文化之間的互相理解和尊重差異,只有文化形態(tài)意義上真實的對話和交流。因而,中國文化的轉型只有從自身的歷史、地域、文化精神上作出自己的選擇,按自身的發(fā)展尋覓出一條全新的路,方有生機活力。
文化是從不止息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世界給創(chuàng)造者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在走向“新世紀”的路途上,中西思想家和藝術家在互相對話和互相理解中獲得全景性視界,并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在現(xiàn)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任何一個民族再也不可能閉目塞聽而無視其他文化形態(tài)的存在;任何一個民族再也不可能不從“他者”的文化語境去看待和反思自身的文化精神。了解并理解他人,其實是對自身了解和理解的一種深化。因此,中西文化和哲學思想,都只能在自由精神的拓展和生命意識的弘揚這一文化內核層面上反思自己的文化,發(fā)現(xiàn)自己和重新確證自己的文化身份,開創(chuàng)自己民族精神的新維度。
季羨林認為,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偉大民族,在過去幾千年,中國對全人類全世界的進步提供了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些是精神的,有些是物質的,不管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對推動人類前進作出了重大貢獻?,F(xiàn)在怎么樣呢?筆者覺得我們對眼前的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我們提出了和諧這個概念。當下,接受和諧這個概念,意義極為重要和深遠。
筆者堅持認為,東方思想東方經(jīng)驗的缺席是人類的敗筆,東方經(jīng)驗的和諧性和東方話語的包容性,可以糾偏西方現(xiàn)代性的單邊主義和消費主義,平等地向全球播撒自己的有益經(jīng)驗并造福人類。東方尤其是中國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如綠色和諧思想、辯證思想、綜合模糊思想、重視本源性和差異性的思想、強調“仁者愛人”等思想,這些思想是中國思想對西方的一種滋養(yǎng)或者互動。與現(xiàn)代性強調人對自然的征服和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價值的經(jīng)濟學理論完全不同,在“后東方主義”時期,具有東方思想的生態(tài)美學和生態(tài)文化正在化解人和他人、人和自己、人和自然的沖突。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海德格爾晚年要關注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中國思想,為何羅蘭·巴特要縱論日本的俳句、書法和天皇在東京中心虛位問題,為什么德里達要到中國大談“寬恕”問題和中國文化現(xiàn)象,為什么賽義德在病榻上對遙遠的東方中國如此神往。是什么使他們對東方產生了興趣?除了東方經(jīng)濟的重新崛起以外,當然是文化“差異性”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開始了對“東方”的全新關注。如果我們什么都“拿來”而不“輸出”的話,東西方文化就會出現(xiàn)文化生態(tài)平衡問題。可以認為,西方正在吸收東方文化精神而從事人類文化的新整合。換言之,新世紀西方知識界將目光轉向東方,必將給西方中心主義的思維模式和社科認識模式以新思維,并將給被西方中心主義邊緣化的東方知識界,帶來重新估價一切價值的勇氣和重新尋求人類未來文化新價值的文化契機。
季羨林對“河東河西論”的探討,進一步發(fā)展為對“天人合一”東方重要思想的探討上。1992年11月22日,他寫成《“天人合一”新解》長篇論文。文章發(fā)表后,支持者和反對者皆不乏其人。其后,季羨林又發(fā)表了《關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關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的一點補充》,深化對“天人合一”的看法。季羨林說:“我不把‘天’理解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為‘人生’;我認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們人類。天人關系是人與自然的關系?!?/p>
據(jù)季羨林的觀察與思考,東西方文化的區(qū)別相當突出: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點簡直可以說是根本對立的。西方的指導思想是征服自然;東方的主導思想,由于其基礎是綜合的模式,主張與自然萬物渾然一體。在季羨林看來,西方文化風靡世界的幾百年中,在尖刻的分析思維模式指導下,西方人貫徹了征服自然的方針。結果怎樣呢?有目共睹,后果嚴重。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酸雨到處橫行,淡水資源匱乏,大氣受到污染,臭氧層遭到破壞,海、洋、湖、河、江遭到污染,一些生物滅種,新的疾病冒出等等,威脅著人類的未來發(fā)展,甚至人類的生存。
面對精神生態(tài)失衡的消費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哲人們提倡具有文化生態(tài)意義的重回鄉(xiāng)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復歸方式。季羨林焦慮地指出:現(xiàn)在全世界的明智之士都已痛感問題之嚴重,但是卻不一定有很多人把這些弊害同西方文化掛上鉤,然而,照我的看法,這些東西非同西方文化掛上鉤不行。西方的有識之士,從20世紀20年代起直到最近,已經(jīng)感到西方文化行將衰落。錢賓四先生說:“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于衰落?!彼膽n慮同西方眼光遠大的人如出一轍。季羨林說:這些意見同我想的幾乎完全一樣,我當然是同意的,雖然衰落的原因我同賓四先生以及西方人士的看法可能完全不相同,有沒有挽救的辦法呢?當然有的。辦法就是以東方文化的綜合思維模式濟西方的分析思維模式之窮。人們首先要按照中國人,東方人的哲學思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徹底改惡向善,徹底改弦更張。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繼續(xù)幸福地生存下去。這并不是要鏟除或消滅西方文化,西方文化迄今所獲得的光輝成就,決不能抹煞,而是說在西方文化已經(jīng)達到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把人類文化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人諷刺季羨林要“東化”,他認為既然能搞“西化”,為什么就不能搞“東化”呢?
在季羨林強調“天人合一”的同時,西方學術界也提出了“生態(tài)文化”的觀念,生態(tài)文化強調人類必須從與自然“對抗—征服—報復”的惡性循環(huán)中走出來,表達人與自然重新擺正位置的訴求在文學形式中的表達。
無疑,東方文化“天人合一”精神和和平主義價值使其在人類危機時代具有重要的文化復興價值?,F(xiàn)代社會的腐敗和貪婪是物質中心化和精神邊緣化的人性異化造成的,腐敗源自于整個世界物質主義彌漫的“有所企求”的貪欲,人們缺乏精神超越維度而處于現(xiàn)實欲望難平的浮躁焦慮中,這一系列現(xiàn)代文明病癥導致了人類的整體精神失衡。一言以蔽之,西方人在近四百年走上了文化偏執(zhí)歧途,僅僅關注經(jīng)濟發(fā)展和消費水準,這種嚴重的文化偏執(zhí)癥,導致人癡迷于物質增長而喪失人性深度和人文厚度。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未來世界文化不是一種平面化的文化,不是后殖民單邊主義文化,更不是一種所謂全球化的霸權主義文化。相反,未來文化只能是多元互動的文化,一種對話的生態(tài)主義文化。這一語境將使新世紀中國文化出現(xiàn)全新的發(fā)展空間和普遍性價值。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摘自《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