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不愛吃飯星人”
據(jù)說我小時候不怎么愛吃飯,喂飯挺費勁的。不過那時候我爸常年在國外,我媽上班忙得要命,所以這種傳言都來自我姑姑我姨啥的,但我嚴重懷疑是因為她們給我喂的飯?zhí)y吃。因為從我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看,不太像小時候啥都不吃的類型。前幾天,一個朋友說我領(lǐng)導的周末湊娃玩樂小分隊應該正式更名為“胖死都要吃”協(xié)會,因為我們最近的主題是“北京街巷深度游”,無論是到南鑼鼓巷、舊鼓樓大街、后海,還是去三里屯、楊梅竹斜街,我都能在拐彎抹角的地方找到好吃的菜館。
我女兒小時候也是“吃飯難”的典型代表。記得差不多1歲多那陣兒,只吃西紅柿面,其他的都需要聞一聞、舔一下再做決定,但大半是不吃。那時候我也愁得要命,去問我的心理學博士主編大人。主編大人拿出龜殼和銅錢搖了一卦之后(此乃杜撰,但她那時在我心中確是神一樣的人物),淡定地說:“沒關(guān)系,娃就是味覺太敏感了,隨著味覺退化,就啥都吃了?!笔聦嵈_實如此,小同學的味蕾估計是越來越不靈了,所以愛吃的趨勢與日俱增。
我表哥是家中獨子,比較嬌生慣養(yǎng),居然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會兒就只吃瘦肉,堅決不吃肥肉!要知道,那時候肥肉可是大家補充肚子里油水的美味啊!后來上中學的時候?qū)W校組織他們?nèi)W農(nóng),是真的學,大概在農(nóng)村待了好幾個月吧。當他像個難民被“遣散”回家的那天,我爸說我奶奶(他姥姥)正好燉了一大鍋肉,我表哥連臉都沒顧得上洗,趴在鍋邊盛了一碗五花肉,就著饅頭就吃了下去。自此之后就啥肉都吃了。我爸用一句經(jīng)典的話來解釋這類來自“不愛吃飯星人”的表現(xiàn),就是:“欠餓!”
我還有個堂弟(我怎么那么多親戚),也是“星你”的,當然也來自“不愛吃飯星”,瘦得像竹竿兒。他小時候,我們都管他叫“擺手大仙”,因為問他吃不吃什么,讓他吃點兒啥,他都拼命擺手,表示不吃。后來上了中學,每天騎車倆小時上下學,風雨無阻,飯量一下子讓他爸媽招架不住,早餐就得一大碗雞蛋面、一個燒餅夾肉、一杯牛奶。他現(xiàn)在有一米八五,很壯實。每次大家庭聚餐,我們倆都開心地坐在一起吃吃吃。
現(xiàn)在,我幸災樂禍地看到,似乎來自我們曾居住過的那個“星球”的娃越來越多,這些娃的父母們都焦慮得要命。雖說焦慮使人進步,只有焦慮了我們才會去學習喂養(yǎng)知識、營養(yǎng)知識,去刨根問底,用更科學的喂養(yǎng)方式喂孩子……就像要好好學習我們這期的“特別策劃”。但其實我也想通過我家這幾位“星你”簡單地總結(jié)一下我們是怎樣離開那個“星球”的:第一,把飯做好吃點兒;第二,經(jīng)常讓孩子有點兒饑餓感;第三,有些寶寶味覺就是特別敏感,咱耐心地“等著瞧”;第四,讓娃多運動。說白了,就這么簡單。
和我聊天:fmbdkitche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