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驥才
作家馮驥才自述:我的仕途生活
□ 馮驥才
隨著我在文學方面影響的擴大,一些從來不曾與我相關的種種頭銜與職務掛到了我的身上來。比方那時好幾個黨派都來給我“做工作”,邀我加入。后來翻譯家王汶來找我,她是民進成員,并說傅雷、冰心、葉圣陶也都是民進成員,所以希望我也加入。傅雷和冰心在我心里有很高位置,于是我說那我就加入民進吧。哪知道日后我會當上民進的“副主席”。而且漸漸明白,這些頭銜與職務是相互推動的,比如我在文學上的影響,比如在作協(xié)和文聯(lián)的職務,加重了我在黨派和政協(xié)中的分量;而在政協(xié)和黨派中頭銜的提升,反過來又使我在文學組織中更具代表性。這樣推動來推動去,我的頭銜愈來愈多。
那個時代,我對生活的未來滿懷希望,所以每年兩會時,我都會情不自禁提出許多個人的想法與意見。政協(xié)文藝界的人以老一輩居多,那時年輕一代發(fā)言最多的要算賢亮、我和魏明倫了。政協(xié)會議期間,文壇上很多作家都被安排到相應的文學部門供職。我們那代有影響的作家基本上都在各地作家協(xié)會或文聯(lián)掛職,最大的標志性事件莫過于王蒙擔任國家文化部的部長。
一天在京開會,我和賢亮、鄧友梅去王蒙家看他。王蒙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知道我們的心里是怎么樣想的。待我們進了他家,王蒙從屋里手拿著一張紙出來,不等我們開口便說:“我剛把電影《愛情故事》主題歌的歌詞譯完,你們聽聽我譯得怎么樣?!彼隳弥种械淖g稿,五音不全地唱了一遍他翻譯的《愛情故事》。我忽然明白,他就用這辦法,巧妙地回答了我們對他當上大官后會不會失去自己的疑慮——他依然自由和瀟灑。
1988年夏天,天津市委組織部通知我去山東煙臺的芝罘去參加一種高級別的專家休假,條件極優(yōu),可以帶夫人。到芝罘一看名單嚇了一跳,全是國家電子、核能、超導、激光、數(shù)學以及司法、哲學、社科等方面一流的專家。文藝界除去我還有邵燕祥、王立平和陳頤。
這次休假實際上是國家層面上一種深度的人事考察,所謂帶夫人也是對這些考察對象進行“家庭調(diào)查”。工作人員都是中央組織部門的,他們在為下一屆政府部門的高層人選做預備。
其實早在一年前,天津市文聯(lián)就讓我代表主席團駐會主持工作。1988年的夏天《文藝報》一位女記者對我說,她在火車上與一位知名的特異功能者聊天時談到我,那位特異功能者說我今年秋天會有3個頭銜掛在身上。我只當是玄談或笑談,誰知竟然叫這位“異人”說中。這3個頭銜一是中國文聯(lián)的副主席,一是民進中央的副主席,一是天津文聯(lián)的主席。
雖然我有了這幾個頭銜,但都是虛職,掛個名而已,這反叫我覺得不受什么約束,挺自由。這中間只有文聯(lián)主席略實一些,不過我聲明文聯(lián)的人事和財務與我無關,調(diào)什么干部,花什么錢,我都不管,我只在文化事業(yè)上發(fā)揮作用。文聯(lián)主席是不上班的,我照舊寫我的東西,該干什么干什么。
1988年夏天,京津兩邊都有傳聞說我要調(diào)到文化部做副部長,開始我以為只是謠傳。過些天,統(tǒng)戰(zhàn)部在京召開會議時,一位副局長聊天時問我愿不愿來京工作,我說我這個人是性情中人,自由散漫,不適合在政府工作。不久,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約我去北京一趟。我便穿一身牛仔服和一雙白球鞋去了,我故意表示我與我可能要去的地方格格不入。據(jù)說我這身行頭發(fā)揮了作用:當天就被文化部里的干部們傳說,“一位穿牛仔衣的副部長要上班來了”。
記得高占祥對我說:“王蒙希望你來?!边€說,“部里的工作井然有序,層層負責,不會影響你的寫作,王蒙不是還在寫作嗎?”
走出文化部所在小院,途經(jīng)一處房舍時,陪我出來的高占祥的秘書羅楊對我說:“將來您可能就在這屋里辦公?!睋?jù)說這是英若誠的辦公室,他面臨退休。我忽然感覺如果我到這里工作,那種生活一定是鎮(zhèn)靜、嚴謹、刻板,完全沒有我一向的自由自在。我決不能從此被改變,我回到天津打電話給高占祥說一輩子不會做官。我下了決心,我要主宰自己。
(摘自《收獲》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