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力立
回家
羅力立
2014年3月24日,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我們老兩口領(lǐng)著兒子,乘火車由山西運城來到蘭州。那是一個春寒料峭的清晨,列車緩緩駛?cè)胩m州火車站,透過車窗,我分明看到兩位女青年,佇立在寒風中,注視著窗口,其中一位手捧鮮花,另一位高高地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我的名字“羅力立”三個字。我急忙下車,迎了上去。那位長發(fā)飄飄的女士緊緊地拉著我的手說:“我是張俐,她叫馬維紅。我們是蘭州市七里河區(qū)黨史辦的。您辛苦了……”
本來我是應(yīng)邀來蘭州參與拍攝《紅色地標》的??墒俏疫€帶著老伴和智障的兒子一起來,心里很過意不去,生怕給黨辦添麻煩。誰料小張和小馬竟然毫不介意,她們像對待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驚喜,熱情,關(guān)懷,招待我們吃了最正宗的蘭州拉面,之后便把我們?nèi)野才旁诰嚯x七里河黨史辦很近的“金百合賓館”休息。我真像回到家一樣,感到親切、家常。我絲毫沒有覺得自己來,是要接受誰采訪的,是完成什么政治任務(wù)的。
是啊!蘭州就是我的家啊!我1939年生于蘭州,父親羅云鵬的名字,在蘭州,幾乎家喻戶曉。他是原地下黨甘肅省工委副書記。母親樊桂英是工委婦女委員。1940年6月,甘肅工委遭破壞。我們一家三口被捕入獄,當時我才八個月,是被母親用一塊藍花布裹著抱進去的。我的父母沒有享受過新婚的慶典,我也沒有沐浴過降生的喜悅。一家人度過了六年極其苦難的鐵窗生涯。1946年2月,我父親羅云鵬被國民黨特務(wù)活埋。而母親寧死不承認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由于敵人拿不出證據(jù),同年8月,在清理積案時,將我們母女釋放。當時我已經(jīng)7歲。從此我們孤兒寡母歷經(jīng)磨難,活了下來。
如今,歲月已將我——大西北獄中的小蘿卜頭——打磨成一個78歲的退休老教師。然而,7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卻深深地烙印在我記憶的深處。
我這次到蘭州的第二天,七里河區(qū)黨史辦的張俐、馬維紅,作家習習,以及蘭州市電視臺幾位同志便和我們一家一起來到華林山烈士陵園,共同獻花,拜謁了我父親羅云鵬的陵墓。就是在父親的墓碑之前,在青松翠柏的環(huán)繞之中,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下,他們對我進行了現(xiàn)場采訪。但此時此刻,我仍然不覺得是在接受記者采訪,而是對家里人講述以前的故事。
我講到,我當年是如何隨父母,從一個監(jiān)獄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監(jiān)獄,6年轉(zhuǎn)移了4次。
我講到,我父親如何撇下兒女之情,勇敢越獄,又如何在越獄時摔斷雙腿,第二次被抓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
我講到,父親在獄中教我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的鮮活場景。
我在講述父親犧牲之前和母親生離死別的時刻時,哽咽難言,泣不成聲……
我講道:父親在獄中將我的名字由“羅俐麗”改為“羅力立”?!傲αⅰ钡囊馑际怯辛α康卣酒饋?。這個名字給了我信仰,給了我力量,它讓我們母女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勇敢地、有力量地站起來,讓我們始終不忘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wù)。母親后來成為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好醫(yī)生;我也成為教育戰(zhàn)線上一個忠實的園丁,享受著桃李滿天下的欣慰。
我還講到,我的大囚友、人民音樂家王洛賓為我創(chuàng)作歌曲《大豆謠》的感人經(jīng)過。70年前,4歲的我在獄中對王洛賓夸大豆,說那顆撿來的大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王洛賓聽后非常心酸,他流淚了。他在《大豆謠》中寫道:“……小力立有志氣……長大沖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于你?!?/p>
我給他們講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又一次蕩滌和震撼著我的靈魂……
之后,黨史辦讓我們一家三口游覽了久違的美麗的蘭州城。我們首先參觀了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的中山橋。站在這座雄偉的百年老橋上,仰望晴空萬里的藍天白云,俯瞰滾滾流淌的黃河水,我心潮難平。我怎么能忘記,70多年前那個春季的一天,媽媽抱著我,正是從這座橋上經(jīng)過,當時我和爸爸媽媽被裝進一輛遮蓋嚴實的馬車,在黑暗中,被移送到距蘭州城十多里的沙溝監(jiān)獄。拉車的騾子踏著橋板,“咚咚”作響,我在媽媽懷里睡著了,全然不知,這時正在走向地獄之門?!叭碎g正道是滄?!保?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完全是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觀賞著這座大橋,感受著蘭州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
我們還游覽了蘭州最大的公園——五泉山。園內(nèi)樹木蔥蘢,流水潺潺;寺廟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我特別注意那些孩子們,嬉戲著,品嘗著各種美食。這時,王洛賓《大豆謠》的旋律竟然繚繞在我耳旁,“街頭叫賣糖板栗,牢房里大豆也稀奇……”
我們到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時,館領(lǐng)導聽說,羅云鵬的家人來了,立即選出最好的女講解員,專門給我們?nèi)以敿氈v解。講到“紅色甘肅”這一部分時,她指著“小蘿卜頭”塑像,十分動情地說:“奶奶,您看,這個小蘿卜頭就是您??!每次講到這里,都有觀眾會哭啊!”我禁不住淚水又一次奪眶而出。
臨走時,館里贈送給我們甘肅博物館的全套精美資料,還有一箱蘭州特產(chǎn)——大百合。
有一位年過六旬、名叫翟乃越的義務(wù)講解員,當時不在館里,聽說我來了,便打電話和我聯(lián)系,通話間,她竟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大豆謠》這首歌。她激動地說:“我每次給觀眾講解時都要唱《大豆謠》,我要唱一輩子。大姐,我可找到知音了啊……”
觀賞過蘭州城之后,還有一個特殊任務(wù),就是將我母親的骨灰葬到父親羅云鵬身邊。
3月28日上午,七里河黨史辦準備了花籃。黨史辦主任張俐親自開車帶我們?nèi)チ陥@,將母親的骨灰安葬在父親墓碑旁一棵柏樹的下邊。我們舉行了簡短的樹葬儀式,以下是我的悼詞:
最最親愛的媽媽,我和鐸元(老伴名字)帶著您最牽掛的外孫云云,千里迢迢,從運城到這里,將您的骨灰,安放在父親墓碑旁邊。這里空氣清新,松柏蒼翠,景色宜人,您會滿意的。
親愛的媽媽,非常抱歉,我不能破開國家為父親修建的雄偉的大理石墓碑,讓你們完全合葬。我知道,您一定不會怪我,因為您比我更理解,父親屬于您,更屬于人民。您會模范地遵守黨的政策,甘心情愿住在父親身邊。其實你們離得很近,會天天見面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結(jié)婚八年,相聚只有兩年,竟有六年是在獄中度過,咫尺天涯,不能見面。1946年2月,36歲的爸爸英勇就義后,從此,你們陰陽兩隔,只能做心靈的守望。
親愛的爸爸,您知道嗎?您走之后,媽媽孑然一身,帶著我,歷盡坎坷,又堅強地活了多半個世紀。她是您最偉大的妻子,她是我們最偉大的母親。
親愛的媽媽,在這里,我要替您感謝陵園的甕主任、馬主任和幾位工人同志,是他們?yōu)槟鸂I造了這樣幽靜的家園。我還要特別感謝您的老朋友、八旬老人、蘭州市公安局的李文吉同志,他拖著病腿,徒步趕來為您燒紙,倒酒,送行。
親愛的媽媽,您的靈魂可以安息了,您不會孤單,有陵園的同志精心地呵護著您,有陵園中1532位革命先烈和戰(zhàn)友時時刻刻陪伴著您。愿您在天國里,和父親朝夕相守,永不分離。
在蘭州這個特殊的大家庭里,我得到了太多太多的溫暖和關(guān)愛。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父母,離開了我魂牽夢繞的蘭州市,回到了我現(xiàn)在的家——山西省運城市。
回來不久,七里河黨史辦就給我寄來了《紅色地標》的光盤,我含著眼淚一遍又一遍地觀看。
《紅色地標》拍得很成功。它資料翔實,影像清晰,解說貼切,生動地再現(xiàn)了近百年甘肅地下黨誕生和發(fā)展的歷史畫卷。除了一座座革命文物,即紅色地標外,尤其著重歌頌了張一悟、羅云鵬、趙子明、王學禮、羅陽石等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事跡。我又一次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召。它使我深深懂得,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勝利的鮮花,是用烈士的鮮血所澆灌的??!
《紅色地標》是我們學習、繼承和發(fā)揚我們黨優(yōu)秀革命傳統(tǒng)的生動教材。
蘭州啊,我永遠的向往,我精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