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
有一天我因事途經(jīng)市中心的一條商業(yè)街,看到一家點心店門前排滿了人。街是名街,不僅在國內(nèi)為人們熟知,在海外亦有名聲。按照本地政府的規(guī)劃,未來還會打造成“世界級商業(yè)街”;店是名店,是有銅牌匾額的“中華老字號”,排隊現(xiàn)象幾乎天天發(fā)生司空見慣,是城市的一景。
這條商業(yè)街位于鬧市中心,寸土寸金,且又名動神州,是所謂的“黃金地段”。地段好,自然租金也高。與之相對應(yīng),在此街上開張營業(yè)的,大抵是財雄勢厚的大店、名店。當然,既是大店名店,其店內(nèi)出售的商品也與其身份相符。這些商品最直觀的特點或者說最直接的表現(xiàn),便是價格的高昂。
在這商業(yè)街上的這家點心店雖然是“中華老字號”,但與同一條街上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大店相比,顯然不在一個層面上。不僅規(guī)模小,而且其出售的商品也屬“小兒科”,主要包括餛飩、生煎包、小籠包、面條在內(nèi)的各種中式傳統(tǒng)小吃,以及糕團與熟菜、鹵味等等,價格頗為低廉,從幾元、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等。問題來了,在這租金高企的黃金地段,賣著平民的點心,這家點心店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
愚以為是交易速度。
租一間門面做生意,簡化起見,只賣一樣?xùn)|西。整盤生意的收入(I)=單價(P)×銷售量(Q)。收入取決于價格與銷售量的變動。銷售量不變,收入隨價格而上下浮沉;價格不變,則收入隨著銷售量的波動而增減。而銷售量取決于交易速度和營業(yè)時間。一般而言,營業(yè)時間是不變的,因此,銷售量與交易速度直接掛鉤:交易速度越快,則銷售量越大,反之則相反。這樣,如果交易速度夠快,賣廉價商品可以和賣高檔商品達到同等的收入。
實際上,這并非僅僅是理論邏輯的推算,實踐中有不少鮮活的案例存在。曾經(jīng)有一篇報道中提到,我國香港銅鑼灣地區(qū)有一個小店,20多平方米的一個小店,年租金高達200多萬港幣——香港銅鑼灣商鋪租金之高舉世聞名。很難想象,這個只賣普通飲品的小店,居然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了下來??渴裁瓷??就是靠驚人的交易速度:它每天賣幾萬份!
還有另一個例子,上海市西部有一家高端的購物中心,頂級奢侈品云集。在這個購物中心的二層,開設(shè)有一家小食肆,售賣的是最普通的上海點心——春卷、餛飩、鍋貼、小籠包等,還有諸多上海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麥乳精”,價格也不貴(當然比起弄堂口要高得多),一份5只裝的鍋貼價格不超過20元,一盤菜飯的售價不超過35元,食客絡(luò)繹不絕。開設(shè)這家小食肆的是當?shù)匾患抑牟惋嬈髽I(yè),也是上市公司,原先一直走高端路線。因為一些原因,過去一兩年業(yè)績急轉(zhuǎn)直下,不得不放下身段,開發(fā)了主打點心的小店。相比于人均客單價200元以上的正餐大店,點心店的人均客單價僅為80元,但開在租金高昂的高端購物中心,卻創(chuàng)造了15%的利潤率。其中的奧秘,是其每日超過6次的翻臺率!
地段越好,商鋪租金越高,所出售的商品也就越高檔,價格也越昂貴,這是人們常見的“租值匹配”定律,但加進了交易速度,這定律顯然要重新考量。因為只要交易速度足夠快,賣廉價物品也同樣可以實現(xiàn)租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