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玲
歲月如梭,不經(jīng)意間,父親堅毅的面容已多了刀刻的滄桑。
父親是個老黨員,現(xiàn)在退休在家,閑下來的時候,總愛對我們說起他的過去:“當過兵,要過飯,下過煤井,拉過炭?!边@順口溜是父親自己編的,雖然說的時候風輕云淡,我卻總能從他的眼神和話語中感受到其中的心酸,但在父親看來則更多的是飽經(jīng)滄桑的自豪和對歲月流逝的牽念。
父親幼時家境貧寒,不得已外出乞討過,那是他們那一輩人永遠無法忘卻的痛。成年后,父親當了鐵道兵,直至復員成為淄博礦務局旗下洪山煤礦的一名煤炭工人。父親在煤炭崗位是出了名的挖煤干將,我曾目睹過他捧著“勞動模范”獎章時那一臉的自豪,也曾感受過他作為優(yōu)秀職工代表在大會上進行佳績匯報時獲得精彩掌聲那一刻的興奮,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父親當鐵道兵的經(jīng)歷。
父親的講述里,我能體味到那段歲月,若一段鮮活的歷史。
父親是1969年參軍的,那年他21歲,專職修建鐵路,在崇山峻嶺中間開山鑿洞,在溝壑上架橋,在斜山崖陡峭壁中筑墻體,那時候機械化程度很低,所有運輸基本靠雙手和推車。特別是在溝壑里架橋的時候,很多橋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五層樓那么高。橋體全部由一塊塊的方石堆積起來,沒有電力輔助,全部靠人力用繩子拉上去。那個年代,入伍第一年每月津貼只有6元,第二年每月津貼7元,有很多人堅持不到兩年,就返回了家鄉(xiāng)。
入伍的第二年,父親病了,是黃疸性肝炎,住進了西昌第45醫(yī)院傳染科。在住院期間,父親所在的一個病房3個人,后來活下來的只有父親1個。
“你生命真是頑強,你真幸運!”我為父親鼓掌。
“看著臨床的病友一個又一個被抬走的時候,也是我最害怕的時候了。幸虧我碰見了個好的醫(yī)生,天天看望我,鼓勵我,不然早沒命了。那個醫(yī)生叫桂慧萍,人長得漂亮又善良。她們傳染科醫(yī)護人員每月補助2斤白糖,她都偷偷地留給了我,我就靠著這些白糖的營養(yǎng)活了下來,出院的時候還長胖了不少。”父親一直感念著他的這位恩人。
“桂慧萍,真是你的救命恩人呢!”母親每每聽到這個名字,總是泛起些許醋意。
后來父親痊愈了,又返回部隊里,當上了班長。那個年代鐵路通車后有資料統(tǒng)計:修建竣工2000公里的鐵路,平均一公里傷亡2人。傷亡隨時發(fā)生,多半都是山體塌方砸死的,其他的不是山洞爆破時候炸死的,就是架橋時不慎墜落的。父親帶領的一個班集體9個人安全完成了4年的鐵路修建,成昆線、湘渝線都有他們?yōu)⑾碌暮顾?。父親為此感到很自豪,為安全活下來自豪,為沒有人員傷亡自豪。
經(jīng)歷了這些嚴峻的考驗,他出色地完成了鐵道兵的使命,并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
如今,高鐵橫貫祖國大江南北,老的鐵路慢慢被淘汰,但是父親這段關于鐵道兵的經(jīng)歷,卻永遠鮮活地存在了我們的記憶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