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寫作是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英語寫作面臨著來自于教與學的實際問題,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并切實加強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總結了教學中應引起重視的關注點,這其中包括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拓展師生交流與溝通的途徑和內容、重視教學過程管理、推進課堂內外結合、鼓勵讀寫并進和培養(yǎng)學生英漢語言對比意識。成功的英語寫作教學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將提供教師開展理論與實踐行動研究的機會。
關鍵詞:英語寫作 教學 關注點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9(b)-0207-03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apability for English use.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is faced with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allenges. To respond to challenges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learning, the paper explores some priorities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learning, like the inspirationg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enhancement of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of teaching-learn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in-and-out classroom, mutual promo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consciousness of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The successful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learning will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capability in writing but also provide teachers with chances for action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iorities
英語寫作是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語言輸出能力,英語寫作可以集中體現(xiàn)學生對英語運用能力的掌握程度,這其中包括詞匯的拓展、語法的掌控、體裁的辨識、技巧的匹配、事物的認知等,涵蓋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認知能力的方方面面。因此,培養(yǎng)并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本文結合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問題,從實踐出發(fā)探索教學中必須關注的一些事項。這些從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1 英語寫作教學面臨的問題
現(xiàn)行的大學教育中,針對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寫作課程或者缺失、或者缺乏課程設置的系統(tǒng)性,導致大學畢業(yè)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甚至不能撰寫一個得體的英語郵件,原因有各種,或者語言錯誤過多,或者詞不達意,或者措辭不當,或者不知所云。加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應該成為大學英語課程的目標之一。一般而言,針對英語專業(yè)的英語寫作課程具備課程設置的系統(tǒng)性,涵蓋各類體裁、各種用途的英語寫作課程,但是在調動學生寫作熱情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稍顯不足[1],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缺乏對英語寫作作品的鑒賞能力,也未能充分發(fā)揮英語寫作的應用性。
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師一般未經過英語寫作教學的專門培訓,在教學實踐中缺乏理論指導。比如,很少有教師有意識地把Flavell提出的三類元認知知識框架(個人知識、任務知識和策略知識)[2]運用到寫作過程以達到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依據(jù)現(xiàn)有的大部分教材的編寫內容,教師一般會按部就班從詞匯、句子、段落、篇章亦步亦趨地開展寫作教學。雖然這樣的程序缺乏創(chuàng)新性,本身并不存在問題,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理論指導和教學培訓的教師習慣性地占據(jù)著絕對權威的主導角色,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被遏制,這從教師評判學生寫作作業(yè)的方式就可見一斑:教師或者給予一個整體的評判分,卻未能對主題切入點、語言、語域、篇章、寫作效果等各方面進行全面評述;或者教師僅關注學生作業(yè)中的語言問題,學生收到作業(yè)反饋意見時僅看到教師批注的紅色的錯誤提示符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的學生一般會認為,沒有語言錯誤的作文就是一篇好作文,實則不然,好的寫作作品不僅語言正確,語言還需出彩,而且必須用貼切的方式實現(xiàn)其寫作的意圖,同時閃現(xiàn)思想的靈光。
2 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關注點
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英語寫作教學也不例外。稱之為藝術,則對其的解讀可以千萬,但是遵循英語寫作的特點,結合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中所提倡的教學互動、學生自主性培養(yǎng)等元素,英語寫作教學中以下各關注點應該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切入點。
2.1 創(chuàng)造性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下的創(chuàng)新性寫作是學生“精神語言”的閃現(xiàn),是學生對某一事物進行深刻思索后的“感同身受”,是“有感而發(fā)”。這樣的寫作作品充滿思想的靈光,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從某種程度而言思想是優(yōu)秀寫作的精髓所在。然而,做到這點,學生必須有敏銳的目光、細膩的內心、縝密的思維、開闊的視野。這是學生作為一個自然個體和社會個體所具備的“內力”,是思想層面的認知,甚至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下的個體標簽,是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聽從內心召喚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個體特色的認知能力。擁有了這種認知能力,學生能創(chuàng)造出發(fā)人深省、閃現(xiàn)思想靈光的英語寫作作品,而這種能力,需學生后天努力并逐漸養(yǎng)成,并不是在英語寫作的課堂中一蹴而就,實際上,英語寫作課堂更像是展現(xiàn)學生認知能力的舞臺。教師需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學會欣賞帶著學生個體烙印的寫作作品,因為這些作品不僅可以成為供同齡品學生鑒的作品,也是記錄學生心智成熟的見證。endprint
2.2 交流與溝通
雖然英語寫作是書面創(chuàng)作的一種形式,但在書面創(chuàng)作過程中各方的交流與溝通卻非常重要。同伴交流(peer interaction)是中國英語課堂非常缺乏的一種溝通形式。在創(chuàng)新性的英語寫作課堂中可以啟用這種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比如,同伴批改寫作作業(yè)是同伴交流最基本的方式。同伴批改讓學生有機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xiàn)從學習者角色到指導者角色的轉變,角色的轉變不僅讓學生多了一份責任心,而且會讓他們學會全方位欣賞寫作作品。當然,在同伴交流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協(xié)調與引導作用不能忽視,因為教師給予學生的細致且人性化的關懷可以使同伴交流在整個寫作過程中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達到了讓學生參與、讓學生進步的目的。教師可以從同伴交流的內容和方式上給予引導,在學生遭遇交流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和引導。在有效的同伴交流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深刻體會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并見證彼此的成長。
除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也很關鍵。傳統(tǒng)的寫作課堂中,教師是權威者,為學生講解寫作的“秘笈”,互動缺乏。然而,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被高度重視。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是全方位、多途徑的,可以讓學生時刻體會教師的關懷,在疑惑的時候能得到教師的指點。比如,課程開始之初,教師的課程描述、教學大綱闡述可以把教師的教學內容、方式和理念傳達給學生,也可以聽聽學生對課程的解讀和期念;課程進行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寫作心路歷程的記錄和描述(portfolio),教師進行閱讀并反饋,并總結這些心路歷程對良好寫作策略形成的促進作用,使學生無意識的行為成為改善寫作表現(xiàn)的有意識行為;對學生寫作作品的反饋是師生互動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傳統(tǒng)寫作課程中師生互動幾乎唯一的表現(xiàn)方式,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開展的英語寫作課程應注重教師的反饋方式和反饋內容,讓反饋成為學生進行深思(reflection)的“導火索”。
2.3 過程管理
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課程的流程是上課-講解-布置任務-批改作業(yè),雖然整個過程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對學生的寫作表現(xiàn)作評價時,教師似乎僅注重他們所交的作業(yè),作業(yè)成為評判學生課程表現(xiàn)的唯一參照物。但是,通過過程管理,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寫作表現(xiàn)做出綜合評價[3]。比如,在過程管理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著手撰寫自己的寫作心路歷程(reflective writing),學生還可以制作自己個性化的、更全面的寫作檔案(portfolio),記錄自己寫作過程中的一點一滴以及課程進行過程中的任何所思所想,一點進步、一點疑惑都可以記錄在冊,而教師作為旁觀者通過全方位閱讀學生的上述文字記錄,掌握學生的寫作情況,在做出對學生學期英語寫作課程的最終評價時,結合過程管理中的觀察,對學生的課程表現(xiàn)做出更公正合理、更全面的評價。
2.4 課堂內外的結合
把英語寫作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堂外可以鞏固教學效果。課堂外的延伸可以采用各種形式??梢允歉鞣N寫作相關的學生活動或比賽,讓學生展現(xiàn)英語寫作課堂教學的成果,并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或者教師和學生可以作為共同的管理者成立線上或線下的英語寫作工作坊,學生可以在工作坊尋找到問題和迷惑的貼心解答和指導,教師可以在工作坊與學生進行互動,或解答疑惑、或發(fā)動話題討論、或開展一對一及一對幾的座談。這種課堂外的互動往往和課堂教學遙相呼應,默契互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讀與寫的互動
雖然讀與寫是語言輸入和輸出兩個相反的過程,卻是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讀寫結合講授英語寫作課程,可以讓學生在作品欣賞中揣摩出作品的亮點,從而把語言、寫作技巧、認知高度的亮點運用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語言輸出和輸入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聽說課程的結合已經成為大家普遍認同的現(xiàn)象,讀寫課程的結合也可以發(fā)展成為一門英語的基礎技能課程。
2.6 英漢語對比意識的培養(yǎng)
作為母語為中文的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必然面臨母語“負遷移”的干擾。培養(yǎng)學生英漢語對比的意識可以讓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避免中文式的語言表達方式及篇章結構特點。比如,中文是動詞語言,句子一般“無動詞而不歡”,然而詞性轉換的靈活性使英語成為名詞語言。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上述兩種語言的特點:如若描述課堂氣氛活躍,中文可以表達為“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互動頻繁”,而英語可以表達為“There is great dynamics in the class”,一個名詞“dynamics”已經表達了“互動頻繁”的意思。再比如,中文更傾向于是一種意識流語言,而英語是一種形式非常規(guī)范的語言,就以銜接詞為例,很多情況下中文由讀者揣摩上下句之間的內在邏輯性,而英語必定有轉折、因果、對比等顯示邏輯關系的銜接詞進行上下句子的銜接,實際上,英語中句子、段落、篇章之間均傾向于通過顯性的銜接詞實現(xiàn)顯性關聯(lián)。又比如,在篇章安排上,中文趨向于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表達“言外之意”,而英語會用直線型方式長驅直入、一語中的。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兩種語言的對比意識,對他們創(chuàng)作出地道語言的寫作作品是有益的。
3 結語
對教師而言,每一堂課均是教學實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觸發(fā)行動研究靈感、開展行動研究的最佳場所。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對之前無意識的課堂行為進行反思和整理,聯(lián)系二外習得中包括元認知知識等在內的教學、語言學及心理學等理論,可以使教學實踐上升一個層次,在總結英語寫作實踐經驗的同時可以把實踐升華至教學法的理論總結,從而為教師的行動研究提供素材,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同時,每一個課程建設都需要團隊的群策群力和集思廣益。組建由不同專業(yè)方向背景、從事不同英語寫作教學的寫作團隊,聯(lián)合其他英語閱讀等課程的教師,英語寫作教學將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可以夯實學生寫作的能力,并啟迪教師實踐與理論之間互相促進的轉換。
對學生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積極參與者、自主學習者身份可以鼓勵他們對課程的投入。作為教學行動研究中重要的一份子,學生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展現(xiàn)自己的訴求,與教師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在寫作中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寫作歷程,從而改善自己的寫作技巧和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 蔡慧萍,方琰.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9):21-24.
[2] 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A]. In L. Resnich (Ed.). TheNature of Intelligence[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6:231-236.
[3] 鄒磊磊.淺談大學英語教改下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6):2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