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
年輕的時候,讀鄭振鐸先生譯的泰戈爾的《新月集》,極其羨慕那個稚氣甚至近乎傻氣的小男孩,他是一個真正的孩子,思維和行為可親可愛可信賴可容忍。尤其像《孩童之道》《偷睡眠者》《同情》《惡郵差》等,不僅僅表現了孩子思維的幼稚天真,更凸顯了幼小心靈的愛心和善意,讓人看見了一個孩子真實的精神世界:
“如果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的盤里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么?”
“我確信這個郵差是個壞人,我自己會寫爸爸所寫的一切信,使你找不出一點錯處來。當我寫好了時,你以為我也像爸爸那樣傻,把它投入可怕的郵差的袋中么?我立刻就自己來送給你?!?/p>
一個人從生下來到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態(tài)龍鐘、風燭殘年,每一個階段應該有每一個階段的意趣和特質,有不同的認識世界的視角,有不同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人們亦應對不同階段的人有不同的欣賞角度。比如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所說的“童言無忌”,就是對孩子這一特殊年齡階段的寬容與認同。
或許源于人們普遍所追求的超標準發(fā)育和成長,在現實生活中,《新月集》中那樣的童心與天真已經很難尋覓了。
常有爸爸媽媽說:“孩子一滿兩歲就不好玩了。”為什么呢?學齡前許多有意和無意的教育,包括電視、手機等傳媒的影響,使許多孩子沒有了孩子氣。若是上了幾年小學之后,更是容易被自覺或不自覺地培育成“小大人”。我們的各路媒體曾以點贊的心態(tài)吹捧:某某神童3歲就能背誦200多首唐詩;某某童星5歲就能表演七八種戲曲;某某少女12歲就寫出一部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家長和一些教師,不能容忍孩子在其年齡段內所不可避免的調皮,使勁地鼓勵“少年老成”,贊賞不到“更事”年紀就通曉成人才該通曉的人情世故。在許多電視節(jié)目的采訪中,孩子說起話來比成年人還成年,甚至學會了“官話”和“套話”。崔永元在主持《實話實說》時,曾因一些孩子在節(jié)目中大講“官話”“套話”而感到悲哀。試想,讓孩子活在比鵝卵石還圓潤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他們還能有童心和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嗎?小孩子誠然應該接受教育,但如果他們接受的是有違于自然生長規(guī)律的教育,那么效果恐怕適得其反。
孩子喜歡玩耍、游戲,對一切新鮮事物懷有好奇心,這種欲望也許比他們對食品的需求還強烈。豐子愷有7個子女,他愛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把兒童階段視為人生的“黃金時代”,他寧肯放任孩子不出大格的任性,而反對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小大人”。他甚至專門畫了一幅諷刺“小大人”的漫畫,在豐子愷眼中,這樣的“小大人”簡直是“畸形發(fā)育的怪人”。僅僅在穿戴上如“小大人”還只是可笑而已,最可怕的是本應朝氣勃勃,卻變得暮氣沉沉;本應天真爛漫,卻已是老氣橫秋。孩子過早地老成練達,歲數稍大些就可能奸詐圓滑。
動物和植物大體上有一個規(guī)律,凡早熟者一般都會早衰,乃至早亡。此“亡”并不一定是埋在墳墓里的“亡”,而是其思想上的頑固守舊,精神上的未老先衰,是靈魂上的死亡。一日有晨、午、夜之分,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人亦有幼、少、青、壯、老之分,到什么時令穿什么衣服,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超前與落后都可能把人生各階段的主旋律搞亂,使得歌不成歌,調不成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