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丁環(huán)美(濮陽市雜技學校)
復合型雜技人才的界定和培養(yǎng)
◎ 文︱丁環(huán)美(濮陽市雜技學校)
所謂復合型雜技人才,簡單說就是指在雜技表演中身兼數職的人才,是相對單一型人才而言的。在雜技晚會上,我們可以看到,有的演員剛從《椅子頂》上下來,就又換了一身服裝,去上《倒立技巧》了,然后又上《雙爬桿》《大武術》等節(jié)目,這樣的人才我們叫復合型雜技人才。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在雜技情景劇的演出中,他一會扮演猴子,蹦蹦跳跳去《鉆圈》;一會又扮演小老虎、小鹿,在多個節(jié)目中演主角。這類演員往往有“跨界”的技能,是多面手,我們也叫他復合型雜技人才。一個演員如何界定他是否復合型人才,又該如何培養(yǎng)呢。
在各雜技團急需人才的今天,我們的雜技教育就應該培養(yǎng)這樣的復合型人才。首先應該培養(yǎng)那些從事雜技事業(yè)意志堅定,百折不撓的“一根筋”人才。這種人才一般對團里有知遇之恩,一旦培養(yǎng)成功,就業(yè)之后就踏踏實實在團里工作,為團里作貢獻,同時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團里對這種人才,也應該出臺一些優(yōu)惠政策,如提前轉正、提高薪酬、增加出國演出機會等。畢竟,他們都有歸屬感、榮譽感,在意在本單位取得的成就。
在雜技教育中,雜技的本體教育、技巧培育、基本功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現時代“跨界”教育也是必需的。一位雜技演員必須精通雜技,還要會舞蹈、戲曲、武術、藝術體操或魔術、馴獸、馬戲等,這樣的雜技演員才算是復合型人才,才能在晚會或雜技劇中獨當一面。
一名雜技學員,在學校里要學會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jié)目,幾個節(jié)目間沒有沖突,能自然地“雜揉”在一起,如只要學會了頂功,那么不管是《椅子頂》《高椅》《倒立技巧》《單桿倒立》等一般都會演,但能跨項目的雜技演員就不簡單了。濮陽市雜技團原有個節(jié)目《滑稽鋼絲》,一位演員名叫尚永甫,是專門練頂功的,他不但能在軟鋼絲上“爬頂”“頭頂”,還會在鋼絲上騎無車座的單車,不用肩扛,只是倒立用兩胳膊交替攪車,就能前進和后退。這個節(jié)目曾在1991年第三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獲得銅獎,這個節(jié)目的“頭頂擺柳”“爬頂擺柳”“倒立攪車”等技巧至今仍是比較少見的。所以,界定這類人才,主要是看其所掌握的技能、所能表演的類型以及他對這些技能的理解和認識。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jié)目經過嫁接,拼成一個節(jié)目,是一種創(chuàng)新,這種節(jié)目幾乎各雜技團都有。如1987年上海團推出的《跳板蹬人》,就是將“小跳板”的彈砸與“蹬人”的蹬落組合在一起而成。又如六七十年代的《扛定車》,將“扛竿”技巧與“定車”技巧組合到一起而成。還有《扛排椅》《晃板雜?!贰盾嚰蓟ūP》《綢吊頂技》等,一聽名稱就知道是“混搭”型節(jié)目。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在雜技界比較普遍,各雜技團都有類似節(jié)目,這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創(chuàng)作。這些節(jié)目在“混搭”的同時,也增添了新技巧,而新技巧是需要下功夫去學習的。
前面我們所認定的復合型雜技人才,就可以在這種“混搭”型創(chuàng)新節(jié)目創(chuàng)排中加以培養(yǎng)。首先,演員們應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基礎,然后在此基礎上給予多種技巧、技能的訓練和研習,使演員拓展出新的技巧,具備多種表演技能,以適應不同節(jié)目類型的演出。這樣,在實踐中培養(yǎng),在表演中提高,能夠使演員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成長,成為多面手,成為復合型雜技人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雜技教育也在突飛猛進地發(fā)展,以北京、上海、吳橋、濮陽等為代表的一批雜技學校正在探索中前進,各團的雜技教育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班級式的雜技教育正在成為一種時尚,雜技教育已經進入教學大綱、基本功教材、節(jié)目教材的新天地。
進入新世紀后,由于雜技主題晚會、雜技情景劇、雜技神話劇、雜技童話劇、雜技魔幻劇等的出現,雜技教育更是進入到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新時代。雜技教育的課件化、電腦化、視頻化、電算化已在流行。只要雜技發(fā)展有了新的需求,雜技教育就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走出一條培養(yǎng)復合型雜技人才的新路,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