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寶
那時,我八九歲的樣子,晚上,我蹲踞在椅子上,探身伏在方桌上做著家庭作業(yè)。
煤油燈發(fā)出昏黃的光,把我弓著背的巨大黑影投射到尖尖的屋頂上。
因為家里窮,連最低劣最粗糙的天花板也裝不起,三角形的尖屋頂便那么裸露著:細細的木梁、魚骨似的房檁辛酸而堅強地支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冬天,屋外的風很大,樹梢在風中尖聲嗚咽,像個無依無靠的孩子。
方桌另一邊的椅子上坐著我的母親。
她在為我祖母納鞋底。祖母是小裹腳,鞋在外面不好買,母親便將這活包了下來,夏天單冬天棉,每個季節(jié)都會為祖母做兩雙鞋。母親手里的針拉動著長長的麻線,穿過鞋底,發(fā)出輕微的“嗖嗖”聲。雖然輕微,但在靜寂得能聽到彼此心跳的屋子里還是聲聲入耳的。
我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做作業(yè)累了,便抬起頭看母親納鞋底,看她拿針的手游龍一樣繞著鞋底穿來穿去,看她套在手指上渾身長滿窩窩的頂針一閃一閃地眨眼睛……
燈光將母親的半邊臉鍍上一層毛茸茸的暈黃,像西洋畫上的圣母。她神情那么專注,像個品味極高的詞人,正將一曲“孝”的曲調,用針和線譜就在祖母厚實而尖尖的鞋底上。
一聲聲連續(xù)不斷的“嗖嗖”聲,有時也會把我的思緒牽拉到很遠。燈光便朦朧起來……
偶爾,母親也會抬起頭,看看我,目光中有問詢有鼓勵有疼愛,還有我說不明白的感覺。
母親不和我說話,她怕打擾我學習。
當我和母親分享那盞如豆的燈光時,母親總是把方桌左邊的椅子讓給我,她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讀書才是最‘高的,左為上,右為下,所以,你要坐左邊的椅子?!?/p>
母親的麻線不斷地穿越鞋底,我在粗糙發(fā)黑的紙片上寫著自己的作業(yè)和夢想。
外面風很大,我聽不見。唯有麻線聲聲,卻是最美的樂曲。
后來,很多年過去了,很多事都被歲月的流水帶走了,唯有兒時自己在燈下做作業(yè)、母親納鞋底的場景日益清晰,頻繁地呈現(xiàn)在腦海里,漸漸結晶成我心底永遠難忘的最美時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