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嶸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重要部分,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可以開發(fā)學生智力,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奠定基礎。學生邊閱讀邊進行深入探究,思維得到了鍛煉,并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將闡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合理給予指導,讓學生能夠高效閱讀,促進知識水平的提升。這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生具體的情況,不斷改進閱讀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效率。只有這樣,學生的知識才能更加多元化,確保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學生通過大量、廣泛、深入的閱讀,可以對文章內(nèi)容有更準確、全面的了解,學習作者寫作手法,開闊視野。進行閱讀的時候,師生和生生之間可以實現(xiàn)良性活動,學生會獲得更強的情感體驗,在心靈上與文章主要思想形成共鳴。對于小學語文教材而言,很多課文都有著深刻的含義,是作者真摯情感的流露,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熏陶,既掌握了閱讀技巧,也提升了閱讀能力,對于今后語文的學習極為有利。因為,教師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讓學生能夠高效閱讀,積累更多有用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2.1設置情境,調(diào)動學生興趣: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為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授課過程中,必須注重趣味性與生動性,避免沉悶,從而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欲望[1]。教師要從學生思維特點出發(fā),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合理設置情境,學生在生動、和諧的環(huán)境中,才會樂于閱讀,并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例如:對于《日月潭》這篇課文來說,主要描寫了我國臺灣日月潭的美麗風光,文章中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課堂上為讓學生準確了解日月潭的迷人風姿,教師要用好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日月潭的照片,同時播放相關(guān)視頻,這樣學生對日月潭才有一個全面、直觀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在輕柔、婉轉(zhuǎn)的音樂聲中,學生可以逐步了解作者喜愛日月潭的原因。通過情境促讀的方法,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品味景之美、文之美,并激發(fā)學生對日月潭的熱愛之情。
2.2利用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在學生閱讀文章的時候,教師需要提出一些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思考,這樣閱讀才更具針對性,可以盡快了解文章大意和主旨。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能夠迅速進入文章,理解并感悟作者的思想。此外,教師的提問也要有目的性,要結(jié)合課文重點詞句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確保思維的活躍性。學生在準確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后,才能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樣學習效率也才更高。例如:在課文《將相和》中,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應提出如下問題:(1)這篇課文描寫了哪些事?每件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2)課文主要體現(xiàn)了藺相如哪些品質(zhì)?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懂的地方相互進行討論,可以很快掌握課文的主要思想情感。最后,教師要問學生:“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家有沒有收獲?”學生因為深入的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所以很快說出:“藺相如和廉頗都忠于國家,顧全大局,在面對強大敵人面前時也不卑不亢,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p>
2.3引導質(zhì)疑,開展自主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積累相關(guān)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2]。對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加強探究,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提出遇到的問題,并當眾進行發(fā)言。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教師應讓學生闡述文章大意、主要思想等內(nèi)容,之后指導學生進行深讀,對于不能理解的地方,需要劃出來,先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并在課堂上提出來,由師生共同探討解決。例如: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中,學生閱讀這篇文章以后,能夠輕松理解到魯迅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品質(zhì),也能夠感受到作者對魯迅的崇敬、愛戴和懷念。但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如:“為什么作者聽了伯父的話會覺得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還難受?”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內(nèi)每個學生都要積極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進行匯總,得出答案:“伯父年紀這么大還認真學習,并能夠牢固記住知識,而自己卻太馬虎了,認識到了差距的所在,所以才會產(chǎn)生這些想法?!边@種教學方法下,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能夠準確理解文章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
2.4讀寫結(jié)合,鍛煉學生思維:為準確理解一篇課文,除了需要學生閱讀以外,還可以讓學生寫一寫。閱讀教學內(nèi)容不應僅局限在教材范圍內(nèi),還需要教師大力挖掘教材,并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加強聯(lián)系,讓教學的內(nèi)容得到延伸。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積累并掌握更多的素材,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遷移能力,實現(xiàn)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3]。例如:在《開國大典》這篇課文中,教師先讓學生自由閱讀,同時說說對文章的理解。在學習完課文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人們對毛主席如此的崇敬和熱愛?”教師要讓學生收集相關(guān)資料,了解當時的背景,然后用筆寫下來。通過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讓整個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實現(xiàn)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3結(jié)語
總之,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關(guān)鍵部分,讓學生大量而廣泛的進行閱讀,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對此,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必須盡快轉(zhuǎn)變觀念,從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內(nèi)容出發(fā),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并鼓勵學生多想多練。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今后語文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qū)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