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放眼各新聞網站、微博、App及公眾號等平臺,“痛感新聞”撲面而來。面對這些“痛感新聞”,有人以為“痛感新聞”會讓我們過度悲傷,還是不報道為好。而我以為,作為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直面“痛感新聞”,在直面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于民于國,都是好事。
何為“痛感新聞”?“痛感新聞”就是報道一些讓人痛心、痛惜的新聞現(xiàn)象,以引起人們、社會各方面的警醒和重視,并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現(xiàn)象加以解決,不合理制度短板、缺陷加以完善。如媒體中報道的富士康員工跳樓自殺、一些地方發(fā)生的礦難、大學生被詐騙后心臟驟停離世……這些新聞都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悲痛感,但同時,也會引起我們深深地思索。
以前,“痛感新聞”鮮有報道,其實并不是痛感事件少,而是一些媒體不敢報道,掩蓋了真相?,F(xiàn)在“痛感新聞”報道多,并非痛感事件增多了,而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和社會的觀念發(fā)生了變化,敢于揭露”傷疤”,從而引起療救的注意。從這個角度看,“痛感新聞”的報道,體現(xiàn)了媒體的擔當意識和社會敢于直面問題的勇氣,這應該是一種進步。
的確,“痛感新聞”會給人們的心理造成巨大沖擊,容易喪失信心和希望。但我們必須看到,只有直面“痛感”,把“痛感新聞”轉化為正能量,解決現(xiàn)實存在問題,才會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完善。面對 “痛感新聞”,人們不是因此而痛不欲生,對社會和生活喪失信心,也不是一味地搖頭嘆息,一“痛”了之,而是“痛定思痛”,直面痛點,社會各方面痛下決心,聯(lián)手發(fā)力,跟不合理現(xiàn)象作斗爭,完善社會制度缺陷,一定會避免“一痛再痛”!由此看來,“痛感新聞”何嘗不是一種正能量?
毋庸諱言,我們的社會還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我們的國家還有一些落后的地方。但唯有把這些落后不合理的“痛感”報道出來,才能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進而去改變完善,促進國家更好地發(fā)展。
只有這樣,將來的“痛感新聞才會越來越少,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健全,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李子彧,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