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關于描寫春天來臨萬物萌發(fā)的優(yōu)美散文,文章意境很深遠,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這種美感,體味到作者面對春天來臨而感到無比熱愛的心情。下面我對《春》這篇課文的具體朗讀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分析。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這一段是盼望春天的描寫。這時候春天還沒有來臨,人們盼望春天的到來。朗讀時中間不停頓,用舒緩的語氣讀出盼望之情,聲音逐漸上揚,表示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表達出盼望春天來臨的情感。腳步/近了是強調性停連,用擬人的手法把東風寫活了,表達出看到春天來臨的欣喜。教師要求學生朗讀時要有情感意識,要把自己當成作者,好像自己盼望春天的來臨,感受到春天的來臨而心中充滿無限的喜悅之情。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這一段繪春的開始,描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朗讀時要感悟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面對春天的來臨,我們要朗讀出春天的生命活力,讀出面對萬物復蘇而感到的欣喜之情。“朗潤”“漲”“紅”應拖長字音重讀,強調萬物復蘇的緩慢過程。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偷偷地”形象地寫出了春天到來時小草頑皮神態(tài),“鉆”體現(xiàn)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寫出小草生長的鮮嫩與可愛,“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一個滿字寫出了小草的快速生長,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朗讀時要把握好節(jié)奏的變化:“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朗讀時應放慢速度顯示出作者陶醉在春天美好景色里的樣子。“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要讀出春天的輕柔感。此外我們還要注意讀音高低區(qū)別,要有跳躍感,節(jié)奏歡快。
下面這一段是一副美麗的百花盛開圖。先寫樹花,再寫野花,最后是蜜蜂的活動。朗讀時節(jié)奏要輕快,要朗讀出花兒鬧春的熱鬧氣氛。
接著寫了課文的第三幅圖——春風圖,朗讀“吹面不寒楊柳風”前要有一個稍長的停頓,然后輕緩讀出,作為語氣從歡快到舒緩的過渡。朗讀這段要注意層次性,尤其是寫聽覺感受的部分,春風圖是歡快熱烈的,“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要讀的語重而情深,要讓人感受到母親的溫暖?!扒嗖菸秲骸币匾衾首x出嗅覺上的美感。“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边@種美好的感受應用舒緩的語氣讀出,表現(xiàn)一種輕松地心情和美好的內心感受?!昂襞笠榈?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這是一支迎春曲,朗讀時要突出青春的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通過鳥兒的歌唱表現(xiàn)出春天來臨的樂感,體現(xiàn)出作者歡欣愉快的心情。
緊接著描寫了春雨,春雨綿綿是春天特有的景致,“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要讀出煙雨迷蒙與輕柔靜謐,安靜而和平的雨夜,朗讀時語氣要平和?!奥焙汀办o默”要重音輕讀的愜意和環(huán)境地清新。
文章最后描繪的是迎春圖。描寫了春回大地人們在春天里體現(xiàn)的無限喜悅之情,春天給所有人帶來了無限的希望和青春的無限活力。朗讀時一定要把握好上揚的語調。朗讀時要表現(xiàn)出從春的靜到春的動的變化,節(jié)奏要歡快,語氣要抑揚頓挫。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是文章第三部分——頌春。三個排比句按照由小到大成長過程寫的,是對春天的發(fā)展的過程進行了形象的比喻。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春天慢慢地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表達了人們緊跟春的腳步,努力“上前去”的心情。因此,朗讀要注意語氣色彩應是逐漸加重的。根據(jù)春天發(fā)展的過程對語氣語調作不同的處理,要做到層次性和有變化性。句與句之間的語氣色彩要逐漸加重,讀出自己珍惜美好春光奮發(fā)向前的精神和力量。讀第一句語氣最低,突出“新”字。讀“娃娃”時的語氣要輕柔,拖長“生長著”表達出一種慢慢生長的過程。第二句語氣舒展,用平調來表達出聲音的甜美,讓小姑娘的笑容充滿感染力打動讀者。最后一句語氣最強,用升調來展示青年的力量與朝氣。這一段我們要整體感悟出春天是新生的事物,它生長著;春天是美麗的,它歡快的生活著;春天是有力的,它頑強的拼搏著,最后要用號召性的語氣結束全文,要充滿感召力。
張召奎,江蘇沛縣鹿樓中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