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肖新才+葛月賓+向梅先+王少兵+楊光忠
摘要:藥劑學實驗是藥劑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作為理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其教學效果對藥劑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本文針對民族院校藥劑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結合藥劑學的學科特點,對藥劑學實驗課程教學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等幾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實踐,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民族院校;藥劑學實驗;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2-0257-02
目前,對于醫(yī)藥院校而言,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特征的高素質藥學人才依然是各高校面臨的首要任務。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及就業(yè)形勢的嚴峻化,提高高校藥學人才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改善高校內藥學院相關的教學模式已勢在必行。藥劑學實驗目前是我們民族院校藥劑學專業(yè)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本課程的開設,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將來在藥學領域的就業(yè)與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文通過優(yōu)化實驗內容、改變實驗教學方法和完善考核制度等各方面措施,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從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發(fā)散思維,鞏固知識,學到技術,突出民族特色,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一、優(yōu)化實驗教學內容,編寫實驗講義
1.對基礎性實驗進行整合及優(yōu)化。在傳統的藥劑學實驗中,基礎性實驗占實驗中的比例過大,通過改革要對傳統驗證型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增刪和合并,優(yōu)化實驗內容。同時結合民族院校的特殊性,更應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民族特色,切切實實為少數民族地區(qū)人才培養(yǎng)服務。一方面針對民族院校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較薄弱的特點及以后就業(yè)需要,有目的地強化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另一方面增選一些具有典型性和成熟性的民族藥劑型作為實驗素材,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民族地區(qū)特色藥物的了解,注重民族藥學知識的應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熱情。
2.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設計性實驗由老師給出學生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設計實驗,并進行團隊分組,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制定初步實驗方案,并通過與老師和小組成員的探討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在此基礎上,學生在現有的實驗環(huán)境下完成實驗內容,最終通過撰寫實驗報告或者PPT講解等方式完成對實驗的總結和討論。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展過程可以使學生了解真正意義上的科研過程,能夠了解本領域較新的研究動向,開拓視野,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今后的科研及就業(yè)的競爭力。
二、教學方法的探索
1.多媒體教學法。在實驗課程中,引入多媒體資源,在實驗的原理、工藝及制備細節(jié)上能夠提供多種刺激和信號(如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使實驗環(huán)節(jié)更加鮮明、生動和形象。例如在制備“注射劑”的實驗時,可將酒精噴燈的使用方法及安瓿瓶的熔封過程用視頻形式展示,更簡單和直觀地呈現實驗中的各項操作技能,加強學生對制劑工藝的了解。
2.案例教學法。藥劑學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可通過從各種媒介報道的案例中選擇素材教學。如注射劑相關的欣弗事件,片劑相關的苯妥英鈉輔料事件等。通過案例的分析和比較,培養(yǎng)學生對制劑質量和藥品安全性的認識。在培養(yǎng)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現場對學生的制劑產品進行評價,與學生共同探討實驗成敗的原因,并尋求解決辦法,從而強化學生的質量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
3.實物教學法。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對自己制備的制劑產品的質量不知如何評價。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應用成熟,質量安全的制劑成品,讓學生傳閱并比較,從而評判本人制備的制劑產品的質量。該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使其在實驗中更主動地思考和鉆研,提高求知欲望。
4.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具有較強的引導和啟發(fā)性。將此法應用于藥劑學實驗教學中,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潛能,使其所學的基礎知識更扎實,促進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和知識框架的匯總整合,增強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5.現場教學法。藥劑學的教學內容與制劑生產實踐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藥物制劑生產實踐缺乏感性認識,教師僅用課件講解往往抽象和枯燥,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制劑車間或工程實訓基地,使學生對各種制劑設備和工藝有直觀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完善
1.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查。通過提問和抽查方式可以考核學生對實驗中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以這種方式對實驗預習效果的評估可以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理論知識與實際實驗應用的關聯性,提高教師實驗教學效果,還可引發(fā)學生對理論知識更深層次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學而有思的良好習慣。
2.實驗操作過程的監(jiān)控。教師在實驗課堂中應該多觀察、多接觸學生的實驗操作,及時發(fā)現學生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實驗操作的信息。在現場幫助和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出錯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改正或避免重復出錯等。該環(huán)節(jié)的把握不僅能使學生及時發(fā)現并改正錯誤,同時也使教師更加客觀地評價和掌握學生的個體信息,發(fā)現學生之間能力的差異,師生良好互動,從而做到因材施教,更加客觀合理地評價學生成績。
3.關鍵內容考核。傳統的實驗課考核的形式一直是通過實驗報告。但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大多數實驗是由學生合作完成,所以學生間報告抄襲及編造數據等現象在所難免。因此,應對學生強調應該真實地記錄自己的實驗數據,報告重點應放在實驗結果、分析討論及總結上。這一部分內容更能體現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性,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實驗操作、實驗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較全面評判。
4.實驗結果反饋。通過評閱實驗報告,教師可以發(fā)現本實驗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學生忽略環(huán)節(jié),也有助于了解學生對實驗中所出現的具體問題采取特有的解決方法。因此,實驗完成后,教師應將考核總結及評語內容反饋給學生。表揚具有嚴謹實驗態(tài)度,能實事求地進行實驗探索的學生。鼓勵同學們對實驗中出現問題的進行總結比較,尋找解決方案,并分析實驗失敗的具體原因。從教師角度評價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間關聯,進一步改進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注意事項。從學生角度則通過總結和評價,真正理解自身實驗操作及理論知識應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四、結論
綜上所述,本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體系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出系統的努力。根據民族院校學生的特點,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與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改進教學方法,使實驗教學內容具有趣味性、生動性和科學性,真正激發(fā)學生對藥劑學這門課程的興趣;建立科學、合理、全面的藥劑學實驗評價體系,激勵學生學習、思考和動手操作的主動性,培養(yǎng)實踐學習的嚴謹態(tài)度,真正地提高藥劑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院校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木巴拉克,伊明江,王梅,滕亮,常占瑛,王玲,李巖.藥劑學實驗教學常見問題探索及解決模式實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4):163-166.
[2]陳新梅,張華.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藥劑學實驗中的綜合應用[J].藥學教育,2012,28(4):51-53.
[3]張素中,陳銳娥,羅蘭.基于培養(yǎng)應用型藥學本科人才的藥劑學教學改革探索[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4):264-266.
[4]宋博,鄭增娟,張維芬,李萬忠.藥劑學實驗教學和考核模式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6,21(71):71-72.
[5]羅堃,彭買姣,焦筱淇,夏新華,顏紅,楊晶,雷志鈞,嚴建業(yè).基于應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中藥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16,18(1):88-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