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洲 謝和平 雷勝橋 任小冬 劉力軍 李秋明
(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廣東 韶關 512023)
莽山烙鐵頭蛇人工飼養(yǎng)技術研究*
李石洲 謝和平 雷勝橋 任小冬 劉力軍 李秋明
(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廣東 韶關 512023)
2012-2015年,先后采集6條莽山烙鐵頭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在韶關市進行人工飼養(yǎng)。重點從人工飼養(yǎng)環(huán)境、飼養(yǎng)技術、疾病防治、食物種類和越冬條件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莽山烙鐵頭蛇在人工仿生飼養(yǎng)條件下生長良好,能安全越冬;該蛇種對食物有選擇性,只采食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和山斑鳩(Streptopelia orientalis),對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沼蛙(Hylarana guentheri)、白鼠(Mus musculus)、豚鼠(Cavia porcellus)和家鴨(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均不采食;食物10 d投放1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蛇體重的3%左右可滿足其生長需要;該蛇在11月份氣溫低于12 ℃時開始進入冬眠,次年3月氣溫達到20 ℃左右開始蘇醒,冬眠期長達4個月。
莽山烙鐵頭蛇;飼養(yǎng)環(huán)境;行為觀察;食物測試
莽山烙鐵頭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 是蛇亞目(Serpentes)蝰科(Viperidae)蝮亞科(Crotalinae)的一種劇毒蛇種,全長可達2 m,頭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塊烙鐵,尾部呈白色,通身黑褐色,其間雜以極小黃綠色或鐵銹色點,構成細的網紋,背鱗部分為黃綠色成團聚集,形成地衣狀斑與黑褐色等距相間,左右地衣狀斑在背中線相接,形成完整橫紋或前后交錯[1]。莽山烙鐵頭蛇分布范圍狹窄,僅發(fā)現(xiàn)在湖南省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沙坪片區(qū)海拔 700~1 200 m 的局部林區(qū)[2],野外種群數(shù)量約300~500條[3]。1994年,《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將莽山烙鐵頭蛇列為“國際上一級優(yōu)先保護的瀕危物種”[4]。1996年該蛇被國際保護組織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紅色名錄,在國家林業(yè)局發(fā)布的“中國11種比大熊貓還瀕危、急需拯救保護的野生動物”名單中,莽山烙鐵頭蛇位居第10位[4]。為了有效保護莽山烙鐵頭蛇,我們不但要加強野外莽山烙鐵頭蛇及其棲息環(huán)境的保護,禁止亂捕濫獵,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發(fā)展,而且要積極開展人工飼養(yǎng)繁育研究,采取野化放歸措施可有效補充和恢復野外種群。雖然我國養(yǎng)蛇業(yè)歷史悠久,但人工飼養(yǎng)成功的種類不多,主要有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滑鼠蛇(Ptyas mucosus)、眼鏡蛇(Naja naja atra)、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等,還有一些蛇類處于人工飼養(yǎng)實驗階段[5]。莽山烙鐵頭蛇在生態(tài)學方面研究較多,人工飼養(yǎng)、遺傳育種可查文獻和成功經驗較少,僅見陳遠輝[6]和謝和平等[7]的研究。因此,開展莽山烙鐵頭蛇的人工馴養(yǎng)繁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物種保護意義。
研究地選在韶關國家森林公園內,地理位置為 113°28′26″E,24°45′43″N。飼養(yǎng)場依山而建,坡度 25°~30°,占地面積 300 m2。區(qū)內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亞熱帶常綠針闊混交林植被保存完好,空氣清新,水資源豐富。氣候條件四季分明,早晚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8.8~21.6℃,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8~11℃,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28~29℃,相對濕度在40%~60%之間。
2012-2015年,先后采集6條莽山烙鐵頭蛇作為本項目研究對象,其中4♂2♀,采集時成年蛇5條,亞成體1條,詳見表1。
表1 莽山烙鐵頭蛇種源信息
1.3.1 飼養(yǎng)場地設計 飼養(yǎng)場建筑面積 200 m2,分為6個單元。每個單元長×寬×高分別為 3.6 m×3.6 m×3.2 m,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8],室內部分為安全管理通道和越冬蛇窩,室外頂部采用熱鍍鋅網封頂。蛇場墻基深0.8 m,用水泥灌漿砌成,防止老鼠打洞導致蛇從洞穴逃脫,墻角砌成弧形防止蛇爬越,設雙層管理出入大門,內門向場內開,外門向場外開,這樣既安全,又能防止蛇逃脫;正面安裝透明度高的觀察玻璃窗。
1.3.2 飼養(yǎng)環(huán)境建造 運用微觀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生物鏈的設計理念,建立仿生飼養(yǎng)環(huán)境。蛇場地面不鋪水泥,保證土壤通透性。地面填土0.8 m形成不規(guī)則山體狀,種植小灌木、草本、蕨類等植物,形成自然生境景觀[8]?;顒訁^(qū)設立水池、水溝、飼料池、假山、亂石堆等,為蛇提供活動、蛻皮、交配和覓食等環(huán)境。
1.3.3 行為觀察及飼養(yǎng)管理 采用視頻監(jiān)控觀察莽山烙鐵頭蛇的行為習性和活動規(guī)律,掌握其對濕度、溫度和光照等氣候因子的適應性。通過行為觀察分析,有效控制飼養(yǎng)場的濕度和溫度,為該蛇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活條件。研制越冬蛇窩,準確把握越冬時間,使莽山烙鐵頭蛇能安全過冬。研究該蛇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的管理技術和疾病預防技術。
1.3.4 食物種類測試 為了掌握該蛇的食物種類,投放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f.domesticus)、白鼠 (Mus musculus)、豚鼠(Cavia porcellus)、 山 斑 鳩 (Streptopelia orientali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沼蛙(Hylarana guentheri)、 家 鴨 (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動物進行食物測試,并對采食的種類進行投放頻度和食量評估。
1.3.5 雌雄鑒別方法 莽山烙鐵頭蛇體型較大,屬劇毒蛇類,從外觀上較難分辨公蛇和母蛇,給雌雄性別鑒定帶來一定困難。通常采取擠壓法來鑒定性別,方法是將蛇翻轉放在一個平面上,在蛇的肛門后用手按住稍用力從尾尖向前推,有生殖器外翻就是公蛇,沒有就是母蛇,但是這種方法難以操作并具有較高的危險性。本研究采用探針鑒別法,將蛇裝入透明的膠質網袋,用捕蛇叉隔網控制住蛇頭,使其不能轉身,然后將蛇尾從袋口取出,用量體溫的探針插入蛇的泄殖腔,探針插入深度為1~3片腹鱗為雌性蛇,插入深度9~15片腹鱗為雄性蛇。因為雌性蛇沒有陰莖袋,所以探針插入比較淺,雄性蛇具有陰莖袋,插入深度2.5 cm左右。
2.1.1 爬行行為 在人工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下,莽山烙鐵頭蛇性格較為溫和好靜,一般表現(xiàn)為被動式警惕性。莽山烙鐵頭蛇白天活動量很少,大部分時間在草地或灌木樹枝上休息,即使有人為干擾也不挪動身體;晚上莽山烙鐵頭蛇活動頻率較高,常在地上活動,或在樹上溜動。
2.1.2 棲息行為 棲息行為包括“盤息”和“越冬”。莽山烙鐵頭蛇常在草地上或樹枝上“盤息”,“盤息”時頭部始終放在中央,保持高度警惕性。夏天常在樹底下或草地上等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地方“盤息”;秋季會在較為空曠的地方曬太陽;冬季氣溫低于12 ℃即進入冬眠狀,停止進食,會主動進入越冬箱準備過冬;春季一般到“驚蟄”節(jié)氣之后,溫度逐步升高至20 ℃ 左右開始蘇醒,幾天后出現(xiàn)尋找食物行為。
2.1.3 捕食行為 莽山烙鐵頭蛇屬夜行性蛇類,瞳孔是裂孔形,視力很弱,捕食主要采取“守株待兔”快速攻擊的策略。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莽山烙鐵頭蛇的獵物主要依靠人為提供。將捕捉到的老鼠投放到籠舍時,老鼠表現(xiàn)高度慌張,四處亂竄,莽山烙鐵頭蛇以靜制動,耐心等待攻擊機會,當老鼠從前面經過時會快速攻擊,咬傷獵物后放棄;獵物被咬3 min中毒,搖頭揣嘴,行動逐步變慢,出現(xiàn)溶血與口渴現(xiàn)象,找水喝,10 min后中毒死亡。這時莽山烙鐵頭蛇才爬到中毒獵物身邊,張開大嘴,對著獵物的頭部慢慢吞吃,上頜兩顆管狀毒牙有節(jié)奏地將獵物緩慢往咽喉方向推進,完成吞食獵物需 20~40 min 左右。
莽山烙鐵頭蛇在野外地理分布在112°43°9″~113°0′10″E,24°53′0″~25°03′13″N 之 間的湖南省莽山、溶家洞以及毗鄰的廣東省八寶山林區(qū)范圍,分布海拔約600~1 500 m,總分布面積約 130 km2[2,4]。分布區(qū)年平均溫度 17.2 ℃,1 月平均溫度5.2 ℃,7月平均溫度22.7 ℃,極端最低溫度-9.8 ℃,極端最高溫度36.2 ℃[2-3]。本項目飼養(yǎng)地點經緯度與原產地相差不大,氣候條件相近,符合莽山烙鐵頭蛇的生長要求。試驗證明,莽山烙鐵頭蛇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80%時皮膚色澤亮麗自然,室溫在20~35 ℃時行為表現(xiàn)活躍,低于20 ℃活動減少,11月份氣溫低于12 ℃時開始進入冬眠,次年3月氣溫達到20 ℃左右開始蘇醒。
在采集的莽山烙鐵頭蛇種源飼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xiàn)蛇的排泄物中有少量未完全消化完的鼠毛和骨頭,在一條蛇的排泄物中還發(fā)現(xiàn)了鳥類的成塊尾羽,證明莽山烙鐵頭蛇在野外除了捕食鼠類外還捕食鳥類。為了科學掌握莽山烙鐵頭蛇的食物種類,先后用8種小型動物進行投喂試驗,結果(表2)發(fā)現(xiàn)莽山烙鐵頭蛇只采食褐家鼠、家兔和山斑鳩,對黑眶蟾蜍、沼蛙,以及人工飼養(yǎng)的白鼠、豚鼠和家鴨均不采食,最喜歡的食物是從野外捕捉的褐家鼠。體重2.5 kg的蛇一次可吞吃一只1 kg的家兔。
飼養(yǎng)場溫度控制在10~28 ℃,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80%,當氣溫低于5 ℃時應將蛇放入越冬蛇窩進行保溫處理,濕度低于60%時啟動自動噴霧,光照保持在50 lx左右。莽山烙鐵頭蛇越冬蘇醒后會主動爬出蛇窩,但不會馬上尋找食物,3~5 d后投放食物即可,食物10 d投放1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蛇體重的3%左右,食物以活體褐家鼠為主,并可投喂家兔和山斑鳩。在正常情況下,莽山烙鐵頭蛇每采食2次,約1個月就會脫皮1次,每年有5~7次脫皮過程,每次脫皮后體重會有所增長。如果蛇不能正常脫皮,應采取人工幫助,否則蛇會有死亡的危險。雖然莽山烙鐵頭蛇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疾病較少,但病后難以發(fā)現(xiàn),診斷和治療比較困難,在飼養(yǎng)過程中應以預防為主。由于蛇采食后活動量減少,消化較慢,體內寄生蟲較多,可采取食物送藥方法,將驅蟲藥放入食物體內,使蛇捕食后達到驅蟲效果。同時,亦可采取人工干擾方法,讓蛇多運動,幫助其消化,減少體內寄生蟲的發(fā)生。此外,采用0.1%新潔爾滅和0.1%的來蘇爾交替進行場地消毒,一個月1次,消毒時將蛇趕入蛇箱,避免消毒液對蛇呼吸道及皮膚造成傷害。
表2 莽山烙鐵頭蛇食物投喂測試統(tǒng)計
本研究根據(jù)洞穴氣流原理,研制了一款新型的嵌入抽屜式越冬蛇窩。越冬蛇窩主要由磚墻和木制部分組成。磚墻規(guī)格:長×寬×高為100 cm×90 cm×85 cm;木制部分由蛇窩外框與抽屜組成,蛇窩外框規(guī)格:長×寬× 高為85 cm×63 cm×70 cm,分為3層,每層高17.5 cm;抽屜規(guī)格:長×寬×高為 84 cm×53 cm×16.5 cm,抽屜左、右、前三邊及底部采用厚2.5 cm木板制成,每個抽屜后方及上面封鋼化玻璃蓋板,玻璃厚度為8 mm,正前向活動區(qū)處各預留一個直徑5 cm的孔,并套入可封閉的塑料管,為蛇出入和管制提供方便。本款嵌入抽屜式越冬蛇窩,獲國家實用型技術專利[9]。
3.1莽山烙鐵頭蛇自然分布范圍狹窄[2],主要棲息在高海拔的闊葉林區(qū),證明該蛇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有較高的要求,光照也不需要過強。因此,在建立人工飼養(yǎng)場所時,應模擬其野外生存環(huán)境,運用微觀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生物鏈的設計理念進行科學規(guī)劃設計。飼養(yǎng)場所應合理構建包括山地、植被、流水、噴霧、越冬蛇窩等生存環(huán)境,控制溫度和濕度,當氣溫低于5 ℃時一定要進行人工控溫,否則蛇會出現(xiàn)死亡。同時,由于莽山烙鐵頭蛇野外棲息在安靜森林環(huán)境,所以在飼養(yǎng)過程中應盡量減少人為干擾。此外,莽山烙鐵頭蛇屬劇毒蛇類,目前還沒有針對該蛇的血清蛇藥;雖然莽山烙鐵頭蛇性情溫順,攻擊性不強,但其體表色澤與自然植被極為相似,難以發(fā)現(xiàn),一旦被蛇咬傷則有生命危險。因此,在飼養(yǎng)管理過程中應專人負責,在進入蛇場時要看清蛇的位置,在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帶上捕蛇工具才能進入蛇場,捕捉蛇時要用專用工具,多人合作,以防受到傷害。
3.2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飽食的莽山烙鐵頭蛇因消化食物而停止各種活動,消化完成需要一周左右時間,食物消化后會出現(xiàn)一次“排泄”,完成一個消化周期;當蛇頻繁“爬行”活動,出現(xiàn)“尋覓”獵物行為時,說明蛇已經饑餓,此時應準備為其投食。蛇體重超重時不利于繁殖,所以食物投喂不能過于頻繁和超量,確保蛇能正常交配產卵。投喂時間控制在10~12 d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蛇自身體重的3%~5%,投喂食物以活體老鼠為主,亦可投喂免、體型較小的鳥類等活體動物。在蛇捕食3天后可采取人工干擾方法讓蛇多運動避免寄生蟲滋生。在投喂食物時,可將老鼠打暈后把驅蟲藥放入老鼠嘴內,讓蛇捕食后達到驅蟲效果。在飼養(yǎng)過程中,對蛇的疾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可采用0.1%新潔爾滅和0.1%的來蘇爾交替使用,一個月消毒1次。
3.3在本研究采集的6條莽山烙鐵頭蛇種源中,雄性有4條,雌性僅有2條,在進行社會調查時也證明雌性并不多見,估計莽山烙鐵頭蛇和部分爬行動物一樣雌雄占比嚴重失調。如金錢龜(Cyclemys trifasciata)、烏龜 (Chincmys reevesii)雄性占比相當少,而莽山烙鐵頭蛇應該是雄性占比較多,雌性較少,從而影響了其種群的發(fā)展。實踐證明,莽山烙鐵頭蛇人工飼養(yǎng)技術已基本成熟,但配對繁殖仍有一定困難。本研究有2對莽山烙鐵頭蛇合籠配對飼養(yǎng),但2年時間仍沒有發(fā)現(xiàn)交配和產卵行為,這應與環(huán)境空間較小和人為干擾有很大關系。到目前為止,我國在莽山烙鐵頭蛇人工飼養(yǎng)和遺傳育種方面的可查資料缺乏。因此,在莽山烙鐵頭蛇的配對繁殖以及遺傳育種等方面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1] 趙爾宓, 陳遠輝. 烙鐵頭蛇屬一新種——莽山烙鐵頭蛇[J]. 四川動物, 1987, 9(1): 11-12.
[2] 陳遠輝. 莽山烙鐵頭蛇的資源調查報告[J]. 蛇志, 2003,15(1): 62-64.
[3] 謝和平, 李石洲, 陳遠輝, 等. 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莽山烙鐵頭蛇資源調查初報[J]. 廣東林業(yè)科技, 2013,29(5): 39-41.
[4] 陳斯侃. 莽山烙鐵頭蛇的保護生態(tài)學初步研究[D]. 長沙: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3.
[5] 常弘, 盧開和. 廣東省養(yǎng)蛇業(yè)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的研究[J]. 蛇志, 2004, 16(4): 5-9.
[6] 陳遠輝. 莽山烙鐵頭蛇的養(yǎng)殖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 蛇志,2010, 22(1): 50-51.
[7] 謝和平, 王建榮, 李石洲, 等. 莽山烙鐵頭蛇的孵化、飼養(yǎng)及死因初探[J]. 廣東林業(yè)科技, 2014, 30(6): 25-29.
[8] 譚群英, 郭天國, 龔新國, 等. 眼鏡蛇的人工馴養(yǎng)繁殖技術研究[J]. 蛇志, 2009, 21(3): 183-187.
[9] 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這管理處. 一種越冬蛇窩: ZL201320386486. 8[P]. 2013-11-27.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echnique of Artificial Rearing about the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
LI Shizhou XIE Heping LEI Shengqiao REN Xiaodong LIU Lijun LI Qiuming
(Management of North Guangdo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of South China Tiger, Shaoguan, Guangdong 512023,China)
During 2012—2015, 6 individuals of 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 were collected for artificial rearing in Shaoguan city.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artificial feeding environment, feeding technology, disease control, food species and wintering conditions. The P. mangshanensis grew well under artificial bionic feeding conditions and were safe for wintering. The P. mangshanensis were selective for food that feed only on Rattus norvegicus, 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not feed on Bufo melanostictus, Hylarana guentheri, Mus musculus, Cavia porcellus, 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 The food is served once every 10 days. Each feeding amount is about 3% of the body weight of the P. mangshanensis to meet its growth needs. The P. mangshanensis began to enter hiberna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12 ℃ in November and wake up in the March with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about 20 ℃ . Its hibernation period is 4 months.
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feeding environment;behavior observation;food type test
S865.3+2
A
2096-2053(2017)05-0089-05
廣東省林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莽山烙鐵頭蛇繁殖研究”(2012kjcx017-02)。
李石洲(1961—),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自然資源保護和華南虎等野生動物繁育研究,E-mail:lsz.61@163.com。